作者:金刀裁素
今天一共60件古董藏品,有瓷器有青铜器还有书画。”
“我托人打听过,汇司的古董专场每月一次,有私人藏品,也有盗墓贼浑水摸鱼。
这些年盗墓贼越发猖狂,不知道多少文物通过汇司流向国外。”
说到这里,苏娇娇恨得牙痒痒。
萧妧妧毫不意外,在法律健全的和平年代都有人干缺德事,何况战乱频发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拍卖业务可谓野蛮生长,毫无规矩可言,盗墓贼以及其他别有用心之人大肆借助这些洋行以各种名义盗走了珍贵文物。
苏娇娇简单交待两句,随顺着人流往拍卖厅走。
这一时期的拍卖行没有办理竞拍号牌的流程,登记姓名交保证金,直接进拍卖厅。
工作人员会推着放有拍品的车子出现在展示台,台下收藏家、买家根据自己在预展观察后的结果决定买哪件。
因为拍品不多,萧妧妧可以当场估价,苏娇娇没有浪费时间提前看预展,而是选择在拍卖当天出现。
拍卖厅并不大,远不如她昨晚参加的佳博压轴拍卖一半规模。
萧妧妧随意往周围瞄,十之八九是外国人,黄毛的红毛的黑毛的,一眼能判断他们来自哪里。
现在轮到萧妧妧恨得牙痒痒了。
有限视角里,她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宣传广告——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带字甲骨十片、西周青铜鼎一件、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盘一件、明宣德青花大罐一只、经卷十本……
萧妧妧气得心口疼。
仅她看到的这些拍品,大半是皇室藏品以及墓葬精品,其中不乏商周青铜重器。
上面的土都没刨干净呢,说它们是来路清白的私人藏品谁信啊?
萧妧妧半月前才和苏娇娇在古董行买走几样殷墟甲骨和青铜器,半月之后,又在拍卖行见到了更多殷墟甲骨和青铜重器。
换做半个月前,萧妧妧可以说自己运气好,恰好碰见它们,现在,她不得不接受事实。
不是她运气好,就是文物外流的现象严重,严重到超乎她想象,比白纸黑字的记录更加触目惊心。
“娇娇姐,我要是让你全买下……现实吗?”
萧妧妧几乎把那几副广告图盯穿。
没让她看见也就算了,看见了却不能全部带走,堪比折磨。
苏娇娇苦笑:“不现实,钱够,但我估计走不出拍卖行。”
太高调了,对她后续任务不利,苏娇娇的遗憾不比萧妧妧的少。
她偷瞥一眼,结界另一边的萧妧妧急得团团转。
“这样的拍卖此前有无数场,此后也有无数场。”她吸一口气,道:“你放心,我会安排人留在海城,专门抢救文物。”
苏娇娇的承诺她听进去了,萧妧妧想,她得努力多赚金条。
萧妧妧捂着心口哼哼唧唧,忽然,她问道:“娇娇姐,已经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你有办法买回来吗?”
苏娇娇愣住,不确定地说:“这……应该有?”
如果只靠苏娇娇自己,她会明确回复没有,对她而言这几乎不可能,
但她有萧妧妧,有小卖部,苏娇娇觉得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你想从国外收流失文物?我可以试试联系小叔,他们一家今年迁去海外。
我与小叔年纪一般大,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我若拜托他帮忙,小叔必会帮我。”
苏娇娇飞快转动脑筋,寻找能用得上的人脉、资源。
“你若不放心,届时我可以以探亲为由出国找小叔,那时再考虑。”
萧妧妧稍稍心安,这是个不错的法子。
国外的拍卖行经常举办所谓的“远东艺术”专场,其实大多是从国内流出的珍贵文物。
外国人不懂行,许多具有超高艺术、历史价值的文物被贱卖。
从数量来说,光是古董瓷器,海外拍卖行成交件数就达到了三万件之多,其中珍品无数,假货也无数。
萧妧妧恶劣的想,如果她拿现代高超仿造技术流水线生产的书画、瓷器送去苏娇娇那里拍卖,不知道心怀不轨发战争财的人该如何应对。
甭管什么汇司还是海外的“远东艺术”专场,让他们见识一下大国制造的魅力,赚来的钱再投入到文物回流中。
个人力量挽回文物流失的损失属于异想天开,何况她赚金子并不容易,全投进去舍不舍得是一回事,关键是她不高兴让贵金属落到外国人或者盗墓贼手里,越想越亏。
这个法子不说多绝妙,至少可以帮她节省成本,四舍五入等于不花钱!
人一旦想干点坏事,灵感像失控水龙头。
萧妧妧现在就是如此,眼睛忽闪忽闪,狡黠光芒在眼底闪烁。
【作者有话说】
感谢读者“呦呦言”,灌溉营养液 +20
221
第221章
◎什么假货,那是艺术品◎
苏娇娇怀疑她在打歪主意,但眼下不是细说的时候。
拍卖师站上台前,三国语言发表欢迎词,顺便介绍今日重点拍品。
苏娇娇听得稀里糊涂,焦急等待片刻,第一件拍品被推上台。
她没来得及看清是什么东西,就听到拍卖师敲锤宣布开始,起拍价200大洋。
苏娇娇撩拨发丝*,示意萧妧妧赶紧看几眼。
萧妧妧听到有人叽里咕噜说外语,迅速回神,熟练启用估价系统。
黄毛老外开启第三轮竞价的时候,系统恰好弹出带有红色危险警告的对话框。
不知出处经卷十本,系统给出估价4000万,金钱价值三颗星,但历史、文化价值拉满,五颗星。
萧妧妧吸气:“买。”
苏娇娇闻言,缓缓举手向拍卖师示意,“450大洋。”
要不说老外不识货呢,都只想投机取巧,一看讨不到巧,马上放弃,转而留住预算买其他拍品。
第一件拍品参与竞争的买家稀稀拉拉,苏娇娇第四轮出价,仅用了650大洋就拿下十本经卷,价值被严重低估。
话又说回来,650大洋在萧妧妧眼里不算钱,放在苏娇娇所在社会环境,却是一笔巨款。
拍卖师咚一声落槌,宣布藏经洞相面文书及经卷花落苏夫人,萧妧妧才知道她们买了个什么玩意。
第一件拍品就是了不得的文物。
这还是拍卖行方为避免文物来路有问题,遭文人学者口诛笔伐,故意含糊了许多信息给出的提示,经卷具体内容及研究价值还需专家学者深入了解。
萧妧妧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希望眼前的老外们各个都眼瞎。
她默念几句的工夫,第二件拍品上台,一件斗彩瓷碗,她没在墙上广告见过。
萧妧妧第一时间估价,看到价值300元时,松了一口气。
幸好是个假货。
瓷器遭到在场大部分洋人哄抢,频频举手出价,各国语言轮番上。
苏娇娇没想到瓷器这么受欢迎。
萧妧妧见状,刚按下去的邪恶念头又冒出来了。
尤其这只据说宫廷里流出的官窑斗彩碗从1000大洋的起拍价,争着抢着叫到2500大洋,萧妧妧更加坚定。
【温馨提示:交易系统旨在为各位面买家提供安全、可靠、真实的交易环境,严禁售卖假冒伪劣产品】
闪烁红光的警告弹窗出现在眼前,萧妧妧甩甩脑袋关掉提示。
“什么假货,你说话真难听,那是艺术品。”
“我提前告诉顾客它的属性,按照艺术品价格卖给娇娇姐,这可不算售卖假冒伪劣产品。”
“娇娇姐买回去再卖给外国佬,关我萧妧妧什么事?系统交易规则可没说有这条规矩。”
为了钻空子,萧妧妧没少琢磨交易细则,比高考艺考都拼命。
萧妧妧理直气壮地狡辩,交易系统哑口无言。
这时,斗彩瓷碗的最终归宿决出,被一个金发男人以3400大洋买走,下一件拍品紧跟着推上台。
而系统,久久没有动静。
没有动静就是最好的动静,萧妧妧得意仰头,继续为新拍品估价。
随着拍卖师完整展开拍品,系统给出的价格也出现在眼前。
1.9亿!
这什么玩意?
萧妧妧大吃一惊,揉揉眼睛凑近些看。
“本件拍品为石涛的《山水册页十二开》,钤乾隆玺印,乃宫廷旧藏……起拍价为300大洋……”
拍卖师恰好介绍拍品,省得萧妧妧自己琢磨,输入名称一查资料,她差点呆住。
石涛的山水册页收藏价值极高,他的作品处于古代书画的第一梯队,年均增值率达15-20%,书画收藏中妥妥的“硬通货”。
苏娇娇那里石涛作品的行情她无法确定,她只知道三次元想买一册石涛的盛期作品需花大价钱。
所谓的大价钱指的是单页上千万,十二开的册页1.9亿合情合理。
如果再算上它是清宫旧藏,钤乾隆玺印,其中一册《石渠宝笈》著录,溢价最少加50%,系统的1.9亿都给少了。
萧妧妧破音尖叫:“买,不计成本。”
苏娇娇一抖,多看一眼台上的山水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