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刀裁素
萧妧妧咀嚼这八个字,迷茫眼神倏然绽放出精光。
“你是说……”
话到嘴边,她突然瞥见有两个在预展时见过的买家从身旁走过,心中一紧,连忙止住声音,并迅速将手卷往身前藏了藏。
待那两人完全走过,这条不算宽敞的过道便只剩下他们,萧妧妧这才鬼鬼祟祟向他确认。
“你是说,王阳明?”她压低嗓音,偷感十足。
黎行聿见状,嘴角微扬,“字迹有点像,其他的……我研究不深。”
萧妧妧闻言,用一种略带戏谑的眼神瞥他。
说得挺谦虚,但能通过字迹判断出像与不像,已经够厉害了。
她没有过多地纠缠这个话题,抓紧时间确认钤印落款,顺带启动系统估价。
等待估价的时候,萧妧妧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手卷,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上面的每一个细节。
并且,她已经认出了其中几个印,分别是“翰林院编修福山王懿荣私印”白文印、翁同龢的“同龢”白文印、“叔平”朱文印。
只看这几个印,萧妧妧有七分把握,至少证明手里的作品递藏有绪。
但她对书画的研究并不深,不敢断定它的真假,只能依靠系统。
略等两秒,估价终于弹出,萧妧妧数了数,数到九位数,呼吸瞬间乱了节奏。
黎行聿先是听到她深吸气,没一会注意到她捧手卷的胳膊颤了颤,目光转移到她脸上时,才看见她瞪大的眼珠子。
“这件……多少钱来着?”萧妧妧努力平复情绪后,颤动声线向他询问。
黎行聿没在展示柜附近找到标价,抬手找来店员询价。
两人用英语叽里咕噜交谈,萧妧妧在一旁却根本听不清他们说了什么,满心满眼都是手卷。
又过了一会,黎行聿结束和店员的对话,低声说:“八万镑。”
萧妧妧嘶了一声,看看手里的手卷,抬头,满脸惊愕地看着黎行聿。
“八万镑,是八十多万元吧?”
她这副样子很能说明问题,黎行聿心中已然明了,眉梢一挑。
“所以,这件确实是王阳明手卷?”
萧妧妧颇有点做贼心虚的意思,东张西望一圈,确定没人关注这里,冲着他重重点头。
“是真迹,《王阳明诗翰》手卷。”
黎行聿家收藏的那幅手卷不及手里这幅一半的长度,已经价值7000万了,手里这幅递藏有绪,保存完好,价值1个亿实在不能说过份。
80万翻到一个亿,四舍五入,净赚9900万!
229
第229章
◎大维德压轴场◎
亲兄弟明算账,异父异母的亲朋友更要算清楚。
萧妧妧当即决定,这幅王阳明手卷两人共同出资,五五分。
黎行聿想推辞,萧妧妧却没时间听,也不想听,二话不说招来店员付款,生怕被人劫走。
“就当是我们一起合作投资的新项目吧。”
萧妧妧抱着锦盒,笑得心满意足。
嘿嘿嘿,向老天奶伸手还是有效果的,她终于拥有了王阳明手卷。
虽然只是一半。
毕竟是黎行聿先发现它,萧妧妧最终辨认出真假,能捡到这个漏,两人各占一半功劳。
萧妧妧不好意思据为己有,索性提出合作,反正合股的情况在圈子里很寻常,回去补一份协议即可。
黎行聿见她兴致勃勃,脸颊因此变得红扑扑,吞下了即将出口的话语,嗯了一声认可她的提议。
上午半天时间,先后捡到一大一小两个漏,萧妧妧亢奋异常,也不挑剔食物口味了,找到附近一家小有名气的网红餐厅尝尝味,下午直奔伊斯林顿。
那里有一条定期开放的步行街,街道两旁古董店众多,除了独立固定开放的小众宝藏店铺,还有许多个人临时开设的古董摊,类似赶集,售卖的古董、艺术品种类繁多。
东西多,对买家的考验也随之增强。
萧妧妧对东方古董小有研究,对西方古董则一窍不通。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黎行聿弥补了她这一方面的知识。
“这件浮雕瓷杯不错,GR是乔治王冠标,典型的宫廷印记,露胎处胎质米黄且磨损痕迹自然,交叉剑边缘模糊,不出意外是手绘,整体看不出大问题,应该是18世纪的老物件。”
萧妧妧逛到其中一家独立古董铺,一眼相中了展示柜里的花卉浮雕茶具,一杯一碟。
她略看了几眼,只顾着欣赏它的美,其他看不出什么门道,黎行聿接过之后端详片刻,肯定了她的眼光。
萧妧妧诧异不已:“真的假的?我随手拿起来看看,真是古董啊?”
她将信将疑拿回浮雕杯,仔细看底部印记之余,启动系统估价。
系统这次没有拖延,两秒之内完成扫描,弹出价格。
萧妧妧先瞄向展示柜里的价格标牌,上面标价63万镑,再对比系统估价,580万元。
眼珠子骨碌碌转,计算清楚汇率对比差价,萧妧妧轻啧一声。
确实是古董,卖得还挺贵,比系统估价高。
如果全凭喜好,这套茶具值得买,毕竟它很漂亮,且是古董。
但萧妧妧是抱*着捡漏的心思,无论它多漂亮,都有些没必要。
萧妧妧又欣赏片刻,理智地放回展示柜。
她有朱可心,比浮雕杯还多一个0呢。
又逛了几家店,萧妧妧可以拍胸脯说,这里的独立古董铺整体质量非常高,光是她挑出来的真古董就不下十件。
当然,黎行聿能看出它们的真假,店家同样了解它们的价值,整体而言这条街的古董价格都偏高。
萧妧妧从头逛到尾,独具风格的餐具、饰品买了不少,古董一件没挑到。
她想,大概是上午的王阳明手卷耗尽了一天的运气吧。
想到这一点,萧妧妧不再执着于捡漏,反而随心所欲地闲逛。
恰好后面的行程随着拍品目标调整而跟着减少,她难得挤出完整的一天用来参观标志性建筑,而不是流连于古董店、画廊等地方。
这样闲适的日子只过了两天,临近万圣节的一个普通夜晚,萧妧妧等待许久的邦瀚斯拍卖会第三场,东方艺术专场拍卖开始了。
这一场任务姑且算轻松,只有一件战国青铜器是她的目标。
第一次参加国外的拍卖会,萧妧妧多少有点忐忑,因为流程和规矩都和国内拍卖有些许出入,她不确定哪些行为会导致竞价失败。
是以,黎行聿穿戴整齐等在门厅,提出陪同参加拍卖时,萧妧妧沉默了一会,主动挽住他胳膊。
直至两人抵达会场,听了一路拍卖注意事项,萧妧妧由衷庆幸自己没有拒绝他的陪同。
比如,邦瀚斯会设定具体的加价幅度,买方出价必需高于或等于该幅度,否则竞价无效。
再比如,萧妧妧竞买目标是青铜器,竞买资格需重点审核,如果不符合条件,则无法参与竞拍。
这一点有顾问及时解决,萧妧妧才没碰到吃闭门羹的尴尬情况。
还有一点比较特别,新人第一次参加拍卖,能参与竞拍的拍品数量有限制,拍卖方出于控制风险等目的设立了此条规矩,针对的就是她这样新加入的会员。
她再三确认,本场她可参与竞买的拍品数量一共不超过两个。
萧妧妧在工作人员数次核实情况,终于拿到竞拍号牌后,吐出一口浊气。
算上顾问团队前期的准备工作,想参加一场国外的拍卖手续、流程都出人意料的麻烦。
幸好她只看中了一个青铜器。
未免大维德的拍卖出岔子,萧妧妧趁着青铜器没出场,提前联系顾问确认情况。
在她忙着回消息时,黎行聿轻声提醒,“43号出现了。”
43号就是战国青铜器的编号以及上场顺序。
萧妧妧正襟端坐,竞拍号牌翘起,跃跃欲试。
拍卖师语速飞快的叽里咕噜一通,她没听太懂,黎行聿整理出重要信息告诉她,咚一声,拍卖正式开始。
青铜器不愧是重点拍品,刚一开始就遭到哄抢。
起拍价110万镑,十轮竞价后,已经出到了230万镑。
萧妧妧一直等到30轮之后,场上只剩下4人竞争,价格也来到了800万镑。
800万镑,差不多7000多将近8000万元。
坚持了四十轮的几位买家犹豫之际,萧妧妧半路杀出来,缓缓举牌。
花的是英镑,萧妧妧钱再多也不敢大幅加价,老老实实跟着设定的加价幅度走。
接下来不管是谁、加多少,不出几秒,萧妧妧都会举牌跟上。
纵使萧妧妧做好心理准备,价格迈过千万门槛,换算过来就是一亿元大关时,萧妧妧也不由得胆颤。
这是她第一次在拍卖行单件消费一个亿。
但迈过这个坎,后面再举牌,萧妧妧反而畅快许多,一个亿都花了,多个几百万上千万不算什么。
到这时,加上萧妧妧一共只有两人竞争,另一位买家坚持到现在,加价越来越慢,考虑时间成倍增加,拍卖师提醒了几次。
当价格飚至1310万镑,与萧妧妧竞争了三四分钟的买家彻底放弃。
“咚”
落槌声再次响起,拍卖厅传来稀稀拉拉的掌声,拍卖师抬手示意萧妧妧所在方向,宣布56号买家成功带走本场重点拍品之一,战国青铜器。
1310万镑,1.264亿,四舍五入算1.3亿好了,比市场行情略高一点,比她的预估也高了一点。
萧妧妧迟迟回不过神,似乎不敢相信,总共十分钟不到的竞价里,她举了几次胳膊就花出去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