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84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傅家本族更是敲锣打鼓把他们迎了回去,开祠堂祭祀了祖宗,族长一定要教他们四个站在正位。索性四人知道礼数,死活不肯,只肯站在族长身后陪祭。

  如此谦逊,自然又得到乡人的赞叹。

  不少乡绅都要留他们吃席,四人请教了吴先生,吴先生说如今还不到庆祝的时候,最大的天枢便以“学业为重”的借口,全部推辞了。

  就连他们送来的奴仆和厚礼,也通通都退了回去,只肯收一些不起眼的特产,还不肯多收。

  见他们年少得志,却能忍住了不飘,旁人对他们的赞叹才多了几分真心。

  兄弟四人辞别了丁忧的司礼监大臣,跟着吴先生一起去谒拜了孔孟二圣,师生五人便一路游山玩水地回了京城。

  而京城的傅家宅邸里,这一辈最小的兄弟傅玉衡,也到了开蒙的年纪。

  文、吴两位先生商议过后,文先生自觉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教导天枢和天璇两兄弟就已经足够耗神了,便让玉衡拜入了吴先生门下。

  傅家特别摆了拜师宴,请两位女婿、信王府一家子和戚里几家相好的邻居做见证,傅玉衡正式拜了吴先生为师,奉上四季衣裳各一套,干肉十条,捆肉干用的红绳上,坠着十个三两重的金元宝。

  时下金银的兑换比例是十比一,三十两黄金,也就是三百两白银。作为蒙师的束脩,绝对算是高的了。

  吴先生本来就喜欢玉衡的机灵可爱,如今可就更高兴了。

  

第102章 准备谋反秋闱过后,景阳……

  秋闱过后,景阳忽然就忙碌了起来,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到后半夜才回来。

  瑶光有心问问朝中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但见他每天忙得脚不点地,回家之后连口热水都不想喝,看过她和女儿之后倒头便睡,就不忍心再给他增加任何负担了。

  但她不问,景阳却是要和她说的。

  自从两人成婚以来,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商量着来的。他们都把对方当成最坚实的后盾,遇事不和对方商量,自己心里先不踏实。

  连轴转了半个月,景阳终于按时归家。当天晚上沐浴过后,夫妻二人带着佩瑜一起睡。

  耐心把女儿哄睡了之后,景阳才告诉她一件惊天的大事:“今年圣人要去铁网山围猎,是母后和太子暗中让人撺掇的。”

  去年年底圣人生了一场大病,直到年节前后才能起身。

  可能起身不代表身体已经好全了,原本按照太医的建议,是让圣人再好生修养几个月,龙体彻底康复了再论其它。

  但圣人不愿意在朝臣面前示弱,硬是强打着精神,连续主持了腊八、除夕、正旦、二月二的宫宴,过年时的大小祭祀更不用说,圣人是绝对不会让太子代替的。

  直到过了上巳节,圣人才算是彻底清闲下来,身体也快撑不住了。

  好在宫里的御医们医术高明,圣人沉下心来,精心调养了几个月,身子骨总算是回到了健康水平。

  当然了,是他这个年纪应有的健康水平。

  只不过,能在御前服侍的都是人精,像太监、御医这些近身伺候的,比旁人更明白圣人的心思,自然知道话怎么说圣人才爱听。

  圣人是大病初愈,自然觉得身子轻松。

  他本就是个好动的人,在位数十年,光是下江南就跑了三四回。劳民伤财自不用说,反正他自己是挺快活的。

  病了这么久,身子骨终于好了,他自然就坐不住了,看着皇宫里的景致感觉处处都腻歪,想要出去走走看看 。

  皇后和太子就是抓住了他这种心理,买通了他身边的人,非常贴心地劝说:江南路途遥远,圣人又是大病初愈,实在不宜过于劳累。若是皇宫里呆腻了,不若就近到行宫里转转?

  京城附近的几座行宫,圣人也是常去的,早就觉得不新鲜了。

  但他到底还是知道自己不年轻了,这年头就算是皇帝,出门远行也非常不方便。去行宫虽然聊胜于无,也比整日待在皇宫里强。

  既然要去行宫,自然要去个最有意思的。

  于是,根本不必别人再引导,对于铁网山的太平行宫,既能赏景,又能围猎。朝中许多官员在那一带都有别院,也不耽误官员们上朝,他也可就近理政,想住到什么时候都便宜。

  这么好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圣人的首选。

  可瑶光知道,皇后和太子是不会那么好心的。

  “他们想干什么?”瑶光沉下了脸,严肃地看着景阳,问道,“最重要的是,他们想让你干什么?”

  景阳沉默了许久,脸上带了愧疚之色,声色艰涩道:“对不起,瑶娘。原本母后是不想让我参与的,是我一定要参与进去。

  我实在是不甘心,为我早逝的母亲不甘,为养育我多年的母后不甘,也为我自己。”

  他深吸了一口气,又重重吐了出来,眼眶不自觉就红了:“你放心,如果失败了,我就立刻自尽。父皇最好面子,又自认对母妃有真情。只要我这个罪魁祸首死了,他非但不会迁怒你们母女,还会频频加恩。”

  “你在胡说什么?”瑶光怒了,抬手就甩了他一巴掌。

  两人成婚多年,瑶光是第一次这么愤怒。

  景阳愧疚道:“是我不好,是我对不起你,我没做到对你的承诺,我……”

  “啪!”

  瑶光直接抬手,给他两边脸颊来了个对称,咬牙道:“徒景阳,你把我当什么人了?你是对不起我,你看扁了我!”

  她猛然揪住他的衣领,把人拉了过来,两人的脸孔贴得极近,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脸,却有呼吸相闻。

  景阳措不及防,整个人都呆住了。直到瑶光猛然咬住了他的嘴唇,他才回过神来,疼得“嘶嘶”有声。

  “原来你还知道疼啊?”瑶光冷笑连连,“你可真是胆儿肥了,这么大的事也敢不提前跟我商量。怎么,你是认定了我不会答应是吗?不就是造反吗?多大点事儿?瞧你那点出息!”

  景阳被她的态度给整不会了,结结巴巴地说:“王……王……王妃,那可是造反,不是过家家。”

  “好了,我知道是造反。”瑶光道,“无论如何,如今咱们已经参与了……”

  “是我参与了。”景阳纠正她。

  瑶光笑道:“你觉得圣人傻吗?咱们家是什么情况,他能不知道?就算你什么都不告诉我,就凭以往咱们俩有商有量的,他也不会觉得我没参与。别忘了,司礼监郭大人殷鉴不远呀。”

  郭大人就是秋闱时恰好丁忧的那位,他对圣人可谓是忠心耿耿,面对景阳夫妻多年持之以恒的拉拢,全然不为所动。

  可圣人记他半分好了吗?

  在圣人心里,郭司礼在晋王府任职多年,不可能和靖王没有丝毫勾连。

  瑶光冷笑连连:“就算到时候你一把剑抹了脖子,圣人顾及名声善待我们母女。内务府那边人精多得是,怎么可能不拿我们去讨好圣人?

  咱们夫妻多年,我是什么人你也知道。你自己想想,那种日子,我能忍几天?还不如咱们一家子一块去了呢。”

  景阳神色一凛,猛然抓住她的双手,失声道:“瑶娘!”

  瑶光正色道:“成了咱们一家子共享荣华富贵,败了自然也该共赴黄泉才是。所以,你别想那么多,既然参与了,就闷着头,一条道走到黑吧。”

  景阳的神情慢慢放松了下来,重重点了点头。

  瑶光这才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嗔道:“原来你还知道担心我和女儿呀,我还以为你权当自己孤寡一个呢。疼不疼?”她轻轻碰了碰景阳的脸,露出心疼的神色,又忍不住抱怨道,“你也真是的,明知道我是气急了才动手,你也不知道躲?”

  景阳笑着摇了摇头,猛然倾身将她抱在怀里,丝毫不顾脸上挨了两巴掌,整张脸都埋进她脖颈里,用力汲取她身上的气息。

  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这半个月来他是怎么过来的。

  他犹豫过,也忐忑过,可心里更明白:只要皇后和太子准备谋反,那他无论有没有参与,圣人都不会放过他的。

  非但如此,他的母族上官氏,还有妻族傅氏,都注定会受到牵连。

  特别是傅家的几个诰命都擅长卜卦,圣人能烧丹炼汞求长生,肯定会重点打击傅家。

  既然横竖都跑不掉,还不如他也参与进去,把计划弄得更完整,提高成功的概率。

  靠在他怀里的瑶光暗暗叹了口气:但凡景阳一开始就把事情告诉她,她一定会想办法阻止他参与的。

  结合红楼的剧情,太子这次谋逆肯定以失败告终,而圣人也会大受刺激,或是中风或是瘫痪。

  圣人自许顺妃是他的真爱,上官家是顺妃的母族,景阳又是顺妃的儿子。

  人在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时,或许会极端理性,也或许会极端感性。以圣人的虚伪又不自知,八成是后者。

  景阳很可能就是红楼正文里在位的皇帝,圣人就是那个整天给人添堵的、老不死的太上皇。

  虽然做了皇帝和皇后,她和景阳就不可能再修仙了。但和修仙比起来,还是他们一家人的性命更重要。

  现如今,景阳已经上了船,他们夫妻也只能齐心合力,送太子上位了。

  当夜夫妻二人各有盘算,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等到第二天,或许是紧张的缘故,瑶光一看见桌子上的饭菜就觉得恶心,皱着眉头掩住唇,挥挥手让人把早膳都撤下去。

  景阳早起之后,发现两边脸颊都肿起来了。顶着这样一张脸,自然不好出门,只好让王喜跑一趟工部,替他告了假。

  见瑶光犯恶心,他紧张地问:“这是怎么了?可有哪里不适?”

  “没事,就是有点……呕——”

  秋萍忙拿来了沙斗,翠娥则是出门叫了两个小丫头,抬了一盆清水进来。

  一大早什么都没吃,她自然是吐不出什么来的,就是呕出些酸水而已。

  景阳蹙着眉,直接吩咐张五:“去把今日当值的良医都请来。”

  张五退了出去,不多时就领着副良医正和两个良医进来了。

  晋王府的正副两个良医正,经过了佩瑜那一胎的洗礼,已经变成了妇科圣手。还没进来之前,只听张五略说了些情况,就已经猜出了个大概。

  被景阳打断了行礼,副良医正立刻抢先把脉。不出所料,果然是喜脉。

  “恭喜王爷,王妃这是有喜了!”他立刻跪下禀报,整个人欢天喜地,仿佛天上下金子了一般。

  另外两个良医羡慕地看着他:以王爷对王妃的宠爱,当着王爷的面诊出了喜脉,可不就是要下金子了吗?

  “当真!”景阳大喜过望,连连叫赏。

  可喜悦褪去之后,想到自己正在做的事,仿佛有一盆凉水当头浇了下来,让他一下子就冷静了。

  ——这个孩子,来得真不是时候。万一他们失败了,岂不是白白多赔上一条性命?

  瑶光的心理路程,和他几乎一模一样。

  夫妻二人对视良久,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几分悲意。

  半晌之后,还是瑶光先回过神来,抚着小腹笑道:“先前咱们刻意求了那么久都不能如愿,如今他突然来了,焉知不是吉兆?”

  听了这话,景阳也打起精神来:“是呀,是吉兆。”

  佩瑜好奇地凑了过来:“爹爹,娘亲,我是要有弟弟妹妹了吗?”

  景阳抱起女儿亲了一口,笑道:“是呀,瑜儿就要做姐姐了,高不高兴?”

  “嗯,高兴。等弟弟妹妹长

  大了,瑜儿就教他们读书。”

  “瑜儿真是个好姐姐。”瑶光怜爱地捏了捏女儿的脸颊,一时又有些埋怨景阳,忍不住瞪了他一眼,景阳连连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