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离昧
第103章 动乱瑶光诊出了喜脉,自……
瑶光诊出了喜脉,自然是要往宫里报的。
原本景阳今日没去当值,佩瑜也没来坤宁宫上学,皇后和太子都有些担心。
他们夫妻恩爱的事,只怕整个京城没人不知道。皇后与太子早就料到景阳不会把准备谋反的事瞒着瑶光。
谋反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他们自然担心瑶光不同意,更怕瑶光为了给傅家脱罪,要告发他们。
等到王喜和燕姑姑一同进宫,分别往乾清宫和坤宁宫报了喜讯,皇后立刻叫人开库房,拿出了许多适合孕妇滋补的佳品,派了心腹崔女官亲自送过去。
这时候,皇后十分庆幸,她自来就对瑶光这个儿媳十分疼爱。如今得知她时隔多年再次有孕,派个心腹过去看看,半点都不突兀。
崔姑姑来了之后,满脸堆笑地先道了喜,又把皇后听闻喜讯之后多么高兴描绘了一遍,最后才问佩瑜:“今日郡主怎么没去上学呀?”
佩瑜脆生生道:“娘亲有孕了,胃口不大好,这几天瑜儿想在家里陪陪娘亲。”
小姑娘一片孝心,崔女官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反而要大力夸赞一番。但她的脸色,却变得有些难看了。
瑶光见她变色,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当下便笑着捏了捏佩瑜的脸颊,嗔道:“鬼精灵,娘有你爹陪着呢,还用不着你。你也别想偷懒,现在就跟着崔姑姑回去,别耽误了今天的功课。”
佩瑜撅了撅嘴,不乐意道:“已经这个时辰了,就算入宫去了,也该和怀恪姐姐一起上武课了。”
她天生就喜静不喜动,上文课多久都能坐得住。可是一提到上武课,她一张笑脸就要皱成包子了。
瑶光佯怒着点了点她的额头,坚持道:“不行,文明精神和强健体魄一样重要,不许逃武课。”
佩瑜知道,家里的大事小事,但凡是母亲下定决心的,谁都改变不了。
小姑娘情知躲不过去了,只得哀叹了一声:“好吧,好吧,我去就是了。”
她不情不愿地走到崔女官身旁,仰头道:“崔姑姑,劳烦你带我进宫去了。”
崔女官松了口气,立刻蹲下来与她平视,笑道:“郡主不必客气,不过是下官分内之事。”
她又起身对瑶光行礼:“既如此,下官便告退了。”
虽然她没见到景阳,但晋王夫妇肯让郡主跟着她进宫,就说明没有背弃盟约。
崔姑姑跟随皇后多年,对于皇后的苦楚所知甚深,也十分心疼。
她是被家人卖到宫里来的,家里那些人花着卖她的银子,却也没活几年,在一次大旱的时候死绝了。
自那以后,崔姑姑就无牵无挂,一心都扑在了皇后身上。莫说皇后只是想要逼宫了,就算是想弑君,崔姑姑也跟着她一条道走到黑。
宫里的皇后见了佩瑜,自然也就放心了。太子那边得了消息,一颗心也安定了下来。
又过了两天,景阳终于进宫了,太子少不得问一句他这两天都在干什么。
景阳也十分坦荡,毫不避讳地说和王妃吵架,被王妃赏了两个巴掌,不好出门见人。
太子十分震惊,还有几分诡异的羡慕。
——他们夫妻的感情,是真好。
转念又想到太子妃,那点羡慕很快烟消云散。他和太子妃之间的感情虽然比不上晋王夫妇,却也比寻常相敬如宾的夫妻更加亲密。
身在皇家,能得到这样一份感情,太子已经心满意足了。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圣人忙着去太平行宫,皇后母子三人也忙着同一件事,只是双方去行宫的目的各不相同。
兄弟二人说了会儿话,景阳便转头去了工部,若无其事地继续办公。
可是东宫那边却出了一点意外。
自从太子入朝之后,他的几个伴读几乎日日都要到东宫去。可是今日,直到日上三竿,往日最积极的贾赦也没个人影。
太子立刻有了不好的预感,想要通知皇后和景阳,却又怕打草惊蛇,少不得强行忍住了。
他一直忍到了第二天,景阳如往常一般到东宫时,才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并猜测圣人恐怕已经知道他们的打算了。
“是贾恩侯告的密?”景阳神色骤冷。
“不会的。”太子摇了摇头,却又苦笑了一声,“只怕是他城府不深,被荣国公或者是国公诰命看出了行迹。”
虽然贾赦一心忠于太子,贾代善却一直都是圣人的心腹。若是贾赦那边露了行迹,贾代善不想自然牵连进去,自然会把他拘禁在家里。
“不对!”景阳忽然道,“不对,圣人不一定就知道了。”
他抬头问太子:“贾恩侯这两天都没来吗?”
见太子点头,他又问:“那荣国府可曾派人来东宫告假?”
太子微微一怔,也反应了过来,“不错,不错,圣人不一定知道了。”
贾代善把贾赦拘在家里,却又不派人来告假,分明就是故意漏的破绽。
他是要告诉太子:你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们家不准备参与,也不会向圣人告密。
这是要两不相帮,或骑墙观望呀。
太子深吸了一口气,说:“接下来,咱们要更小心了。”
“是呀,要更小心了。”景阳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幽深如海。
认真说起来,东宫女眷多年再未有孕信,太子膝下只有四个女儿,只怕比他还豁得出去。
想到女儿佩瑜,想要瑶光腹中的孩子,景阳暗暗咬牙:此事只许功成,不许失败!
因瑶光有了身孕,不宜多思,景阳便与她说,叫她暂且在家安心养胎,莫要管这桩事。
“铁网山那边一旦起事,京城必定生乱。为安全起见,等我随圣人启程离京之后,你便带着佩瑜回娘家暂住吧。悄悄的,不要让人知晓。至于府里的事,自有总管周弼和总兵陈礼负责。”
瑶光思索了片刻,点头应了。
景阳就要去干要命的事,她和女儿在京城,总要让他放心,至少也别让他两头挂念。
内务府那边准备了一个多月,得了恩典随行的官员,也早得了消息在家准备停当。
后宫里皇后肯定是要去的,嫔位以上有子有女的嫔妃,除了昭嫔申氏告病以外,也都跟着去了。
另外还有新晋得宠的几个小嫔妃,都跟着圣人的车驾一起,贴身做些端茶倒水的活计,求的是在圣人跟前多露脸,好多得些雨露,早日怀个一儿半女,后半辈子终身有靠。
且不管个人都是何等心思,只说这边景阳奉驾离了京城,瑶光便把周弼和陈礼诏来,言明她身子日渐沉重,要回娘家找母亲照顾,一人赏了他们一盒明珠,托他们好生看护王府。
又当着两人的面把张五喊来,叫张五管着内宅的事,凡事多与他二人商议,不要仗着主子宠爱便善作主张。
张五连连称是,先向二人行礼示好。两人也连忙还礼,口称“张总管”。
王府这边交接好之后,瑶光便抱着女儿,带着翠娥和秋萍两个贴身大丫鬟,在天擦黑时悄然回了傅家。
傅家这边什么都没问,只让她安心养胎。她有心请祖母卢氏替景阳卜一卦,卢氏却微微一笑,抱着佩瑜说:“你不必担心,咱们小鱼儿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瑶光心里烦躁,见祖母还要打哑谜,嗔怪道:“奶奶,咱们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直说不行吗?”
卢氏无奈道:“你这丫头,都是当娘的人了,还是这么冒冒失失的。实话跟你说吧,具体的我也算不出来,只知道咱们小鱼儿是大贵之命。”
说到这里,她又看着瑶光尚未显怀的肚子说:
“你肚子里这两个,怕是比小鱼儿还要显贵。”
“两个?”瑶光微微一怔,右手温柔地抚了上去。
“是,两个。”卢氏道,“你有孕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我就替你卜算过了——双星入命。”
其实还有一点她没说,怕瑶光孕期多思,于养胎不利,准备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告诉孙女。
重阳节过后,天气一日比一日更凉爽。因玉微学画的缘故,前两年傅家院子里种植了许多菊花。
小周氏疼爱女儿,玉微出嫁之后,对这些菊花越发精心照看,到了秋日里,便千姿百态地次第盛开。
去年玉微去王府玩时,还专门拿着自己的画作和瑶光说过,这些菊花八月下旬就有开的,陆陆续续能开到十一月份。
有几个晚开的品种,若是趁着天还不太冷挪到屋里,冬月末还能再赏一回。
瑶光闲来无事,便带着女儿在院子里赏菊,听女儿背诵几句前人写的菊花诗,喝两杯自家制的菊花茶。
如果不是心里还想着铁网山那边的事,真真是岁月静好了。
转眼到了十月中,这天下午,张五乔装改扮来了一趟,给瑶光递了个消息,便又匆匆回去了。
在她回娘家之后,便暗中告诉卢氏,近期京城将有变故,让傅家暗中准备了粮米和耐储存的蔬果干菜。
如今时机已到,傅家得了消息,从当日开始便闭门谢客。
有那机警的人家看出不对,也紧跟着傅家的脚步关了大门,只留角门做采买之用。
三天后的夜里,内城忽然骚乱起来。戚里家家紧闭门户,只听得街道上人马往来稠密,兵器的碰撞和火把上松油燃烧的“哔啵”声,把守门的人听得胆战心惊。
就算是再没见识的人,到了这时候也知道:京城要出大乱子了!
好在傅家这边准备充足,便是一连半月不出门,吃喝也都不愁。
大周氏又每日申时都放一回赏,家中的大小仆役多多少少都能得到好处,人心还算稳定。
直到半个月后,景阳亲自带人登门,傅宁攀着梯子隔墙看清楚了真是自己大女婿,才叫人把门打开了。
瑶光得到消息,连忙从内室出来,不顾众人的阻拦小跑往前院去。
夫妻二人在明堂里相遇,第一时间都是各自打量彼此,见对方随形容消瘦了些,精神却还健旺,悄悄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眼眶却都红了起来。
第104章 山陵崩塌两人没有多说什……
两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起进内堂见过了家中长辈,景阳便道:“远行多日,本该多陪祖母与诸位长辈说说话的,奈何家里乱糟糟的一团,需得我们夫妻早些回去主持大局,这便告辞了,还望诸位长辈见谅。”
傅家人心知肚明,他能好生生地站在这里,就算不至于雨过天晴,至少晋王府和他们家是安稳了。
因而,大家也没有二话,卢氏笑呵呵地说:“你们有事就自己去忙吧,我们身子骨都还硬朗,往后陪着说话的时候还多着呢。”
景阳把仓促收拾的礼物留下,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扶着瑶光上了自家的马车,他则还骑了马,带着五十多个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回了晋王府。
街道上还在戒严,若非清道的打出了晋王府的牌子,只怕他们还走不了。
王府也没开正门,由景阳领着,一行人从角门进去了。
牌楼和仪门处都有府军守着,瑶光也没下车,在大门口卸了马,一路上由人把马车硬生生推进了二门里。
直到了正院门口,景阳才让推车的小厮退出去,扶着瑶光下车,又把女儿从车辕上抱下来亲了一口,笑道:“瑜儿,咱们到家了。”
佩瑜嬉笑着搂着他的脖子亲了回去,脆生生地问:“爹爹,你答应我的火狐皮,带回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