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95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他给钱的态度这么爽快,新来的几人都心中一定,真觉得自己来对了。

  毕竟,研究任何药物都是要花钱的。

  他们虽然是奔着功德来的,但也是要帮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总不能让他们出力又出钱吧?

  场地资金都到位,几人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景阳写了封长信,把京城这边的情况和瑶光说了一遍。瑶光也回了信,告诉他几个欺上瞒下的庄头已经拿着他的帖子送官了,损失的财产也追了回来,受害的庄客也都做了相应的补偿。

  收到回信之后,景阳又写信问她何时归来。瑶光回信告诉他,玻璃厂房已经找到场地了,等建造好了,工匠们烧出了第一批玻璃制品,她就带着东西一起回去。

  景阳又去信告诉她,他和女儿们都很想她,让她不要太辛苦,能让下面人干的事,就不要总是亲力亲为。

  瑶光也给他回信,说她也很想他和女儿,叫他在京城一切小心。该花的钱不必心疼,等玻璃制出来之后,多少钱都会有的。

  …………

  时间就在夫妻二人一封又一封的传信里过去了,直到瑶光回京,晋王府的信使才算是松了口气。

  ——这些日子,马都累瘦了。

  

第115章 林家入京等瑶光从直隶那边返回,……

  等瑶光从直隶那边返回,已经是半年后了,正好赶上玉微生产。

  她在直隶处理家事时,景阳在京城这边也没闲着。他已经给巩仙、娇娜等人重新安排了身份,并在圣人和皇太后那里报备过了。

  原本圣人是要把几人安排到太医院的,但修行中人不愿意涉官场。景阳询问了几人的意愿之后,替他们婉拒了。

  其实也用不着多委婉,他只需要把他们夫妻请这些高人入京的目的直接说出来,圣人就会打消原来的想法。

  如果圣人有儿子,固然也疼爱公主,但在公主和皇子之间,他自然选择皇子。

  这么好的大夫,留在宫外实在可惜了,还不如入宫来侍奉皇子呢。

  但他没有皇子,对于晋王夫妇请这些大夫深入研究妇科与产科,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

  还是句话:刀扎在谁身上,谁才知道疼。

  于是,景阳从宫里出来时,身后就跟了十辆大车,车上拉的全是药材。

  刚把这些药材送入别院,皇太后和皇后身边的女官就跟了过来,每人捧了一个大匣子,里面装的都是两位娘娘自家珍藏的好药。

  三百年的人参,四百年的灵芝,五百年的何首乌……

  若是在正常世界,草本植物根本不可能存活那么久。但在这个有真神仙、真鬼狐的世界,皇室的珍藏绝对不同凡响。

  莫说是景阳了,就连巩仙、娇娜等修行中人,看了皇太后和皇后的珍藏之后,也不由啧啧赞叹。

  场地有了,药材有了,几位高人就分成了两班,以七天为界限轮换,一班留在庄子里研究药方,另一班则是在狗儿街的生药铺子里坐诊开方。

  这间生药铺子从开张的那天起,就直接打出了招牌:专治妇人的疑难杂症。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哪个大夫把治疗妇科病当招牌的,“荣安堂”的招牌打出来之后,很是引起了一阵轰动。

  但轰动也就是轰动而已,大家都在观望,很少有人进来看病。就算是进来的,也都是些胸闷气短的小毛病,最厉害的一个也就是气多了心口疼。

  至于那些私密的病症,整个京城不可能没有,但却没人好意思进来看。

  这都在意料之中,瑶光自然有解决的法子。

  等她从直隶回来时,顺便带回了一批琉璃,借着荣安堂的地方开了一个拍卖会,竞拍品除了各种精美的琉璃器物之外,还有几位高人齐心合力研究出来的一品丹药——孕期安定丹。

  顾名思义,服用了这种丹药之后,再厉害的孕期反应也会消失殆尽。让孕妇除了身体比平日里沉重些之外,再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这次拍卖的丹药一共十颗,就混在琉璃器皿的间隙卖,且在拍卖之前就大肆宣传,务必让整个京城及周边的人口全部都知道。

  难以言说的病症不好意思到荣安堂看诊,可这种遏制孕期反应的丹药,还是有很多富贵人家愿意试一试的。

  为了打出招牌,这十颗丹药的起步价一颗比一颗更贵,第一颗起步价就十两,每次加价最少一两;第二颗起步价二十两,每次加价最少二两……

  以此类推,第十颗丹药起步价就有一百两,每次加价至少十两。

  不是瑶光非要把药品卖这么贵,而是这丹药的效果太过神奇 ,如果卖得便宜了,别人反而不相信。

  相反,她卖得越贵,越有人乐意掏钱尝试。

  事情也果然不出她所料,最后一颗丹药,竟然拍出了一千两的高价。

  拍卖会过去没多久,孕期安定丹的神奇效果,就在京城内外炒得沸沸扬扬,逐渐往大江南北蔓延而去。

  荣安堂也顺势推出了这款丹药,分了两种包装,用檀木盒子装的一颗十两,用普通陶瓶装的每颗一两。

  对外的说法,是檀木盒子装得效果更好,其实两种包装的效果都差不多。

  贵的那个是满足有钱人的虚荣心,便宜的那个自然是要惠及更多的普通人。

  瑶光已经打算好了,等过个两三年,他们买山头种植的药材有了足够的产出,她就放出风声,说是专家们研究出了更便宜的配方,把低端包装的价格压到五十文。

  至于十两银子的高端款,价钱不变,谁爱买谁买。

  随着孕期安定丹的口碑越发稳固,止痛和排恶露的丹药也陆陆续续推了出来。

  等到佩瑶四岁时,“荣安堂”已经变成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在京城的店面扩大了十倍不止并往周边开了分店。

  瑶光采用后世的医院模式,高薪招揽了大批大夫,分了挂号部、坐诊部和住院部。

  广招妇科名医的告示和传单发出去之后,许多医学世界的女子前来应聘。

  虽说因为他们是女子的缘故,很多家传秘籍都学不到,但治疗大部分的妇科疾病却已经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有基础。

  把人招来之后,荣安堂又做了专业的培训。巩仙、松娘、娇娜、红玉等都不吝啬,根据这些女子各自的天赋倾囊相。

  毕竟,他们这些修行的,最大的追求是功德,没必要对医术敝帚自珍。

  但也因为他们表现得太无私,给荣安堂的大夫们开了个好头,大家时常凑在一起开研讨会,相互交流自己最新研究出的技术和心得,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因这里是专门给女子看诊的,注重私密性,挂号部的作用其实就是预约。等到了预约的时间,有专门的大夫在专门的诊室里看诊。

  如今的大夫已经足够多,巩仙就彻底退居幕后,专门研究各类丹药。

  在荣安堂里看诊的都是女大夫,这是京城内外所共知的事情。女子来这里看病,完全不必有名节受损的担忧。

  =====

  皇室贵女都是五岁入学,佩瑶已经四岁了,仍在扬州担任盐运使的林如海,他的独女黛玉今年三岁。

  还有投胎到保龄侯府的海棠仙子,她成了保龄侯世子的长女史湘云。

  从史湘云出生之后,史家又有好几个女儿出生。之所以确定是她,是因为只有她出生的时候满室生香。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一世先帝直接去了,没有了太上皇和天子的二日相争,林如海和保龄侯世子都没有被卷进去,两人虽都是先天体弱,但家中富贵,好医好药都不缺,如今都还活得好好的。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都能活到自己女儿长大成人。

  又一年考评之后,圣人下旨把林如海调回京城,担任礼部左侍郎,兼任侍读学士,入宫给皇子、公主们讲书授课。

  他的女儿林黛玉,也因生性聪敏被皇后看中,指给了怀嘉郡主佩瑶做伴读。

  林黛玉只比佩瑶小了一岁,因冰雪聪明给她做伴读还说得过去。史湘云比林黛玉还要小一岁,等佩瑶进上书房读书的时候,人家才是个三岁的小娃娃。

  就算皇室郡主再怎么尊贵,也没有让人家三岁女娃娃进来伺候的道理。圣人虽心中遗憾,也只好放弃了。

  景阳建议道:“那史大姑娘倒是和煦儿同岁,等他们两个都长大了,若是彼此都不讨厌,不如圣人就给煦儿一个恩典,给两人栓个婚算了。”

  他口中的“煦儿”,就是端王和玉微的长子徒煦。

  圣人思索了片刻,微微点了点头:“也好。不过,此事只你我二人知晓即可,先不要泄露出去。”

  两个孩子都还太小,距离他们长大还有好些年,谁也不能保证这中间不会出什么变故。

  景阳点头应喏。

  等新入京的林家人修整好了之后,瑶光给贾敏和佩瑜四个伴读的母亲下了帖子,请他们共赏海棠。

  这样的宴会,晋王府不止举办过一次,只不过以前邀请的只有佩瑜的四个伴读,这一次却多了一个林黛玉。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晋王妃紧跟圣意,借着林黛玉拉拢林家。

  对别人来说确实如此,但瑶光举办这个宴会,最主要的原因,确实想见一见潇湘妃子林黛玉。

  虽然当年在海市,她已经见过了绛珠仙子,但绛珠仙子和林黛玉毕竟是不一样的。

  林黛玉可是六岁便熟读四书五经,十岁出头便出口成章的人物,作者盖章认定的“心比比干多一窍”。

  试问谁穿越到了红楼世界,能不对林黛玉好奇呢?

  到了这一日,瑶光早早起来,带着两个女儿一起打扮好,一边检查昨天的布置,顺便教导两个女儿一些管家的手段。

  虽然按照如今的形势,日后两人必然不用困在内宅这四方天地里。但技多不压身,佩瑜和佩瑶都足够聪慧,多学点东西总归没有坏处。

  巳时初,底下人来报:“王妃,两位郡主,袁夫人和王大姑娘来了。”

  袁夫人就是王子胜的妻子,王熙凤的母亲,单名一个“湘”字。

  她为人爽朗大方,行事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最善逢迎。可以说王熙凤的灵巧精明,大部分都遗传自母亲袁夫人。

  之所以她来得最早,是因为佩瑜的四个伴读的母亲里,瑶光最喜欢的就是她。今日袁湘不但是客人,还是瑶光请来的陪客。

  王家与贾家同为开国功臣,虽然地位相差甚远,却又同为金陵世家,彼此之间联络有亲。

  请袁湘做副东招待贾敏,也是婉转地表达善意。免得林家刚入京,贾敏没个熟识的人说话。

  

第116章 宴请林家母女林黛玉正式出……

  佩瑜一共有四个伴读,都是圣人精心挑选的。

  出身宗室的是卢郡王的长孙女徒晴,比佩瑜大了一岁。今日领着她来的,是母亲周荷,秀才之女,为人颇知礼数;

  出身清流文臣的是户部左侍郎幺女赵怜,其母郭虹,和佩瑜的另一位伴读郭彩凤是嫡亲的姑侄。

  如今景阳掌管户部,是赵怜父亲的顶头上司。除了王熙凤母女之外,来得最早的就是赵怜和其母郭虹;

  而郭虹的娘家兄长是个武官,官至五城兵马司正二品都督佥事。郭佥事膝下只有一女郭彩凤,娶妻王懿,出身金陵王氏。

  不错,就是王熙凤家的那个金陵王氏。

  虽说王懿不是嫡支女,但因所嫁的夫婿有出息,现任家主王子腾对这个族妹非常重视,三节两寿从没少过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