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19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德亨点头,道:“确实,你说的也没错。”就比如说弘晖,和弘晖差不多年纪的皇孙可是不少,这次指婚也可以,下次大选再指婚也不耽误,甚至,再等三四年,这次不到年纪的皇孙到时候都到年纪了,可选的就更多了。

阿尔松阿问道:“你呢,你也到年纪了,你们府上可有说为你相看女孩儿了?”

德亨“呵”了一声,惊吓的看着阿尔松阿,道:“你都二十了,还没娶妻呢,倒是操心起我来了。”

阿尔松阿无所谓道:“要是三年前开大选,我早就娶妻了。”

没错,距离上次大选,中间隔了七年之久,也难怪,今年的大选热度持续升高了。

“你快说,你们府上想给你选个什么样的福晋?”其实他更想问德亨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福晋,但怕他害羞,不肯说,就假托是国公府上长辈想给德亨选个什么样的福晋。

迂回着问,看能不能问出德亨想要什么样的妻子。

德亨没听出来,他笑道:“我还小呢,这次两位额娘都没准备给我选福晋。”

阿尔松阿略略失望,再问道:“就算不选嫡福晋,那格格呢?你也到了年纪了,永和宫和雍王府那边都拿你当亲的看,说不定会赐给你一个格格呢?”

德亨顿时摆手道:“没有的事儿,不会有格格的。”

心下却立即打算好了,等去完皇史宬,他得先去雍王府走一趟,跟四额娘通个气儿,永和宫的德妃娘娘可别真拿他和弘晖一样,也给他指个格格。

德亨已经听四福晋说了,这次大选,即便不给弘晖选嫡福晋,也会给他指个格格。

等这个格格生下子息,最好是儿子,就能顺利请封侧福晋,若是个女儿,那也是弘晖的长女,可册封县主、郡主爵位的那种。女儿册封之日,就是她晋封侧福晋之时。

总之,这位大选御赐的格格,比之嫡福晋,就差一个名分。所以,这位格格,或出身上,或品貌上,总会占一个。

比如说胤禛的李侧福晋,卓克陀达的生母,就是占了品貌,十分得胤禛的喜欢,一连为胤禛生下一女三子,独宠后宅。

若不是四福晋先养了卓克陀达,后有弘晖,再后来又添了德亨,这位李侧福晋,光看着,就能呕死她。

这种皇家御赐指婚,不仅不能拒绝,还要十分的礼待、重视。如果永和宫真给德亨弄这么个格格,德亨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搞后宫吗,jj不允许啊(此处乱入,大家忽略)。

德亨狐疑看着阿尔松阿,问道:“你总问我这个做什么?老实招来。”

阿尔松阿:“我是想着,看咱们两家有没有结亲的可能。”

德亨实在没想到,阿尔松阿真回答了,还说出这样的话来。

德亨张了张嘴,看着阿尔松阿讷讷道:“你,还真敢说啊。”

阿尔松阿理所当然道:“有什么不敢说的,我侄女儿,要家世有家世,要品貌有品貌,足够匹配皇孙了……”

德亨嘀咕道:“那你们家还是去匹配皇孙吧。”

又苦恼道:“怎么一个两个都给我说亲,我今年真不会真有桃花吧?”

阿尔松阿耳朵尖,闻言问道:“谁给你说亲了?还有哪家看上你了?”

德亨忙摇头,道:“没有的事儿,没有哪家看上我。你死心吧,我二十之前都不会大婚的。”

阿尔松阿难得见他这样耍小孩子脾气,不由笑道:“无妨,我家侄女年岁和你差不多大,可以等的。”

德亨做贼似的看了一下周围,见没几个人,也无人注意他们这边,就凑近了他,小声道:“你这个见不得人的念头没跟旁人说吧?”

阿尔松阿挑眉:“还没?”

德亨松口气,忙道:“你快打消了它,要是让人知道了,损失的是令侄女的名声,你做叔叔的,对的起人家?”

阿尔松阿:“如果我说服父亲同意,我们家可以请皇上赐婚。”

德亨:“你老子不会同意的。我跟你说,你就别瞎想了,不可能的。你信不信,他要是请皇上赐婚,皇上一定会问我的意见,到时候我就说不愿意。你看弄到最后,没脸的是谁。”

“你老子可比你精明多了,在明知道我不愿意的情况下,他不会去请皇上赐婚的。”

阿尔松阿皱眉:“你为什么不愿意?”

德亨反问:“我为什么要愿意?”又加了一句:“就因为你们家支持八贤王吗?”

阿尔松阿顿时冷了脸:“你不愿意就不愿意,做什么要扯旁的。”

德亨稀奇的看着他的脸色,问道:“你父……怎么,你们竟不是父子一心的吗?”一脸的恍然大悟加不可置信。

阿尔松阿睨了他一眼,不再理他,闷头大步朝前走。

德亨顿时来劲儿了,追上他,不住问道:“说说呗,说说呗,你是怎么想的……”

事实证明,阿尔松阿嘴很紧的,他如果不想说的话,不管你怎么问,都问不出来。

问不出来就问不出来吧,谁在乎,哼。

第215章

德亨自己就是御前侍卫, 且有康熙帝的口谕,虽然德亨跟康熙帝说的是去文华殿,但他的目的是查找典籍, 所以,德亨拿着御前侍卫腰牌,传了康熙帝要他来找典籍的口谕,成功进入了皇史宬。

阿尔松阿狐疑的看着德亨:“你……”

德亨好奇的看着皇史宬内部布局, 随口问道:“怎么了?”

阿尔松阿:“……没什么。”德亨应该没有胆大包天到假传圣旨的吧。

肯定不会的。

皇史宬员外郎毕恭毕敬的带着德亨参观这座超过两百年、据说能防火、防震、放蛀虫、防潮湿的专皇家藏书之处。

员外郎问道:“敢问德公爷,皇上要您找什么样的典籍?”

德亨:“找一些前明,关于朝鲜的奏折、文书之类的档案。”

员外郎捋须,点头道:“那就是鸿胪寺的奏文,您请随微臣来。”

德亨一边随他在各个匣格间走动,一边四处张望,着实大长见识。

德亨闲谈问道:“这里挤挤挨挨的,全都放入了档案?都没空隙的吗?”

员外郎笑呵呵道:“这里存放了差不多全部前明和入关前的皇史档案, 又存放了顺治、康熙两朝超过甲子的档案, 早就满满当当喽。”

德亨道:“既然已经装满了,怎么不奏请皇上, 再加建呢?”

员外郎笑的更加爽朗了:“这不还没满吗,还放的下,放的下呵呵呵呵……”

德亨:“你们看的挺开。”

员外郎:“若是真满了,皇上自会下旨修建的。”

行吧。

明朝鸿胪寺的档案,不止是对朝鲜的,还有对鞑靼和瓦刺, 乃至对日本、暹罗, 以及对郑和下西洋所遇各小国和部落的记载。

只不过, 这些记载都只是一言半语的, 颇为乏味,若不是德亨有底子,都不知道这些记载上说的是哪里,比如,阿尔松阿就看的云里雾里的,不明白德亨为什么要看这些,还看的津津有味的。

德亨要来纸笔,将这些都抄录下来,然后将目光集中在对朝鲜记载上。

德亨从洪武年间查起,还没找到有关朝鲜的记载,就先看到了一页洪武年间,渤海冰封万里的记载。

渤海,又被成为北海、少海,这封奏折中,寥寥几语,说了“北海结冰,由海成陆,可行车马”的情况。

这可就有意思了。

德亨突然想起了,他跟康熙帝说的“祖宗中有山东人血脉,蓬莱人或许为满洲后代”的话,当时他只是凭理推断,并不是真的确定,在没有轮船和飞机的情况下,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百姓会有大规模迁徙交流之事。

现在嘛,嘿嘿。

他也不找朝鲜了,他将这一年前后的折子都翻了一遍,终于让他找到了胡人“携儿带女,渡海来归顺”的奏报。

只这一封还不够,明朝可是赫赫有名的小冰河时期,肯定不止洪武朝渤海冰封了,之后的两百多年,肯定还有很多特别冷的年岁,冬日里,渤海定是冰封状态。

德亨叫来阿尔松阿和皇史宬员外郎,让他们一起帮着找带着“北海”“渤海”“少海”等字样的折子,好家伙,这一找,何止找出一两百来个。

德亨简直怀疑,有明一朝,国祚二百七十多年,渤海,不会年年都冰封吧?

若是真这样,那因为小冰河冰冻,在北方活不下去的鞑靼人,渡海去山东登州地区讨生活的,不要太多啊。

德亨挑了几张比较有代表性的出来,打算拿回去给康熙帝看看。

阿尔松阿不明白:“你不是来找朝鲜国的档案的吗?”

德亨将挑出来的折子码好,嘿嘿笑道:“这些也有大用。员外郎,劳你将这几本做好记录,我要拿去给皇上看。”

员外郎捶了捶老腰,将那几封折子接过来,拿去做登记去了。

德亨招呼阿尔松阿道:“来,咱们再将这些折子归位,可别漏了一封在外头,这些可都是宝贵的历史啊。”

阿尔松阿任命的将拿出来的折子一一归位,叹气道:“我真是脑子不清楚了,跟着你来这里做苦工。”

德亨:“怎么能说是做苦工呢,这里可不是谁都能进来的地方,你看这封,嗯……是洪武年间,泉州海关将军来报,说是倭寇来袭……朱元璋的批复是:准备好刀子,来者,杀了再说。钦此。哈哈哈哈,妙啊,朱洪武不愧是草莽皇帝,瞧这说话的语气,草莽气息浓的,够味儿!”

阿尔松阿:……

若是在看这些折子之前,德亨还有兴趣对折子里面的内容调侃一番,等越看越多,德亨就笑不出来了。

明朝,和朝鲜,从洪武开国,到万历年间,都是亲切友好的宗藩关系,日本侵朝时,明朝入朝救援,三国在朝鲜这块疙瘩地上混战,几乎将朝鲜三大城夷为废墟,战争结束后,也是明人帮着重建的。

后世说,乃至当朝,都有汉人说,朝鲜流传了汉家衣冠,是有足够的根据的。现在,朝鲜人所穿的服饰,所书写的文字,全部都传自明朝。

直到多尔衮俘获了朝鲜宗室,内忧外患自身不保的崇祯皇帝还曾派明军去支援朝鲜,可惜,援军并未到达,朝鲜就被迫与多尔衮签下了城下之盟,归顺了清朝。

后来的事情,就不必多说了。

阿尔松阿奇怪的看着德亨,问道:“怎么不笑了?看到什么了?”

德亨揉了揉眉心,道:“没什么,我大体知道该怎么找了。今日天晚了,我打算明天再来,今日就到这里吧。”

阿尔松阿起身,道:“那走吧,我明天再来这里找你。”

德亨将折子归位,记下位置,问他:“你很闲吗?”

阿尔松阿:“说闲,也不闲,自从向俄罗斯派了一次使臣,理藩院可比以前忙多了。但要说不闲,真正要我做的差事,也不多。”

德亨让员外郎帮他保管好他找出来的折子,和阿尔松阿一起往外走,笑道:“你这是嫌差事太简单,才华抱负无处施展,觉着寂寞了?”

阿尔松阿笑笑,道:“在你面前,我可不敢称才华抱负。”

德亨摇头晃脑道:“哎,你这话太过了,太过啦”

总算恢复如常了,阿尔松阿心道。

接下来几天,两人都将时间耗费在这皇史宬里,寻找、抄录、汇总,有关中、朝两国地缘的记载,然后,在某一个不经意间,德亨翻到了他心心念念、不知藏在何处的

《永乐大典》。

谁能想到,消失不知道多少年月的《永乐大典》,就连汉臣、汉人都鲜少有人知道的巨典,居然就藏在皇史宬内呢?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