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宠天下 第232章

作者:素律 标签: 穿越重生

  刘知府也吓一跳,对她小声道:“若宁小姐,民众们怕是听说了粮食被劫的消息,都慌了,要不咱们先去躲一躲?”

  “躲什么,这是能躲的事吗?”杜若宁侧首看了他一眼,“你能坐到这个位置,花了不少钱吧?”

  “你怎么知道……”刘知府脱口而出,随即又搓手讪笑,“若宁小姐真会开玩笑。”

  “是不是玩笑你自个心里清楚。”杜若宁道,“若真是凭真才实学爬上来的,你就不会遇到点小事这副德性。”

  刘知府:“……”

  这位小姐怎么这么爱挖苦人?

  算了算了,谁叫自己还得指望她呢!

  只要杭州能平安度过灾荒,只要他头上的乌纱帽能保住,挖苦就挖苦吧,总比掉脑袋强。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小姐明明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和督公大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一副天真娇俏眉眼弯弯的样子,怎么一到正事上,立刻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好比眼下,她穿着一身并不怎么合体的素色衣裙,就这么随意地垂手往台阶上一站,竟站出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度来,配合着从四面八方涌到高台下的民众,简直就像是八方来朝,万民来贺。

  刘知府看着想着,突然激灵一下。

  这位小姐,不会真像传言中说的那样,被长宁公主上了身吧?

  还真有可能,不然为何她一来杭州,吴山就挖出了长宁公主像?

  天老爷!

  若果真如此,那她还真是活菩萨呀!

  思忖间,民众们到了台阶之下,仰视着杜若宁和刘知府,纷纷跪地询问:“知府大人,若宁小姐,听说赈灾的粮食被劫了,我们是不是要断粮了呀?”

  刘知府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还真被他猜对了,大家果然是听说了赈灾粮被劫的事,到这里问情况来了。

  这话还真不好说,若是如实相告,只怕会引起民众恐慌,甚至引发骚乱,若是隐瞒……粮食一断,想瞒也瞒不住。

  “若宁小姐,这可如何是好?”刘知府急切道,俨然将杜若宁当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真是的,他当初花了好多银子才捐得杭州知府这个肥差,也没什么大的理想,只求平平安安无功无过捞些钱,等到将来致仕后能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

  可是现在看来,他能不能干到致仕先不说,能保住项上人头都算是祖上积了大德。

  杜若宁没理他,迈步下了台阶。

  “大家听说的没错,赈灾粮确实被劫了。”杜若宁面对众人站定,大声将情况据实相告,“所以,我们的粮食最多再撑一天,后天便会断粮。”

  “啊,这可怎么办,断了粮我们可怎么活呀?”民众们顿时慌乱成一团,惶恐之色溢于言表,“大人还能忍个一天两天,可孩子们不能忍呀,没有饭吃,难道要我们拖家带口去逃荒吗?”

  “整个杭州府都遭了灾,逃荒都要先走几百里,岂不是要饿死在路上。”

  “有脚有手的能逃,老弱病残的怎么办呀?”

  人群中一片哀嚎,继而又呼啦啦跪了一地:“求知府大人和若宁小姐再想想办法,我们不想去逃荒呀!”

  “大家先别吵,听我说。”杜若宁退后一步站上台阶,大声道,“突然发生这样的意外,大人们也一样束手无策,为今之计只能求老天爷怜悯,给我们杭州百姓指条活路。”

  “老天爷根本不管用,这灾就是他降的。”人群中有声音高喊道,“照我说,求老天爷还不如去求长宁公主,你们知道吗,前些天那么大的洪水,城里的房子都塌完了,老槐树坡的长宁公主庙竟然安然无恙。”

  “真的假的?”民众们一听到稀奇事,暂时将饥荒忘到了脑后,纷纷向那说话之人求证,“最近忙着做工,我们都没有功夫往那边去,长宁公主的庙真的还在吗?”

  “当然是真的,不信我带你们去看。”说话之人破衣烂衫,蓬头垢面,一双眼睛却是又黑又亮,十分精神。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大家就去拜一拜长宁公主,看她这回是不是能帮我们渡过难关。”杜若宁趁机大声提议道。

  民众们齐齐响应,立刻就要走。

  “知府大人也一起去吧,您是杭州的父母官,由你来求长宁公主应该更灵验。”杜若宁对刘知府说道。

  “……”刘知府有点反应不过来,“不是说去拜有钱的菩萨吗,怎么又去拜公主……”

  长宁公主庙是朝廷三令五申禁止修建的,发现一处就要立刻捣毁,奈何民众们对这种东西总是充满愚昧的热忱,越是禁止的,越是禁不止。

  自己身为朝廷命官,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摧毁已是严重失职,怎么能亲自带头去拜?

  “谁灵拜谁,能救命才是好菩萨,走吧!”杜若宁不给他纠结的时间,伸手做请,让他先行。

  民众们也都七嘴八舌劝:“知府大人一起去吧,一起去吧!”

  刘知府不知该如何是好,就这么晕晕乎乎地被众人簇拥着去了南城外的长宁公主庙。

  经过多日的日头照射,城外的地已经不再泥泞,踩上去略微松软,却也不会粘脚,不远处的河道上,有官兵正在挥汗如雨地清理河道里的淤泥。

  众人走了一身的汗,终于到了长宁公主庙,随即就惊诧地发现,周围的好多树木都被淹死了,唯有那间十分简陋的长宁公主庙和庙前一棵老槐树还完好无损。

  长宁公主的塑像也是丝毫没有受到损坏,静静端坐着在庙里,神态安详地注视着每一个人,左眼角一颗朱砂痣鲜活而充满灵气。

  这下不用多做解释,民众们呼呼啦啦在庙前跪了一地,祷告声如山呼海啸震耳欲聋。

  刘知府震惊地瞪大眼睛,还没想好要不要跪,膝盖不知被谁从后面顶了一下,身子失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跪都跪了,那就拜一拜吧!他自暴自弃地想道,跟着民众拜了下去。

  拜是拜了,但他心里却是清醒的,知道这样根本没用,回去的途中便迫不及待地问杜若宁,要不要现在去拜访那些富商。

  “不是已经拜完公主了吗,为什么还要去拜访富商?”杜若宁反问。

  刘知府不禁苦笑:“那也就是图个心理安慰,难道还能指望公主半夜从天上给我们扔粮食不成?”

  “怎么不能?”杜若宁道,“你拜都拜了,好歹耐心等一晚嘛,要是不灵,明天再去找那些富商不迟。”

  “……”刘知府无言以对,只好依着她,耐心等一晚再说。

  直到这个时候,他仍然觉得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被激动到舌头打结的差役叫醒,说东南西北四城区的粥场里一夜之间堆满了粮食,城外挖河道的官兵也在长宁公主庙附近挖到了一个大地窖,里面满满的全是粮食。

  刘知府差点没疯。

  天老爷,长宁公主也太灵了吧?

  得知消息的民众再一次争先恐后地涌向城南公主庙,刘知府也立刻带兵前往保护粮食。

  这一次,杜若宁没有去,和江潋一起在府衙后院的廊下喝茶下棋。

  清晨的阳光不热不燥,凉风习习穿廊而过,拂动她满头的秀发和素色半旧的衣衫。

  “呀,我走错了,这一步不算。”女孩子娇声笑着把已经落定的棋子撤回,要求重新换一个位置。

  “你换,随便换。”江潋的笑声低沉悦耳,伸手将她鬓边的乱发拢到耳后,“反正不管怎么换你都赢不了的。”

  一个身影无声无息靠近,在棋盘上投下一片暗影。

  江潋抬头看向静默站在廊檐外的宋悯,素白修长的两指捏着一颗黑子,双眸潋滟生波:“首辅大人觉得这局谁会赢?”

  宋悯的视线落在棋盘上,面色十分平静:“这局才刚刚开始,现在说胜负还早了些。”

  .

第322章 是时候该回京城了

  刘知府一直忙到午时才回府衙,回来后第一时间去见杜若宁,脸上表情十分复杂,又激动又开心又纠结,另外还有些不可思议。

  “若宁小姐,这事真神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是该佩服你还是该佩服长宁公主了,我活了四五十岁,这样的奇迹还是头一回见,那地窖也是邪门得很,那么大的洪水,愣是没给它冲垮,甚至一滴水都没渗进去,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我都不信。”

  “所以你现在信了吗?”杜若宁笑吟吟看着他,“我就说你这个做父母官的亲自去拜肯定灵,公主看到你如此心怀百姓,自然是要体恤你的。”

  “信信信,这要再不信,真就说不通了,公主太给我面子了,我恨不得给她磕一万个头。”刘知府道,“你是没看到,百姓们都疯了,把公主庙前挤得水泄不通,磕头磕的把地都砸平了。”

  杜若宁:“……”

  这是个什么形容,未免太夸张了些。

  刘知府说了一阵子,激动的心情终于平复下来,又道:“眼下城里是饿不着了,要是公主再显显灵,给

  话音未落,便有差役在门外禀道:“大人,好几个州县都派人来报,说他们那里也挖到了粮食。”

  “什么?”刘知府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捂着自己的心口道,“若宁小姐,这是真的吗,我有点受不了了,我觉得我快要晕厥了。”

  “现在还不能晕,先派人去保护粮食要紧。”杜若宁道,“你就算要晕,也等到晚上没事的时候再晕。”

  “对对对。”刘知府连连点头,又咧嘴笑道:“若宁小姐你真幽默,晚上晕那不就是睡觉吗?”

  杜若宁也笑起来,催促他快去做事。

  刘知府连声应是,和差役一起告退而去,走起路来脚步都是虚浮的。

  差役在旁边看得直咂舌,感觉哪里说不出的怪异。

  自家大人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在十几岁的若宁小姐面前,却像个唯命是从的晚辈,而若宁小姐就像他的家长。

  太奇怪了。

  刘知府走后没多久,江潋便来了,进来之后把门关上,对杜若宁正色道:“我已经让沈决离开杭州去追踪那些被劫的粮食,以沈决的本事,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

  “好。”杜若宁点点头,“宋悯和五皇子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劫到粮食,肯定会藏在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只要我们找到这些地方,就能顺藤摸瓜查出很多东西,到时候直接把收集到的证据呈到御前,他们要么死,要么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姓宋的怎会舍得死,他自然是要反的。”江潋笑道,“不知道李承启看到自己的儿子和自己最信任的臣子联手造他的反,会是个什么样的反应,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所以,我们也是时候回京了。”杜若宁道,“等王宝藏忙完这阵子,我把这里的事交代给他,咱们就动身。”

  “好。”江潋伸手握住她削瘦的肩头,“你最近瘦了好多,回京城之后好好养一养,其他的事交给我就行了。”

  “你也瘦了。”杜若宁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而后咦了一声,“我是不是又长高了?”

  “是啊,都能轻松捏到我的脸了。”江潋将她揽到身前比了下,“看,都到我嘴边了。”

  “这是什么话?”杜若宁仰起头笑看着他,“我又不是肉,什么叫到你嘴边了?”

  江潋也笑起来,看着她红润润的唇色,喉结忍不住滚动了一下。

  虽然不是肉,却是全世界最诱人的美味,只是眼下乃非常时期,没有时间给他好好品尝。

  算了,回京城再说吧,反正日子还长着呢!

  赈灾粮被劫的消息快马送入京城,嘉和帝闻讯大怒,立刻责令户部和三司衙门联手查案。

  因案情重大,需要一个主事人,五皇子便主动请缨揽下了这份差事。

  嘉和帝如今对这个儿子十分器重,应允了他的请求,命人在文渊阁单独辟出一块地方供他办案所用。

  太子对此很是气愤,私下里和舅舅抱怨,说自己这个弟弟的野心越来越大,眼看着如同纸中火苗包藏不住,若再不下手,恐将成燎原之势。

  陆尚书却叫他稍安勿躁,说包不住有包不住的好处,火太大了,可能烧着别人,也有可能烧着自己,端看风是从哪边吹来的。

  太子不明白,再要详细询问,陆尚书却让他不要在这种小事上操心,说有江潋在,五皇子这把火烧不起来。

上一篇: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

下一篇:青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