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宠天下 第231章

作者:素律 标签: 穿越重生

  好在日子还长,她有的是时间回报他。

  .

第319章 一场足可载入史册的伟大胜利

  相比江潋的强硬执法,宋悯则要温和许多,他不管这些街面上的事,每日都到田间地头去查看墒情,和农户们研讨补种些什么来填补这一季的饥荒。

  眼下这时节再种稻子已经晚了,需要种一些成熟周期短,产量高的农作物来过渡,另外还要派经验丰富的人去邻省引种引苗。

  除此之外,他还在考虑向朝廷提议减免赋税的问题,减多少免多少,周期多久,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考量定夺。

  刘知府学着王茂才去拍宋悯的马屁,说首辅大人忧国忧民,有大局观。

  杜若宁及时泼冷水将他浇醒:“你别光顾着拍马屁,该你干的事也要干呀,朝廷的粮食一时半会儿还运不来,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还有先前答应的每人五两银子,也不能全让人家做买卖的出血呀,你这当知府的也得想想办法才是。”

  刘知府愕然:“粮食不够了吗,银子不是若宁小姐让我不用管吗?”

  “我说不让你管你就不管了?”杜若宁道,“稳定灾情可是你的业绩,将来受朝廷表彰升官发财的也是你,你就打算翘着二郎腿等着好处往你怀里掉啊,你把两位大人当什么了,你的管家和账房先生吗?”

  “……”刘知府被她一提醒,顿时惊出一脑门汗。

  虽然若宁小姐话说得不客气,但也确实如此,两位大人忙得脚不沾地,他这个父母官却做起了甩手掌柜,将来别说业绩,脑袋不掉就是好的。

  都怪这段时间两位大人事事考虑周全,让他不知不觉有了依赖性,都快忘了自己是知府了。

  清醒过来后,刘知府连忙应道:“若宁小姐说得对,我这就去想办法。”

  到底是知府,多年混迹官场,人脉还是有一些的,几天后,果然凭着自己的脸面又为灾民筹集了一些钱粮,多少挽回点颜面,在两位大人面前说话都有了底气。

  杜若宁见他弄来了钱,便将他和王宝藏叫到一起算了个总账,先给灾民们每人发了二两银子,承诺等后续朝廷的赈灾款到了,再把剩下的发给大家,毕竟数目巨大,无论官府还是富商,谁也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都得有个喘气的时间。

  民众们深知自己能活下来,全是若宁小姐和两人大人的恩德,也明白眼下是最困难的当口,因此谁也不去计较,千恩万谢地领了银子,四处传讲若宁小姐的善心。

  总之,在所有人的群策群力之下,这场大周史上最大的洪水,创造了大周史上最大的奇迹,撤离最快,应对最早,伤亡最少,损失最小,并且在灾后没有出现粮荒,没有哄抬物价,没有流民作乱,最要紧的是没有发生瘟疫。

  用史官的话来说,就是一场足可载入史册的伟大胜利。

  杜若宁对此很是欣慰,一个人的时候暗中告慰明昭帝:“虽然龙椅上坐的不是父皇,但子民仍是父皇心心念念的子民,儿臣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愿父皇在天之灵能感到安慰。”

  如此又过了几日,算着时间,朝廷从安徽福建等地调的粮食应该到了。

  刘知府从几天前就开始翘首以盼,盼着这些粮食到了,能让他大大地缓一口气,结果眼瞅着预算的期限已过,说好的粮食却连影子都没有。

  又耐着性子等了两天,还是没一点动静,不止刘知府,大家都开始坐不住了。

  “不会被劫了吧?”沈决猜测道,“福建那边土匪多,可别出什么岔子。”

  “不能够吧?”刘知府顿时忐忑起来,“咱们这边闹着饥荒都没有出现流寇劫匪,倘若在没遭灾的地方被劫了,那才叫荒唐。”

  沈决笑着指了指江潋和宋悯:“咱们这边没闹匪,是有这两尊神在这镇着,那边山高皇帝远,民风又彪悍,没什么不可能。”

  “行了,你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江潋打断他,“有这功夫,不如带些人出去打听打听。”

  正事上沈决不和他犟嘴,当下便带着人往杭州境外打听消息。

  宋悯苍白着脸坐在旁边,一手托着额角默不作声。

  杜若宁看了他一眼,主动问道:“首辅大人有何看法?”

  “我没有看法。”宋悯道,“朝廷又不只调了福建安徽的粮,不可能一个都运不来,左右不过多等几日,若宁小姐若是有空,不如帮我想想改稻为桑的事。”

  “……”杜若宁很想回他一句没空,但改稻为桑确实是大事,眼下粮田被淹,时机也是恰恰好,出于大局考虑,她也只好答应下来,把自己的看法拿出来和他讨论。

  江潋对这个不懂,就在一旁安静听着,不多时,沈决突然去而复返,带进来一个满身血污昏迷不醒的人。

  大家都吓一跳,刘知府忙起身问:“怎么了这是?”

  “福建来的运粮官,说是中途遭遇山匪,除了他全军覆没,粮食也被劫走了。”沈决抬手给了自己一个大嘴巴,“都怪我,都怪我这乌鸦嘴。”

  一屋子的人全都哑了声。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福建的被劫了,安徽的呢,难道也被劫了?

  许久,江潋负手发出一声冷笑:“赈灾粮都敢劫,怕不只是山匪这么简单吧!”

  “我也觉得不简单。”杜若宁附和道,转头去看宋悯,“首辅大人觉得呢?”

  “既然你们都觉得不简单,那肯定是不简单了。”宋悯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对刘知府吩咐道,“去把这人抬下去救治,等他醒了问一问情况再说。”

  “是,下官这就去。”刘知府惴惴不安地叫了两个差役过来,抬着运粮官出去了。

  屋子里又安静下来,杜若宁似笑非笑地看了宋悯一眼:“首辅大人,这粮不会是你劫的吧?”

  宋悯对上她的眼睛,不恼也不惧,反倒笑了一下:“若宁小姐的想法好生奇怪,我不是一直和你们在一起吗?”

  .

第320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杜若宁没有证据,自然不能揪着宋悯不放,问过这一句之后,便没再深究,但等那个运粮官醒来再详细询问。

  江潋让沈决再去城外打听安徽那边的消息,又命望春紧急通知各地的番子,让他们密切关注其他几路运粮运银队伍的行程,而后声称要亲自给皇上写信说明情况,离开了议事厅。

  杜若宁先前正和宋悯谈论关于改稻为桑的话题,这会儿也没有心情再往下续,便和江潋一起走了。

  “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是宋悯?”两人来到江潋房里,房门关上,杜若宁直接向江潋问出心中疑惑。

  江潋在一把被水泡过的黄花梨木圈椅上坐下,曲起左手撑住下巴,眸色沉沉道:“不管是不是他,总之不可能是山匪,山匪打劫个商队还说得过去,敢公然抢劫朝廷的赈灾粮,那是嫌命长。”

  “也有可能是运粮官或者福建那边的官员和山匪勾结,将抢来的粮食倒卖之后按比例分赃。”杜若宁道,“再一个就是南越王,二皇子逃到他那里去,不可能就这样认了命,或许也在憋着坏伺机而动。”

  “官匪勾结是常有的事,但眼下这个节骨眼上,粮食是最受关注的大事,卖出去招眼儿,屯起来占地儿,官府若真查起来,很容易露馅。”江潋分析道,“南疆确实离福建很近,南疆王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不过要想把那么多粮食劫持并运回南疆,没个几千兵力怕是不好成事,福建军防若是几千人入境都发现不了,未免太过草包。”

  “所以,还是宋悯的可能性大?”杜若宋道,“他要助五皇子成事,屯粮兴兵必不可少,劫了粮食正好当作军备,还能顺便榨榨我的血,可谓一举两得,你觉得呢?”

  江潋托着头想了一会儿,没有太快下结论:“再等等看吧,如果再有别处的粮也被打劫,那就绝对和他脱不了干系了。”

  “嗯。”杜若宁点点头,亲自走到书案前替他研磨,“你先写信吧,写完再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筹划得当,他这一步对于我们未必不是件好事。”

  江潋应了声,将椅子挪过去,提笔给嘉和帝写信。

  另一侧的房间里,宋悯同样也在给嘉和帝写信。

  殷九娘敲门进来,在他书案对面垂手而立,小声道:“大人,安徽,湖北,山东那边也成事了。”

  宋悯提笔的手微顿,却没抬头,声音也没什么起伏:“知道了,告诉五公子,另外几路也要抓紧,江潋那边已经有所行动,等到东厂番子参与其中就麻烦了。”

  “是。”殷九娘应声,略一停顿又忍不住问,“大人为杭州百姓做了这么多事,自己也险些丧命,此时却又在危难关头趁火打劫,属下愚钝,不明白大人是何用意?”

  宋悯终于抬起头,深邃的眼眸如利剑落在她脸上:“你不需要明白,这是最后一次。”

  殷九娘脸色一变,忙跪地请罪:“属下僭越,请大人责罚。”

  “下去吧,做好你的事。”宋悯淡淡道。

  “是。”殷九娘领命,起身退出门外。

  房门关上,宋悯再要接着写信,却是心浮气躁写不下去,便放下笔,靠在椅背上捏了捏眉心。

  他打劫粮草不是为了饿死灾民,而是为了逼迫杜若宁将自己的家底贡献出来。

  若宁小姐不是忧国忧民吗,他倒要看看她能为灾民做到什么地步?

  先帝既然留了宝藏给她,想必钱粮都准备得十分充足,她既然造了那么大的势,把自己塑造成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民众饿死。

  倘若她宁愿眼睁睁看着灾民挨饿也不肯将自己手上的粮食贡献出来,那她也不过是个打着忧国忧民幌子的沽名钓誉之辈。

  说白了,他就是要看看,在她心里,到底是百姓为重,还有江山为重,这样他才知道在以后的交锋中该用怎样的手段对付她。

  而他打劫来的这批粮食,等到有一天两军对垒,刚好可以用作军粮,岂不两全其美。

  正想着,院子里传来刘知府急吼吼的叫喊:“二位大人不好了,运粮官死了。”

  “哈。”笑容在宋悯苍白的脸上绽放,他起身向外走,口中喃喃道:“若宁小姐你看,老天爷都站在本官这边呢!”

  到了门外,江潋和杜若宁也刚好从对面房里出来,刘知府还没说话,沈决突然回来了,脸色极其难看地说道:“完了,安徽,湖北,山东的粮都被劫了,和福建一样都是全军覆没。”

  “啊?”刘知府仿佛被晴天霹雳击中,整个人都懵了,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而后拍着大腿失声痛哭,“这算怎么回事呀,好不容易躲过了洪水,却栽在土匪手里,老天爷是不打算给杭州百姓留活路了吗?”

  杜若宁与江潋对视一眼,又齐齐把目光投向宋悯。

  宋悯迈步下了台阶,清咳两声道:“哭什么,天无绝人之路,有若宁小姐这个活菩萨在,定能保杭州百姓无恙的。”

  刘知府听他这么一说,朝着杜若宁和江潋的方向倒头便拜:“若宁小姐,您是活菩萨,您肯定会有办法的对不对?”

  杜若宁无声冷笑,对上宋悯挑衅的视线。

  江潋则轻挑长眉,也从台阶上走下来,劝刘知府道:“确实没什么好哭的,就算若宁小姐不行,不还有首辅大人吗,首辅爱民如子,定然不会置杭州百姓于不顾的。”

  刘知府听了他的话,转头又去拜宋悯:“首辅大人,您无论如何也得再拉杭州一把呀,下官给您磕头了!”

  宋悯看了江潋一眼,正色道:“我是首辅,不是粮仓,即便我在京城,所能做的也是和皇上一样,着令各地调粮救急,现在也不是没调粮,而是调的粮被劫了,如此情况我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好在若宁小姐与本地富商们的关系还不错,不如先从民间组织想想办法,只要能缓个七八天,等其他几个地方的粮食运到,便可解燃眉之急,若宁小姐以为如何?”

  “我以为首辅大人说得对。”杜若宁没有气急败坏,也没有推辞,“既然你们这些大男人都束手无策,那便让我这小女子试试看吧,刘知府,你先把泪擦擦,随我一起去拜菩萨。”

  .

第321章 首辅大人觉得这局谁会赢

  刘知府闻言大喜,以为杜若宁要和他一起去见城中富商,忙将眼泪擦掉,屁颠屁颠地跟在杜若宁后面走了。

  “督公大人不去吗?”宋悯看着杜若宁和刘知府一起走远,回头问江潋。

  江潋面色淡淡看不出喜怒:“咱家不得留下来防着某些卑鄙无耻之人再耍阴招吗?”

  宋悯似乎听不出江潋在骂自己,笑着点了点头:“那倒也是,既然督公大人不去,不如我们到议事厅说话。”

  “首辅大人请。”

  “督公大人请。”

  两人客客气气并肩去了议事厅,把沈决看得一脸懵,回头问望春:“我出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望春摇头:“不晓得,你出去的时候,我也出去了。”

  杜若宁和刘知府到了府衙外,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看到有好多民众正成群结队往府衙而来,便索性停住脚步没往下走。

上一篇: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

下一篇:青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