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宠天下 第250章

作者:素律 标签: 穿越重生

第350章 有些事终归是要说清楚的

  茴香直到杜若宁用过晚饭之后才回来,不知道是不是急着赶路的缘故,小脸红扑扑的。

  杜若宁坐在梳妆台前,由着丁香给她拆头发,看看外面已经完全黑透的天色,问茴香:“一个人走夜路害怕了吧,下次还是让贺之舟去,你就别逞能了。”

  茴香忙摆手:“不怕不怕,我不怕的,下次还是我去吧小姐,我就喜欢干跑腿的活。”

  “……”杜若宁从镜子里狐疑地打量她,“你该不会是借着跑腿去哪里玩了吧?”

  茴香摇头:“没有,我送完信就回来了。”

  “小姐,以我看茴香姐姐定是借着送信去会情郎了。”丁香将拆下来的发簪头花一样一样收进妆匣里,笑着打趣道。

  茴香的小脸整个都红透了,过来就要拧她的嘴:“死丫头,再敢胡说八道,看我不把你的嘴拧烂。”

  丁香哎哟哎哟地躲,两人闹成一团。

  藿香端着热水进来,见此这情景厉声呵斥:“一个个的都反了不成,竟敢在小姐房里打闹,看我不回了胡嬷嬷,罚你们去院子里跪搓板!”

  两人连忙停下来,各自冲对方吐了下舌头。

  藿香瞪了两人一眼,放下水盆,绞了布帕给杜若宁擦脸:“小姐也不管管她们,再由着她们的性子来,明儿就要上房揭瓦了。”

  杜若宁一脸无所谓的笑:“我才不管,等将来嫁了人,让她们的婆婆管去,到时候一天挨三顿板子,自个就老实了。”

  丁香还没到提起婆家就害羞的年纪,笑嘻嘻道:“我才不要嫁人,我喜欢和小姐在一起。”

  茴香却不知想到什么,冷不防来了一句:“要是小姐做了婆婆呢?”

  “……”几个人都莫名其妙地看向她。

  藿香伸手戳了她一指头:“小姐还没嫁人呢,你就盼着她做婆婆,去了南边一趟,非但没学聪明,反倒更傻了。”

  茴春嘟起嘴巴揉着脑门道:“傻也是被你戳傻的。”

  杜若宁喜欢看丫头们在自己跟前闹,女孩子眨眼便会长大,也就几年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好时候。

  就像她和陆嫣然阳春雪一样,现在在一处还能无话不谈打打闹闹,将来指不定是什么样呢!

  在藿香的服侍下洗完了脸,被她打发去前院传话的荷香回来了。

  “小姐,国公爷说他忙完了,在书房等你。”

  “好,我这就去。”杜若宁起身,让茴香给自己找件披风披上,正要走,又问了茴香一句,“方才只顾闹,忘了问你,督公大人可有捎什么话给我?”

  “……”茴香一愣,有瞬间的慌乱。

  回来的时候净忙着和春公公拌嘴了,他没说,她也忘了问,这可如何是好?

  都怪春公公,总是惹她生气。

  “没有,督公大人什么也没说。”茴香硬着头皮说道,心里暗暗自责,下回可不能再这么没脑子,无论别的事多重要,也重要不过小姐的事,一定要把小姐的事放在第一位。

  杜若宁听说江潋竟什么话都没给她带,不禁有些失望,心想难道是自己画的那只小黑狗让他尴尬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因急着去前院,便也没多想,打算明日再写信给他道个歉。

  父女二人在书房谈了近一个时辰,二更天才睡下。

  天亮后杜若宁醒来,杜关山已经上朝走了。

  今日恰逢十日一次的大朝会,七品以上文武官员都要来上朝,离得远的三更天便要起身,近一些的也要赶在四更末进入宫门。

  五更时分,朝会正式开始,文武官员分成两排跪在太和殿中对坐在龙位上的嘉和帝行叩拜礼。

  太子和五皇子不与官员同队,分别站在玉阶下首左右两侧。

  江潋和安公公则是一左一右站在嘉和帝身侧。

  众臣平身后,看向嘉和帝的同时不免要向他看上几眼,这位虽已是万人之上的掌印大人,在圣上面前仍然一如既往的恭顺谦卑,冷峻的面容与寒意森森的双眸在众人的注视下没有一丝波澜,看起来好像一把随时准备为圣上杀人的刀。

  自从江潋回来后,嘉和帝似乎一下子有了底气,气色都比先前好了很多,浑浊的老眼重新焕发出神采,炯炯望向殿中众臣。

  “宋爱卿怎么没来?”

  话音未落,殿外响起几声轻咳,一身紫色仙鹤朝服的首辅大人在小内侍的搀扶下弱柳扶风般跨过了高高的门槛。

  “臣宋悯参见陛下。”他松开小内侍,在一众目光的注视下缓步走到阶前,伏身在地叩拜,“臣来晚了,请陛下责罚。”

  嘉和帝和颜悦色道:“爱卿身体不好,一路舟车劳顿必定吃不消,朕知你辛苦,怎忍责罚,快快请起吧!”

  宋悯谢了恩,起身退到文臣队列的首位,抬起头,与站在嘉和帝身边的江潋四目相对,大殿上的气氛顿时又凝重了几分。

  嘉和帝还算沉住气,没有第一时间问他们两个的事,而是按照惯例听众臣启奏各部政务,直到一个时辰后天光大亮,该处理的事情已然处理完,才向左都御史冯佑递了个眼色。

  冯佑会意,出列道:“启奏陛下,首辅大人与掌印大人离京数月,南边发生了很多事情,掌印大人南下的一路先后有三名官员死于非命,首辅大人更是在吴山挖出了一尊石像,后杭州水患,二位大人虽不遗余力抗洪抢险,救助灾民,却又闹出数起赈灾粮被劫案,还有神女降世送粮这种亘古未见的奇闻,臣以为,这些事情背后必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还望陛下明察。”

  “臣附议。”户部尚书也出列道,“赈灾粮被劫的实在蹊跷,臣听闻掌印大人曾派沈指挥使去查,最后却半路折返,不了了之,其中缘由陛下应当让二位大人在这殿上说说清楚为好。”

  这两人一开口,底下的朝臣望风转舵,纷纷跟着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放肆!”嘉和帝勃然大怒,重重拍打着龙椅呵斥道,“你们一个个的都疯了不成,江厂臣和宋爱卿是朕的左膀右臂,是朕最信任的人,朕都不曾对他们有任何怀疑,你们有什么资格来质疑他们?”

  天子之怒,龙威乍现,众臣都在他的愤怒之下噤了声。

  宋悯躬身道:“陛下息怒,有些事终归是要说清楚的,既然大家都想要一个真相,臣也不介意当众自证自己的清白,只是不知道掌印大人是什么态度?”

  众臣的目光全都随之看向江潋。

  江潋淡淡道:“咱家没态度陛下的态度就是咱家的态度。”

  “……”众臣皆无语。

  宋悯不以为意,再次向嘉和帝躬身道:“陛下,民间有俗语称,锣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臣以为,即便江掌印对于自己的名声并不在乎,也当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无辜,陛下以为如何?”

  嘉和帝的怒气有所收敛,顺着他的话点了点头:“也罢,为了你二人的清白,说一说便说一说吧!”

  殿中一时寂寂无声,所有人都绷紧了心中那根弦。

  他们眼前的这位帝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看他这次的态度,是要自断一臂了吗?

  那么,他想断的是一个呢?

  .

第351章 咱家也不是一直都这么好脾气

  随着嘉和帝的话音落,江潋阔步从玉阶上走了下来。

  “既然陛下要问案,臣还是下来和首辅大人站在一处为好。”

  他来到宋悯身边,与宋悯相对而立,四目相对间似乎刀光剑影闪过。

  群臣不自觉都向后退开了几步,与他二人拉开距离。

  嘉和帝的心却是咯噔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江潋从他身边离开,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时,他心中竟恍惚有种错觉,好像江潋正在一步一步走出他的生命,并且走得头也不回。

  他有点慌,有点想终止这还没开始的审讯,他害怕自己的疑心会使得他从此失去一个最好用的人,一把最好用的刀。

  可他是君王,一言九鼎,开弓没有回头箭。

  他看着江潋那张仍然没什么表情的脸,张了张嘴,一早起来便在脑子里酝酿好的说辞突然一下子全忘了。

  他坐在龙椅上,不知该如何是好。

  五皇子发现了他的窘迫,主动开口道:“父皇与两位大人的感情非同一般,不如让儿臣来替父皇问话可好?”

  如此贴心的台阶,顿时解了嘉和帝的困顿,当即欣慰地看了他一眼,颔首道:“也好,父皇确实于心不忍,就由你代父皇问一问两位爱卿吧!”

  太子在五皇子对面,恨得眼睛直冒火,又恨自己怎么没早他一步说出这话,自己身为太子,明明比老五更适合问审两位大员。

  他一边气一边看向站在文臣前列的陆尚书。

  陆尚书几不可察地对他摇了摇头。

  太子愣住。

  这么好的讨父皇欢心的机会,舅舅竟叫他不要插手吗?

  算了,反正老五已经抢了先,舅舅不让他插手,他就在旁边听着好了。

  五皇子得了嘉和帝的许可,向宋悯和江潋负手而立,因是君臣之别,并未向二人行礼,开门见山道:“南下之行是江厂臣行路在先,我便先从江厂臣这里问起,厂臣南下的路上,临州清州扬州先后死了三名官员,这三位官员死的时候,厂臣分别走到哪里?”

  一开口便问出如此犀利的问题,让众臣不禁对这个素日里谦和温雅的五皇子刮目相看。

  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太子,也未必敢直接对着江潋问出来,他一个庶出的没有任何靠山的皇子,竟然不怕得罪江潋。

  当然,也有可能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什么都没有,也就不怕失去什么。

  江潋闻言冷笑一声:“五殿下这么问,是怀疑咱家杀了那几位官员吗?”

  五皇子脸上不见怯色,温和笑道:“厂臣不要多想,既然是问话,自然要从头问起,抽丝剥茧,厂臣说对不对?”

  “对,很对。”江潋点点头,“那咱家就和五殿下从头到尾好好说说,临州知府头天夜里死,东厂的船第二天下午才到达临州,而清州知府死的时候,东厂的船已经离开清州码头几百里之遥。

  至于扬州漕运总督韩旭泰,他死之前,咱家在城门外见过他一面,只因他怕冤魂索命,私自将扬州四城门关闭,不许百姓进出,咱家去将他斥责了一番,连城都没进便又回了码头,走的时候他还活得好好的,听到他的死讯,东厂的船已经快到杭州。

  请问五殿下,这些能证明咱家的清白吗,若不能,咱家可以将船只沿途停靠补给物资的账单拿给你看,上面的日期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就不必了,我相信厂臣。”五皇子又是温和一笑,却突然话锋一转,“厂臣每次说的都是东厂的船距离多远,而不是你自己,因此我想问问,厂臣一直在船上吗?间隔的那些距离,如果是擅骑术者,快马加鞭的话应该也能赶上吧?”

  此言一出,又是满殿哗然。

  五皇子可真敢说呀!

  他是不是以为领了皇上的命,只要尽心尽力为皇上问案,皇上就能保住他不受江潋的迫害?

  该说他是单纯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嘉和帝的眉头不悦地皱成一团,心里却在频频点头。

  这个小五,虽然莽撞了些,却是句句问到了点子上。

  果然孺子可教,比他那个现在还在和陆朝宗眉来眼去的太子哥哥强。

  “小五,你这话问得过了。”嘉和帝出言不痛不痒地斥责了一句,“朕让你问话,不是让你审讯,谁准你对厂臣如此无礼的?”

上一篇: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

下一篇:青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