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宠天下 第413章

作者:素律 标签: 穿越重生

  玉娘隐约觉得他做这件事的动机可能和自己有关,又怕自己是自作多情,不敢妄想太多。

  不管事情是不是因她而起,她都帮不上什么忙,她能做的只有更加努力读书学习,好让自己和他的差距小一点,再小一点。

  她没办法在出身上向他靠拢,唯有在学识上追逐他的脚步。

  哪怕最终并没有什么意义,只要能在面对他的时候可以轻松自如地谈论一个共同话题,不让自己显得太过拘谨,太过无知,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意义。

  可惜,这个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却很难,不管她读了多少书,长了多少见识,再次见到太子的时候,她还是一样的慌手慌脚,语无伦次。

  “玉娘,你终于可以上学了。”太子站在她对面,脸上带着骄傲的笑意,背后是初升的朝阳,“建女子学堂的款项已经批下来,在学堂建成之前,先要招募培养一批女先生,孤给你留了一个名额,你先去学习,学成之后就可以做女先生教书育人了,你愿意吗?”

  玉娘呆呆看着他,内心的激动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来表达。

  此时的太子已经过了十五岁的生日,比初见时更加俊朗挺拔,甚至多了几分风度翩翩,光芒耀眼令她不敢直视。

  “多谢殿下,玉娘愿意。”她颤抖着声音回答,跪在地上感谢他的恩典,“玉娘只是一个卑贱的奴婢,能得太子这般关照,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别这么说,快起来。”太子弯腰将她扶起,“要说感谢,孤还要好好感谢你呢!”

  他的手温暖有力,玉娘只觉得被他握住的那一截手臂发热发烫,忙红着脸抽出手,向后退了一步。

  “殿下谢我什么?”她小声问。

  “谢你让我找到了人生理想啊!”太子神采飞扬,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从前,我没有什么理想,只想着长大了继承父皇的位子,守住他开创的盛世,将大周的江山传承下去,现在,我有了理想,我的理想就是实现你的理想,让天下女子通过读书学习,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玉娘只觉脑袋嗡的一声,四周一下子变得异常寂静,她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到,目光所及,只有眼前这张骄阳般的笑脸,除此之外,万事万物都悄然隐去,连她自己的魂魄似乎都轻飘飘飞上了云端。

  她说不上来自己此刻是什么心情,但她已经决定,从此以后,无论命运如何安排她的人生,她再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这一场相逢相知,已经是上天给她最大的恩赐。

  “玉娘。”太子见她久久不语,带着点戏谑向她凑过去,却又在看到女孩子光洁如玉的面容时,有片刻的失神。

  “玉娘,你好像比先前更好看了。”他小声说道。

  玉娘回过神,红着脸低下头:“殿下不要取笑奴婢。”

  “不是取笑,是真的。”太子轻笑,停了一会儿才道,“孤走了,你要好好读书,为你的理想,也为我的理想。”

  玉娘抬起头,还没来得及行礼,太子已经转过身,迎着渐渐升高的朝阳大步而去。

  望着他挺拔的背影,玉娘心底又生出那种空落落的感觉。

  从初见时起,每一次都是她站在原地凝望他的背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与他并肩同行,而不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目送他远去。

  不不不!玉娘随即惊醒,忙将这个可怕的念头赶出脑海。

  别想,别想,什么都别想,如今这样,已经很好很好了,做人不能太贪心,太贪心的话,老天爷会把现在拥有的也一并收走的。

第612章 恭喜玉先生得偿所愿

  培养女先生的课堂开在国子监,为了方便女孩子们上课,国子监给她们辟出一个单独的院子,上下学从西门出入,不与寻常学生混淆。

  国子监里有许多名师,每日轮流为她们讲课,效古先生每隔三日也会去讲一次课。

  作为女子学堂的发起人,太子奉皇命全权负责此事,除了亲力亲为督促学堂建造进程,偶尔也会来国子监看一看大家的学习情况。

  玉娘学习最为用心,每次考试都是甲等,这让太子十分欣慰。

  两人都很忙,没有机会私下见面,玉娘偶得闲暇,会做些点心托效古先生带给太子和长宁公主,太子收到她的点心,总是以书籍作为回礼。

  长宁公主也没有再出过宫,每日除了跟效古先生读书识字,另外又拜了定国公杜关山为师,跟他学习骑射兵法。

  相比习文,这位天生活泼好动的小公主显然更喜欢舞刀弄枪,整天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好跟国公爷一起上战场。

  小孩子的忘性大,有了新鲜事物吸引,很快就忘了和玉娘的一面之交,即便吃着玉娘做的点心,也不太能想不起她的样子了。

  玉娘的身份只有效古先生和太子,以及国子监少数几人知道,其他人并不知道她是效古先生的婢女,甚至连国子监的人都没认出来她就是从前那个挨打受气的小杂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是两年,京城第一间女子学堂完工之时,首批接受培训的女先生也将正式开启自己教书育人的生涯。

  大周开国以来的第一间女子学堂,既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也象征着女子走出后宅的第一步,明昭帝对此很是重视,特地下旨举办了一个开学仪式,并亲自到场表示祝贺。

  这一日,整个京城为之轰动。

  这一日,也是玉娘平生第一次见到传说中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的明昭帝。

  他身穿明黄绣金龙袍,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威严中带着几分儒雅,举手投足都充满帝王气度,令人为之折服。

  十七岁的太子站在他身旁,俨然就是年轻版的皇帝,俊美华贵,气度非凡,如骄阳当空,光芒耀眼。

  玉娘站在人群中,心潮不免有些澎湃,尽管两人的地位仍是天壤之别,但至少,她可以以一个正当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而不再是从前那个卑微的小婢女。

  礼乐声起,她随着众人一起上前叩拜圣上与太子,太子见到她,有瞬间的惊艳,笑着说了句什么,礼乐声太大,她没能听见,心却扑通扑通跳了很久。

  仪式结束后,太子随明昭帝起驾回宫,临走前又一次在人群中搜寻到她,对她灿然一笑。

  这个笑容代表着他对她无声的认可与鼓励,让她一天都没能平静下来。

  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也没有辜负殿下的期望。

  但她还是很想知道殿下那句话说的什么,以至于夜里做梦都在想。

  两个月后,效古先生的生辰,太子前来拜寿,趁着别人都在吃席的时候,在花园和她匆匆见了一面。

  “你真的很厉害,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太子毫不吝啬地夸奖她。

  玉娘红了脸,却不再像从前那样总是低着头不敢看他,而是不卑不亢地迎着他的目光,笑着说了句“殿下过奖了”。

  “不是过奖,是发自内心的。”太子认真道,“孤一直在关注女子学堂的情况,你们每个人在学堂的表现,都会有专人向孤汇报,孤虽然没见到你,却对你格外关注,你的事孤都了如指掌。”

  玉娘的心又因着他直白的话语慌乱起来,方才的淡定自若也消失不见,只剩下心在急促地跳动。

  “你是在害羞吗?”太子将她的局促尽收眼底,戏谑地问道。

  玉娘更加慌乱,粉面羞红如云霞。

  日值暮春,花园里的荼蘼开得正盛,红红白白好不热闹,太子随手摘下一朵红色的花,在她鬓边比了一下:“你的脸快比这花还要红了。”

  玉娘深深低下头,连呼吸都开始紊乱。

  太子却一手扶着她的头,将荼蘼花别在了她耳朵上。

  “很美。”太子说,“怪不得人们都说女大十八变,孤每次见你,都会觉得你又比从前好看许多。”

  玉娘只觉得口干舌燥,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太子见她一直不说话,忽然意识到什么,歉意道:“对不住,是孤唐突了。”

  “没有。”玉娘小声回道。

  太子忍不住轻笑出声:“没有什么,没有唐突你吗,那你为何怕成这样?”

  玉娘鼓起勇气抬头:“奴婢不是怕,而是因为……殿下是太子。”

  她这话说得含糊,太子却一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气氛有片刻的凝滞,太子过了一会儿才道:“孤走了。”

  玉娘脸上的热度退散,空落落的感觉又溢满胸腔。

  “奴婢恭送殿下。”她屈膝道。

  太子点点头,慢慢转过身去。

  暮春的风掠过花园,荼蘼摇曳生姿,却给人一种美景将逝的惆怅。

  “殿下。”玉娘忽然叫住他,“殿下上次对奴婢说的那句话是什么?”

  “上次?”太子回过头,想了想道,“没什么,孤是说恭喜玉先生得偿所愿。”

  玉娘愣住,瞬间红了眼眶。

  模糊的视线里,她又一次看着那个挺拔的身影沿着开满鲜花的小径渐渐远去,直到消失不见。

第613章 捅破窗户纸

  日子匆匆而过,太子二十岁那年,朝堂上下为了他的亲事吵翻了天。

  因为这几年礼部一直奉皇命为太子挑选太子妃,可是挑来挑去,没有一个能入得了太子的眼,而太子自己也没有心仪的姑娘,甚至隐约还有些龙阳之好的嫌疑。

  堂堂一国储君,到了弱冠之年,非但对所有姑娘都不感兴趣,身边伺候的人也没有一个女的,日常交往只有少数的几个世家公子,从不曾见他和谁家小姐说过一句话,这不是龙阳是什么?

  谣言传出,原本都巴不得让自家女儿嫁入东宫的高门贵族纷纷打消了这个念头,不仅愁坏了一众官员,皇帝皇后也是愁得睡不着觉。

  他们总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倘若性别取向出了问题,大周江山岂不是要后继无人?

  即便可以过继宗族子嗣,终究不是自己亲生,还会引发皇室宗亲之间的争斗,影响社稷安稳。

  夫妻二人开始轮番对儿子进行劝说,大到江山社稷,小到亲情伦常,道理说了千千万,嘴皮子都磨破了,太子就是不为所动,只说自己现在没有成亲的打算,也没有看得上眼的姑娘。

  明昭帝对孩子向来很有耐心,都忍不住对他发了火:“你不要以为你这个太子是无可替代的,朕与你母后正值壮年,把朕逼急了,再生几个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第一件事先把你这个太子废了。”

  可惜太子根本不信:“父皇别以为儿子不知道,您心疼母后,舍不得母后受罪,原本连妹妹都没打算要的,只是一不留神才有的,不得已只好留下。”

  “……”明昭帝被儿子说红了脸,不禁气急败坏:“小兔崽子,给朕闭嘴,信不信朕现在就废了你。”

  十二岁的长宁公主在一旁委屈地红了眼眶:“原来父皇根本不想要我,我是多余的,嘤嘤嘤……”

  明昭帝顿时心疼不已,顾不上管太子,把她搂在怀里低声下气地哄:“别听你皇兄瞎说,他这是故意的,父皇最讨厌臭小子了,当初你母后要是先把你生下来,就没他什么事。”

  “既然如此,父皇倒也不必再生几个,把皇位给宁宁就好了,我来辅佐她,为她打天下。”太子说道。

  “给就给,别以为朕不敢,我们宁儿长大了绝对不比你差。”明昭帝赌气道。

  话是这么说,明昭帝也不能真的废太子,无奈之下,只好又把效古先生叫来,一番威逼利诱,命他代为开导太子。

  “韩效古,朕把太子交给你,原是看重你的才学与见识,指望你把太子培养成治世明君,现在倒好,你把朕好好的一个儿子,教成了忤逆君父,喜好男风的二世祖,朕不管,这件事你必须负全部责任,如果你不能把太子劝好,让他乖乖挑选一个太子妃成亲,朕就灭了你九族。”

  “……”效古先生冤得要死,跪在地上一脸委屈道,“陛下可以生气,但不能不讲理呀,倘若太子课业不精,能力欠佳,臣可以负责,至于太子喜欢什么样的人,臣也左右不了呀!”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跟朕讲道理,朕不想跟你讲道理,也不想听你辩解,劝不好太子,你就去和阎王爷诉苦吧!”明昭帝蛮不讲理道。

  效古先生一个头两个大,不敢和皇上争辩,只能去找太子谈话。

  其实太子心里在想什么,他这个做老师的多少是知道的,他现在都有点后悔,当初不该一时心软让玉娘留下。

  如果从一开始就送走玉娘,便不会有现在这个麻烦。

  说起来,玉娘其实也不是那种明艳媚人的女子,不知太子怎么就对她格外不同。

上一篇: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

下一篇:青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