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小孩口气很大:“他不敢不同意!”
他奶奶朝他额头上戳一下:“看把你能的!”
小孩躲到团团身后。
又在老张门口玩一会儿,苏笑笑就和团团几人回去。半道上陈大勇问苏笑笑:“卖衣服赚钱还是卖小吃赚钱?”
苏笑笑:“说实话,你做的好吃,小吃比服饰赚钱。小吃天天卖,一个头绳发
箍可以用几十天。”
杨一名拍拍他的肩:“别想了。上好学还差钱?”
李小光不想太早回去也跟过来:“苏阿姨,我妈可以干吗?”
团团奇怪:“你妈不是有工作?”
“临时工。这两年工厂效益不好,可能被辞退。”
团团扯扯他妈妈的手臂。
苏笑笑:“可以让团团的姨和舅妈教你妈。咱们这边学校多,她们不用担心你妈抢生意。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抛头露脸。以我对你爷爷的了解——”
杨一名嘴快:“会让你爸和你妈离婚。”
苏笑笑点点头:“不能让你爷爷知道我主动帮你们。他问起来,你要说你求我们教你妈。”
李小光又想起多年前卖对联那事,以及后来帮陈大勇卖服饰,他爷虽然没有反对,但一看他去找陈大勇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凭团团天天帮他补课,助他考上大学,他也不能连累团团的父母挨骂。想到这些,李小光决定曲线救国。
又一个周日,李小光吃过早饭就去他姥家,说他妈快要失去工作,他求同学的舅妈教他妈摆摊,本钱少,可以干到老,可惜有个绊脚石,他爷爷。
李小光他姥瞧不上街边做生意的。可一想闺女家有俩儿子没有对象,比起外孙打光棍,在校门口卖吃的好像也没什么。
又过一周,李小光他姥去闺女家。李小光知道他姥过来谈卖饼,担心他爷联想到他身上,他姥前脚进门,他后脚躲到苏笑笑家。
今儿张怀民休息,天气不错,跟苏笑笑把洗衣机抬出来,夫妻俩洗床单,团团和许小军在旁边打下手。
苏笑笑看他进来,就让团团跟他玩儿去。李小光笑着摇摇头解释他为什么这么早来找团团。
团团听他说完很无语:“这事还用麻烦你姥?”
话音落下,一个身影从院门外飞过。苏笑笑不禁问张怀民:“是隔壁大妈吗?”
张怀民没注意:“怎么了?”
“估计出什么事了。”苏笑笑猜,“看她的样子像是去看热闹。”
李小光心里有种不好的感觉,“我,我出去看看!”
苏笑笑给团团使个眼色,团团和许小军跟出去。
过了十多分钟,团团和许小军回来。苏笑笑问:“小光的姥姥和爷爷打起来了?”
“没有。”团团微微摇头,“不过还不如打一架呢。”
张怀民:“别卖关子。”
许小军:“骂起来了。虽然没带脏字,但字字戳心窝。我要是李小光他爷能气得上吊。”
苏笑笑幸灾乐祸:“活该!让他嫌我卖对联丢人。就欠他亲家母收拾。”
团团:“闹成这样还卖吗?”
苏笑笑:“他姥为争一口气也会让他妈摆摊。这事咱别管,不然那老头敢去我单位找我领导。”
团团顿时不敢管李小光家的事。
又过一周,天空飘起小雨,苏笑笑闲着无聊把她前些天买的毛线找出来给团团织毛衣外套。
许小军在对面托着下巴看:“为什么不买现成的?”
苏笑笑:“小孩的毛衣他穿着小,成年人的毛衣他肩窄撑不起。”
团团:“妈妈,我的肩膀为什么这么窄?”
“因为你小。”
苏笑笑话音落下,大门被推开。她朝外看去,不由得起身,刘庄的姐和嫂子拎着两包东西进来。
团团赶忙拿着伞迎上去。
苏笑笑看着俩人手上全是水:“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俩人先笑,笑一会儿,刘庄他姐才说:“平时在学校门口,星期天去街上人多的地方卖,生意挺好。今天下雨没法出摊,正好过来看看。姐夫不在家?”
苏笑笑:“底下发生一起火灾,死了俩孩子一个大人,他带人下乡了。”
俩人脸色骤变,刘庄他嫂子惊呼:“这么严重?!”
苏笑笑点头:“雨水容易把证据冲走。他昨天早上听说这两天有雨,饭都没吃就回局里调人。快坐下。团团,给你姨你舅妈拿毛巾。以后别买东西,家里人少吃不了。”
刘庄他嫂子笑了笑:“
第1回 来啊。下回注意。”
第121章 无立足之地你们也不拦着,不怕一尸两……
刘庄的姐和嫂子不愿意留下吃饭,大概跟苏笑笑不太熟,不好意思。可是下着雨,人家拎着点心肉和菜过来,苏笑笑再不懂事也不能让她们回去。
苏笑笑就说有事问她们。
俩人一听有事就安心坐下。
苏笑笑给团团使个眼色。团团不明所以,注意到他姨和舅妈揉搓手指,看起来坐立不安,对上俩人愉悦的心情不可能是因为家里出现变故,他就想起陈大勇第一次在他家吃饭,拘谨又不安。面对陈大勇,团团可以勾着他的脖子说“别紧张”。面对俩异性长辈,团团思索片刻,把他妈妈买的零食拿出来。
团团正长身体,苏笑笑不担心他吃多了横向发展,便在家中常备瓜子花生米花糖等物。俩人手里有瓜子,身体放松下来。
团团心说,上次来也没见她俩这么拘束啊。
上次好像也没空胡思乱想,她们忙着做饼呢。
苏笑笑其实不知道同她俩聊什么。
刘庄经常回村拿吃的,比如他爹娘晒的红薯干,驴拉磨磨的香油,不止他老婆说好,他岳父岳母也夸自家种的产的好。几乎每次都给苏笑笑带一点。比如香油,庄小婶给儿子准备两斤,给苏笑笑准备半斤,因为团团住校,张怀民经常加班,给她太多吃不完浪费。
刘庄见着苏笑笑都会聊几句家常。苏笑笑连堂弟的孩子上几年级,去年考了多少分都一清二楚,就不想装不知道再问一遍。
苏笑笑想起二大爷一家,但不想提他们,就扯到她大爷身上,“小叔之前说让大爷家哪个儿子进城做事,去了吗?”
说起熟悉的人,刘庄他嫂子来了兴趣,“是说老五吧?娘的意思让老五媳妇跟我们做饼,老五给她打下手。老五媳妇想开店卖衣服。”
刘庄他姐点头:“原先大爷问谁跟他摆摊,老四两口子嘴笨,要在家种地喂牲口。老五两口子嫌坐在路边吆喝丢人,大爷就带着老二两口子卖菜。后来小壮打听到去哪儿进货,大爷觉着老五媳妇年轻,她出面比老头老太太卖的好,老五媳妇还是不愿意。”
她嫂子不禁嘲讽:“老五媳妇净想美事。大爷大娘赚到钱租了一间店,不用在路边风吹日晒,老五媳妇就让大爷大娘在家享福,她跟老二两口子守着店。老二两口子哪能同意。老四这样说老二都不好意思拒绝。”
苏笑笑她大爷家老大和老三是个闺女,老二、老四和老五是儿子。老二夫妻俩和爹娘在城里,他们家孩子多是老四媳妇照顾。
即便老四夫妻俩不叫苦,老二两口子担心孩子在家吃不好睡不好也会问孩子。孩子又不傻,小婶不管他们,他们肯定不会替小婶说好话。
去年年底苏笑笑大爷给老四和老五一家一百块钱,老二媳妇偷偷给老四媳妇一百,叫她买鱼买肉给孩子补身体。孩子要是病得厉害也别心疼钱,立刻送医院。
刘庄的姐和嫂子虽然不知道这件事,凭年前去给长辈修坟,老二媳妇跟老四媳妇走得近,也能看出老二家跟老五家不和。
苏笑笑:“你俩的意思老五媳妇希望大爷再租一处店面由她打理?”
姑嫂二人点头。
苏笑笑:“没做过一天生意,上来就弄一家店面,能干好吗?”
刘庄他姐:“大爷也是这么说。可老五媳妇嘴巴甜,哄得大娘想给老五两口子开店。”
苏笑笑问:“赚的钱在谁手里?”
刘庄他姐常年在婆家,离得远不清楚。刘庄的嫂子猜老二两口子和她大爷大娘一人一半。她正想说出来,心中忽然一动:“你是说要是钱在大爷手里,大爷一直不同意,老五两口子可能闹分家?”
苏笑笑点头。
“那咋办?”
苏笑笑:“好办啊。大爷想给多少给多少。”
“要是分少了 ,大爷大娘老了,老五两口子不愿意伺候——”
苏笑笑打断:“大爷不止有仨儿子,还有俩闺女。老二两口子没空,就让老四和他两个姐照顾,大爷和老二出钱。她们给人当保姆,要是人家给一百,叫大爷和老二一人出一百不就行了。”
刘庄他姐恍然大悟:“在自家照顾自己爹娘,还不用看人脸色。”
苏笑笑:“大爷大娘要因为这事犯愁,就把我说的这些告诉他们。多大点事啊。”
刘庄他嫂子不由得说:“以前大姑带着小兰的女婿卖东西,大姑的大儿媳妇不高兴,大姑不搭理她,我还觉着大姑里外不分。”
团团不禁问:“女婿是外人,儿媳妇不是吗?”
苏笑笑:“在农村儿媳妇是自家人。但你那个表舅妈忘了,她不懂事你大姑奶奶可以换个儿媳妇。改革开放才几年,农村还是穷人多,甭说你表舅才三十多,就是四十岁,有五个孩子,你大姑奶奶要能拿出两千块,照样给他娶个二十岁的年轻姑娘。”
刘庄他嫂子点头:“两千块钱够村里人盖房娶媳妇。”
他姐不禁说:“我们村有个兄弟姐妹多的,年年三四月份找我家借粮。我要说给那家闺女介绍对象,一千斤粮就能把人娶回家。”
苏笑笑:“所以不给养老这种威胁对有钱又不缺孩子的老人来说不好使。”
团团笑眯眯看着他妈。
苏笑笑失笑:“我没上环,你爸也没结扎,你说我俩再生——”
“不许!”团团脸色大变,跑过去扑到苏笑笑身上,“你是我妈妈,只能是我妈妈。”
苏笑笑揪住他:“起开!多大了?也不怕把我撞断气!”
团团转身坐到她身边,抱住她的胳膊:“不许说再生一个!”
许小军看不下去:“苏团团,你是不是傻?你爸是公安,你妈在邮电部门,计划生育规定,他俩只能生一个。”
团团愣住。
姑嫂二人扑哧笑出声。
团团气得瞪他妈:“你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