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37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好的。”苏笑笑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老师气得掉头就走。

  团团奇怪:“妈妈,老师怎么了?”

  “老师怀疑妈妈不会教团团。”苏笑笑叹气,“你可别今天答应妈妈好好学,明天又反悔啊。不然老师非得笑话妈妈。”

  团团摇头:“我不让老师笑话你。”

  “光嘴上说可不行,你得用实际行动证明。比如你说天天跟妈妈学习,老师要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都不知道,老师会不会认为你说大话,会不会怀疑妈妈笨,不会教团团?”

  团团点头:“妈妈,我好好学。”

  “我们现在回家?”

  团团试探着问:“可以吃好饭再学吗?妈妈,我饿。”

  “可以!”苏笑笑心疼,“妈妈做好了。”

  原本打算煮挂面,苏笑笑担心到学校看一眼回来面坨了。苏笑笑怕团团不习惯,也没心思炒菜,所以就和面擀面条,打算回来用开水煮面,放点酱油,吃酱油青菜面。

  苏笑笑抱着他挺累,让他下来走,忽然发现缺了什么,又领着团团回去——拿书包。

  说起书包,也有一段故事。

  天天上班买菜做饭照顾孩子,苏笑笑懒得缝缝补补,就请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出岛进货的时候帮她捎个挎包。

  挎包带子长,苏笑笑打算卷起来一段,然而从供销社拿着书包回来的时候被吴双看见,她把她小女儿的书包给团团。苏笑笑看上面有补丁不想要,团团个不知好懒的喜欢,背出去显摆他的书包。

  半道上碰到钟家小孩,钟三娃逗他逗习惯了,说他的书包又丑又破。团团不高兴,向钟大娃告状,三娃哥哥欺负他。

  钟大娃把钟二娃以前用的书包给团团。

  钟二娃的书包是用旧布拼接的,乍一看像乞丐用的,仔细看每块布都好好的,没有补丁,看起来毫无章法,但配色以及布块形状大小非常和谐。

  苏团团不懂好坏也能分出哪个看起来耀眼,就喜欢上这个书包。苏笑笑把吴双的书包还给她,吴双脸上挂不住,苏笑笑指着在门外显摆的团团:“钟团长家的老大给他一个花书包,他觉着那个更好看。”

  吴双朝外看去,苏团团身上的书包十分醒目,她理解地笑了笑:“小孩子都喜欢花里胡哨的。”

  苏笑笑:“是呀。我给他买的新书包,军绿色的,他嫌不好看。简直好赖不分。”

  吴双一看她很不高兴,反过来劝苏笑笑,孩子再大几岁就懂了。

  苏笑笑顺着她的话说:“我恨不得一觉醒来他上小学。”

  吴双又劝苏笑笑,到时候她更烦,六七岁的孩子猫嫌狗厌不如现在好带。

  话说回来,团团一听书包没拿,立刻跑回学校,恐怕慢一点书包丢了。

  苏笑笑见他这样可以确定团团不厌学,只是不喜欢幼儿园的环境和饭菜。

  到家吃了鸭蛋面,团团困了,苏笑笑就陪他上楼睡觉。团团睡着,苏笑笑给他编时间表。考虑到自己得上班,白天没时间教他,就分四段,早晚各半小时,上午和下午各半小时。

  邮局最忙的时候上午和下午都能清净半小时,这个时间正好教团团。

  至于教的内容,先教拼音和数字。

  幼儿园的几个老师苏笑笑都同她们交流过,一个个都有口音,跟她们比起来苏笑笑都能当电台广播播音员。

  苏笑笑虽然没有教材,但吴双和王素芬家有。

  晚上吴双回来,苏笑笑就去她家借一年级课本。

  吴双听说团团不愿意去幼儿园,一点也不意外。吴双也没劝,她家老小没怎么上幼儿园,去年期末考试双百分。

  吴双也没说孩子小,不用这么着急教他,反而对苏笑笑说,“能教就自己教。”

  苏笑笑接过课本对她说声谢谢,就说她准备自己教。

  吴双还想说什么,听到团团喊“妈妈”,就说:“还需要什么书尽管找我,我家就是书多。”

  苏笑笑又道一声谢才回家:“咋了?”

  “爸爸回来了。”

  苏笑笑以为他饿了或者想尿尿:“爸爸回来就回来呗。”说出口想起什么,急走几步,“爸爸又打你了?”

  张怀民抱着儿子从屋里出来:“说什么呢?他皮上天也是我亲儿子。就你心疼啊?”

  “那叫我干嘛?”苏笑笑问。

  张怀民:“我问他你去哪儿了。他扯开嗓子就喊,小嘴快赶上哪吒的风火轮了。”

  团团好奇地问:“爸爸,哪吒的风火轮很快吗?”

  张怀民被问住,干脆把团团递给苏笑笑:“你妈知道,找你妈去!”

  苏笑笑朝他腰上

  拧一下,接过团团:“你爸打比方,类似自行车轮子。”

  “我才没有自行车轮子跑得快!”团团瞪爸爸,胡说八道。

  苏笑笑:“让爸爸做饭。”

  张怀民做的饭只能说不难吃,他回来就是改善伙食,可不想自己做的,听了这话又把团团和书接过去,要教团团看书。

  苏笑笑回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

  院子里年前种的菠菜和小青菜不吃就老了。苏笑笑不想用这些菜煮面,干脆先蒸米饭,然后薅一盆,用猪油炒一盘青菜,又做个菠菜鸡蛋汤。

  饭后,苏笑笑照常放团团出去玩,不过只许他玩到七点半。团团回来洗漱后就上楼,在被窝里跟苏笑笑学拼音。

  学了将近半小时,团团困得跟小鸡啄米似的,苏笑笑就放他躺下。团团沾着枕头就睡,没了往日的活力。

  张怀民见他这样又止不住地心疼:“团团不到四岁,现在学这些记得住吗?”

  苏笑笑:“像他这么小刚记事,可能过两年就忘了。”

  “那不是多此一举?”

  苏笑笑摇头:“过两年上小学再学一遍以后想忘也难。再说,他精力这么好,不让他学点东西,天天这里玩那里玩,玩野了心还愿意上学吗?”

  “也是。对了,你让我弄的铁皮桶明天就差不多了。”张怀民说起这个又忍不住问,“我们家总共三个人,用得着一个锅一个炉子吗?你弄个铁皮架子烧铁锅,还要去山上捡柴。”

  苏笑笑两辈子没捡过柴,挺想试试,“星期天我不出去团团也要出去,不如领他去山脚下玩玩,我顺便捡点柴。也不是天天烧,偶尔蒸馒头炖鸭子烧一次。以前不上班,可以提前准备饭菜。现在回来等着炉火上来蒸馒头,等馒头蒸好我都睡着了。”

  “可以周末做。”

  苏笑笑:“我也想做一次吃一周。可这天行吗?”

  必须不行!馒头搁橱柜里放四天就发霉,甭说一周。

  张怀民不禁靠过去揽着她的肩:“辛苦你了。”

  被挤在中间的团团不舒服,忍不住翻个身。张怀民吓一跳,见小孩没醒,就给苏笑笑使眼色。苏笑笑把最里面贴墙放的被子整理好,就跟团团换一下。

  翌日清晨,苏笑笑和张怀民先起,起来后把团团移到中间,他就像睡了一夜没变过。

  今儿部队是常规训练,不需要张怀民亲自盯着,所以他可以在家用饭。早饭后,一家三口分两路,张怀民去部队,苏笑笑给团团裹严实,抱着他去上班。

  团团比之前大了几个月,比以前走得稳跑得快,所以从家里出来五分钟他就要自己走。苏笑笑把他放地上,团团挎着小书包跟上学似的蹦蹦跳跳往邮局去。

  到邮局没外人,室内也很安静,苏笑笑就教他加减法。苏团团写的手指头有点凉,苏笑笑看看邮局的钟,差不多半小时了,就放苏团团出去玩儿。

  苏团团玩一圈回来,岛外的邮递员过来,把所有信件放下就递给苏笑笑一封信。

  苏笑笑想问谁的,打眼一看,脸色微变,这还没完了!

  吴双今儿休息,坐在苏笑笑对面的是另一个同事,见状不禁问:“家里出事了?”

  苏笑笑家的那点破事同事都知道,苏笑笑干脆把信递过去。同事一看寄件人“刘大军”,脱口而出:“你爹?他还没完了?”

  

第28章 爱吃的苏团团爸爸回来干嘛啊?

  苏笑笑气到不知道说什么,干脆笑着点头,“是呀。”

  “你还笑?”同事难以置信地把信递过去,“你弟妹该生了吧?生了还惦记你的房子,你家风水就那么好?”

  苏笑笑摇头,“我爹可能也没那么迷信。他估计是怕儿媳妇在娘家呆久了,孙子跟他不亲。”拆开信,果然不出她所料,陈雪生的是儿子。要是孙女她爹肯定没心情给她写信,而是见天催陈雪再生一个。

  同事见她看完就问:“是吗?”

  苏笑笑:“说我弟妹生个儿子,老刘家的孙子哪能一直住外婆家。住哪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姓苏,也不姓张。”

  同事问:“继续不理?”

  苏笑笑点头:“搭理他他反而认为我气消了,又可以在我头上蹦跶。”

  同事无法理解:“你这是什么爹啊?”

  苏笑笑也不能理解:“管他什么爹。团团的房子谁敢惦记我跟谁拼命!”

  不为团团,为了原主泉下可以安息,苏笑笑也要守住那处苏老爷子留下的房子。

  团团听到他的名字,好奇地问:“妈妈,什么呀?”

  苏笑笑摸摸小孩的脑袋:“没啥。就是你姥爷想来咱家住。他想得美!”

  团团点头:“不让他住!”

  “妈妈知道。热不热?”苏笑笑摸摸他的额头。

  团团玩热了,来到妈妈身边就是想脱衣服。苏笑笑把他的棉袄扣子解开,“不许脱啊。脱掉病了感冒打针难受。你知道的。”

  团团知道,药很苦,吃了难受,不吃更难受。他干脆跑到门外凉快。门外有太阳,苏笑笑见他这样便由着他在外面晒太阳。

  苏笑笑又仔细看一遍信,确定还是那点事儿,就把信塞兜里。傍晚到家把信扔煤球上烧了。

  虽然南方空气湿冷,但有一点比北方好,寒冬腊月也有几样蔬菜。二三月份可以吃的菜就更多了。

  苏笑笑拉着团团到院里,让团团选菜。团团不想吃菜,也不想吃海鲜,仰头问:“妈妈,什么时候下馆子啊?”

  岛上哪有馆子啊。苏笑笑问:“明早好吗?晚上卖菜的人都下班了,就跟团团和妈妈一样,回自己家了。”

  团团摇头晃脑在菜园子里转一圈,拉着苏笑笑去厨房,指着土豆,要吃土豆丝。

  苏笑笑点头:“好,妈妈做,你在这里等妈妈,还是出去玩一会儿?”

  这个时候外面没大人也没小孩,团团又被苏笑笑交代过几次,不许挑人家吃饭的时候上门,团团就在厨房看妈妈做饭。

  苏笑笑一边削皮一边问:“团团,你大哥哥家有没有小人书啊?”

  “有的啊。”团团星期天去大哥哥家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