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38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苏笑笑:“回头问大哥哥能不能借你看几天,你看不懂的地方妈妈教你。”

  “妈妈,是不是你想看啊?”团团歪着小脑袋问。

  苏笑笑失笑:“当然不是。妈妈上过好多年学,什么书都看过啊。”忽然想到一点,“先不找大哥哥借,明儿妈妈问邮递员能不能帮你捎几本。”

  “怎么捎啊?”

  苏笑笑:“妈妈给岛外的邮递员叔叔钱,请邮递员叔叔休息的时候帮团团买啊。”

  团团琢磨片刻:“妈妈,用我的钱。”

  苏笑笑下意识问:“你哪来的钱?”

  “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啊。”

  苏笑笑想起来,初一早上,团团醒来看到枕头边有个小红包,拆开一看里头有一块钱,以为她的钱掉了就还给她。苏笑笑表示那是给他的压岁钱,让他自己收好,苏团团兴奋了一整天。

  张怀民回家那天,苏笑笑背着团团塞给他一个红包,他给团团,团团又兴奋到九十点钟才睡。

  苏笑笑道:“压岁钱是留团团买零食的。妈妈有钱,爸爸给的。”

  团团托着下巴,感叹:“妈妈真好!妈妈,你是最好的妈妈!”

  苏笑笑:“不大吼大叫,不胡闹的团团也是最好的团团!”

  团团很不高兴:“妈妈,你不要说我大吼大叫!”

  苏笑笑失笑:“那好,以后夸团团不提团团不听话的时候。”

  “妈妈,你别说话!”

  苏笑笑摇摇头,觉着一个土豆够了,可一想天气温暖土豆容易发芽 ,就把剩下两个小的也切了。两个小的切成细丝,先削的大土豆丝切的稍微粗一点。苏笑笑先用小的煎薄薄的土豆丝饼,然后做醋溜土豆丝。

  苏笑笑没做米饭,也没煮汤,泡了两杯豆奶粉。

  母子俩到小饭桌前,苏笑笑端起杯子:“苏团团,碰一个!”

  “妈妈干杯!”团团的小搪瓷缸子跟她碰一下就犯愁,“妈妈,怎么吃啊?”

  苏笑笑把圆形土豆丝饼切成六块,先给团团一块,“拿着吃。”

  团团左手拿饼,右手夹土豆丝,一个带着浓浓的猪油香,一个酸酸的开胃,团团好满足:“妈妈做的菜好吃。”

  苏笑笑:“妈妈做的什么不好吃?”

  团团脑海里闪过好几样,到嘴边变成“妈妈做的什么都好吃。”

  苏笑笑摸摸他的小脑袋:“就你会说!快吃吧。”

  三个土豆看起来不多,因为加了一杯豆奶,母子俩都吃撑了。饭后苏笑笑把厨房收拾干净,把钢筋锅放炉子上烧水,苏笑笑就牵着团团出去。

  到东边树下苏笑笑放团团跟小朋友玩儿去,她听吴双和前院几个邻居聊天。

  吴双这人很有眼力见儿,怕苏笑笑一个人无聊,主动问她晚上做啥吃的,又说她在自己家都闻到香味了。

  苏笑笑靠近几步,道:“没什么。就是炒土豆丝和煎土豆丝饼。”

  吴双:“猪油煎的吧?难怪那么香。”

  苏笑笑点头:“前些天买的,再不吃就发芽了。”

  前院邻居听了这话忍不住说她家土豆就快发芽了。吴双接一句,她买的红薯也快发芽了。其他人扯到种菜上面,然后越聊越远,最后还扯到生孩子。

  苏笑笑看看身后大树,又看看这边是路口,心说真是一群村口大妈。可一想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又忍不住乐了。

  吴双眼尖,见状问:“笑啥呢?”

  “笑团团呢。”

  吴双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团团看大孩子掰着腿斗鸡,他也掰起小短腿,然而只跳一步就因为身体不稳坐到地上。

  吴双轻呼一声,苏笑笑就想上前,马振兴转身把他抱起来,拍拍他屁股上的尘土,让他看着他们玩儿。

  团团太矮太小没法参与,看一会儿觉着没意思,跑过来找妈妈。

  苏笑笑抱起他:“还玩吗?不玩回家洗脸洗脚,妈妈给你讲故事。”

  妈妈讲的故事都是报纸上的,晦涩难懂,团团不想听。苏笑笑在他耳边提醒一句:“学写字。”

  团团不希望幼儿园老师笑话妈妈,不太想回去依然点点头。

  苏笑笑抱着他到家,先握着他的手写拼音,然后学十以内加减法。团团学困了,苏笑笑就给他洗脸刷牙。

  到楼上,苏笑笑指着隔壁房间:“团团,回头妈妈给你买一个书桌一个书柜,你在这边睡好不好?”

  团团从出生到现在就没离开过妈妈,纵然一个人睡自在,他也不想跟妈妈分开。

  苏笑笑也没逼孩子:“以后想自己睡了记得告诉妈妈。”

  团团点头:“妈妈,你灌水了吗?”

  苏笑笑:“你泡脚的时候妈妈就灌了。”

  团团钻进被窝里,果然被窝是热的。他把两个盐水瓶拨到里面,自己又往里移一点:“妈妈,快上来。”

  苏笑笑随手拿一份报纸。

  团团以为妈妈又要给他读报,小脑袋快速缩进被子里:“妈妈,关灯吧。”

  苏笑笑哭笑不得。

  翌日清晨,母子俩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饭盒装的留中午吃。苏笑笑的早餐是粢饭团和咸豆腐脑。

  饭团里裹着油条,首都没这一口,团团也是头回吃,他可喜欢了,撑得打嗝还问:“妈妈,明天还来吗”

  苏笑笑点头。

  不过第二天的早饭不是饭团,而是一块加了鸭蛋的糍粑。

  糍粑软软糯糯,裹在外面的鸭蛋加了葱花,又是用猪油煎的,非常香。苏团团就觉着比妈妈做的鸡蛋饼好吃,结果又吃打嗝了。

  食堂的饭团和糍粑是为南方的军属和当地人准备的。好比北方的包子馒头。苏笑笑没想到团团喜欢,食堂工人也没想到,工人收拾碗筷,看到小团团恨不得连盘子都舔干净,忍不住说:“这孩子长了一个南方胃啊。”

  苏笑笑道:“他也喜欢饺子包子。”

  “那就是不挑食啊。不挑食好!”职工喜欢胃口好的小孩:“明早有年糕豆腐,不过得早点来。”

  苏笑笑心说,年糕豆腐怎么吃啊。

  翌日一早,团团还没醒,苏笑笑就拿着搪瓷缸子和饭盒去食堂。到食堂才知道部队杀了一头猪,给食堂几块大骨头,食堂用骨头汤炖年糕和豆腐。苏笑笑打半缸子年糕和老豆腐,又买一盒饺子和几个包子两根油条就急匆匆往家赶。

  到家门口听到团团大声喊“妈妈”。苏笑笑放下饭盒往楼上跑,就怕慢一点小腿没有楼梯高的苏团团往下爬。

  拎着团团到楼下,母子俩就去洗脸。

  团团喜欢年糕,不喜欢豆腐,也喜欢炖年糕和豆腐的汤。团团喝完才想起来油条,“妈妈吃不吃油条?”

  苏笑笑掰半根,又掰一小块塞他嘴里。

  团团就是想尝尝味,见妈妈这么懂他,高兴地笑弯了眼。

  苏笑笑起得早,这个时候最多七点,去上班太早,就找出张怀民学习文化课的课本,教团团念主席大作。

  苏笑笑原先想教团团古诗。她想到林莹那个不定时炸弹,担心传到她耳朵里她拿古诗做文章,就决定教团团学主席的诗。反正主席诗词多,团团一周学一首,也够他学到上小学。

  苏笑笑不会教孩子,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团团,团团听妈妈的话,妈妈也听团团的话。团团能算清这笔账,就算很想出去玩还是先配合妈妈学半小时。

  半小时后,苏笑笑不管他。团团出去转一圈,发现大哥哥大姐姐都在吃饭,他又原路回来。苏笑笑趁着他出去这一会儿,把娘俩昨晚换下的衣物洗了,汗湿的鞋拿出来晾晒。

  去供销社的路上,团团蹦蹦跳跳地问:“妈妈,明早吃什么呀?”

  苏笑笑:“喝粥吃馒头吧。你爸今晚该回来了,我们自己做。”

  团团不想喝粥:“爸爸回来干嘛啊?”

  苏笑笑乐了:“明早跟爸爸去副食厂,看看有啥好吃的。”

  团团记性好,一天一夜过去还记得这事。他跟爸爸到楼下就提醒他拿篮子。张怀民捏捏儿子脸上的软肉:“你是不是胖了?”

  “没有!”团团拍拍自己扁扁的肚子。

  苏笑笑给张怀民十块钱:“以前家里有点好东西都塞陈雪嘴里,他太瘦了。”

  张怀民终于忍不住说:“你还知道啊?”

  苏笑笑不是原主,可在张怀民眼中她就是原主,不禁苦笑:“我爹娘说陈雪吃不好容易小产,我能说什么?”

  张怀民想想刘大军他们几个一条心,苏笑笑一个人还要带着团团,属于双拳难敌八手,顿时不忍心苛责,“我先去买菜。”

  苏笑笑望着张怀民的背影,以为他对原身的行为没有多大意见。现在看来他很在意。如果原身没有消失,一直那么愚孝下去,俩人一定会跟那个郑医生和高老师一样,很难走到最后。

  团团可能越来越内向。不过他大概不会变成第二个原身。凭团团还没出生公婆就知道帮团团存钱,他们也不会看着团团当血包。

  想到这点,苏笑笑想起元宵节也没给首都去一封信,她看炉火还得一会儿,就上楼给公婆写封信,问他们要不要海产品,解释海产品可以补钙,最适合老人和小孩。

  苏笑笑的公婆希望看着孙子孙女长大成人,又不希望不小心摔倒就起不来给儿女添麻烦,所以给苏笑笑回信,除了麻烦她再买一点,还给她寄五十块钱,其中一半是苏笑笑的工资。

  钱和信寄到那天,苏笑笑在单位。那天吴双上班,看着苏笑笑去柜台那边取钱,忍不住转身问:“你和张团长的工资不比我和老周低,还有人给你寄钱?”

  苏笑笑:“我婆婆让我买点海

  带干海鲜。”

  吴双震惊:“买点几分钱一斤的东西给你寄五十块钱?我的老天,你婆婆比你妈好?没弄错吧?”

  苏笑笑:“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敢信。”

  “就是现在亲眼看到我也不敢信。”吴双看着苏笑笑在她对面坐下就伸手,“我看看,是不是五十块钱。”

  隔壁柜员很不高兴:“我天天存钱取钱还能弄错?”

  苏笑笑笑着把钱递过去。

  吴双羡慕:“你这个婆婆好啊。”

  苏笑笑点头:“改天休息我就去副食厂买东西。”

  吴双想起什么,压低声音说:“去渔民家里,便宜!”

  苏笑笑想起林莹个蠢货:“还是去副食厂吧。省得节外生枝。”

  “妈妈!”

  苏团团跑进来。

  苏笑笑把钱塞兜里,伸手接一把孩子:“你慢点,屋里屋外都是包裹,别摔着。”

  团团举起春笋:“妈妈,姨姨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