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王素芬摇头失笑,不经意间看到大方桌上有个针线筐,筐里还有毛线,“给团团织的毛衣?”
苏笑笑扭头看了看,觉着没啥见不得人的,就把针线筐拿过来:“不是,围脖。海边风这么大,他还不乐意围。”
“妈妈给我做围巾!”
苏笑笑:“你会用围巾吗?”
“我会!”
苏笑笑不客气地说:“你就会吃!”
团团气得跺脚,“我会写字算数,我还会背诗!”
王素芬又忍不住想笑,“团团真聪明!”
团团抬起下巴,“我最聪明。妈妈第二,爸爸第三!”
苏笑笑懒得同他废话,“嫂子,你摸摸这个线。”
王素芬伸手摸一下,不禁惊呼:“这么软?在哪儿买的?”
“去城里买的。舒服吧?”苏笑笑朝儿子睨了一眼,“好赖不分!”
团团不敢说,围脖舒服我也不用,因为他半个月前着凉难受了许多天,不敢嘴硬,就当没听见,低头呼啦喝汤。
冬天昼短,王素芬稍稍坐一会太阳就偏西了,她回家收拾收拾准备做晚饭。
苏笑笑把围脖织好就去和面,擀两剂子面,晚上煮半剂子,剩下的面条摊开放橱柜里留明天吃。
张怀民不了解原身,因为聚少离多。苏笑笑和团团到岛上半年,张怀民就对母子俩有所了解。
今日部队加餐,还给副食厂送两头猪,苏笑笑肯定会买肉。两斤肉娘俩吃不完,不是腌起来就是包饺子留着第二天吃。
翌日清晨,早训结束,张怀民就往家跑。
苏笑笑在客厅教团团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听到脚步声下意识抬头,张怀民进来,苏笑笑本能起身。
张怀民抢在她开口前说:“没事,我回来吃早饭。”
苏笑笑松了一口气,“我感觉你今天可能回来,没想到这么早。”
“你怎么知道我会回来?”
苏笑笑:“先说你干嘛特意回来吃早餐。”
“昨天副食厂有两头猪,你没买肉?”
苏笑笑不禁笑了:“我就猜到你猜到我一定会买肉。”
“买了吧?”
苏笑笑点头:“团团,先自己看一会儿。”
到厨房苏笑笑就打开大铁锅锅盖,里头有三个大骨头,七八块豆腐,还有七八块藕,还有许多汤。
苏笑笑对张怀民说:“我打算用这个汤煮面。”
张怀民奇怪:“怎么没做?”
苏笑笑:“炉火上来就煮面。昨天下午封的炉子,十多个小时过去,再不拉开炉子透透气煤球就灭了。”
“暖瓶里有热水吧?我去洗个澡。”大冬天张怀民出一身汗,不洗会难受一整天。
苏笑笑叫他用烧水壶里的水。
张怀民倒一盆水去院里棚底下,苏笑笑拿两张报纸折起来当扇子坐到炉子边扇风。
团团见妈妈迟迟不出来,就扔下书去厨房找妈妈。
苏笑笑问他想吃什么菜。
团团四周看一下,指着大白菜和粉丝。
苏笑笑:“猪油渣炖白菜粉丝?”
团团连连点头。
连着吃两顿一样的,苏笑笑吃够了。所以就泡一把红薯粉,又切一些白菜叶,把昨天熬的猪油渣拿出来三成,先用炉火煮面,接着用小炒菜做猪油渣白菜粉丝。
张怀民一看有菜有汤有面就没控制,结果一家三口把面菜吃得一干二净。苏笑笑和团团吃饱,张怀民忍不住打饱嗝。
团团趁机挤兑:“爸爸憨吃!”
“不是爸爸憨,是妈妈做的饭菜好吃。”张怀民看着儿子,“难道不是吗”
苏团团无法反驳:“妈妈,我玩儿去了。”
苏笑笑问:“不跟我去邮局啊?”
团团挥挥手表示不去。
苏笑笑给张怀民使个眼色,张怀民抓住儿子,往他裤兜里塞一张擦屁股的纸,又往另一个裤兜里塞一个手绢,上衣兜里分别装着一把花生糖和一把水果糖,又给他戴上帽子围脖和手套。
团团送给他爸一记白眼——
妈妈的狗腿子!
张怀民朝脑袋拍一下:“不去?那等你妈收拾好,跟你妈去上班。”
团团拔腿就跑。
苏笑笑隔着厨房玻璃看到他逃难似的:“团团,慢点!”
团团停下,站在自家门口往左右看了看,双姐家还在做,王大姐家刚吃饭。他犹豫片刻,慢慢悠悠朝钟团长家所在的方向移动。
张怀民到院门外盯着儿子,确定他没乱跑才回屋,“这小孩,去钟团长家玩儿比上学还积极。”
“他家几个大的懂事又有耐心,最重要一点懂得多,团团不止喜欢跟他们玩,还喜欢看他们闹,听他们聊天。”苏笑笑看到张怀民伸手,就把洗好的碗递给他。张怀民用干净的抹布把碗筷擦干净放橱柜里,防止老鼠蟑螂爬脏了。
苏笑笑一边刷锅一边说:“双姐的几个孩子挺好,就是她大嗓门,在家也不控制,团团经常被她吓得打哆嗦。隔壁王大姐喜欢唠叨,三句话没说完就能跟大女儿吵起来,团团听不出好赖,也经常被母女俩吓得不敢开口。他同学许小军挺好,但他家离咱家远,那小孩又喜欢跑这边玩,团团就不想跑过去找他。”
张怀民心里有个想法,试探着问:“过几年再生一个?”
苏笑笑停顿一下:“……担心只领团团一个他太寂寞?”
“不止。过些年我们老了,他帮我们买米买面看病拿药,忙不过来。”
苏笑笑:“不管生几个,只要他有出息,就没时间伺候我们。自古忠孝难两全!你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张怀民如梦初醒。
苏笑笑见状无语又想笑,“还生吗?”
张怀民毫不迟疑地说一声“不”,紧接着又说,“是我思虑不周!”顿了顿,又想说,“如果苏团团长着长着歪了就再生一个!”
苏笑笑:“你少逗他,苏团团歪不了!”
第42章 于心不忍嫌小苏不会过日子吧
苏笑笑没想到那天早上是张怀民年前最后一次回家用饭。
今年过年家里又只有苏笑笑和团团母子二人。头一年家里人少,苏笑笑不需要准备很多菜和主食觉着很好。第二年这样也还行。
今年除夕上午看到人家院里热热闹闹,自家安安静静,苏笑笑一度觉着这个年忒没意思,忽然就能理解一些军嫂为啥受不了岛上清净的生活。
因为静得让人心慌。
好在今年革命结束,除了春联照常贴,还可以放鞭炮放烟花。
今年供销社有鞭炮和小烟花,苏笑笑买了一堆,除夕晚上拿到院门外,把左右两边邻居的孩子喊出来一起玩。
两家七个孩子,一人拿着一个小烟花,噼里啪啦放完一根,把附近大人小孩勾过来,苏笑笑门口热闹起来,团团很高兴,蹦蹦跳跳,吵吵闹闹,玩到九点还没尽兴。
苏笑笑给他洗好脚,拽着他上楼,他困得眼睛睁不开还问:“妈妈,我们家还有烟花吗?”
苏笑笑回答;“还有一点。”
“明天放!”
苏笑笑点头:“明天放。现在可以安心睡觉了吗?”
团团点着头跟小鸡挑食似的。
苏笑笑把他塞被窝里,摸摸团团脚的位置热乎乎的,她就把盐水瓶放到团团里侧,里侧靠墙,盐水瓶不会掉地上摔碎。苏笑笑又给他掖好被子就回房休息。
过了年初一,年初二开始上班,苏笑笑翻开日历,看到上面的时间愣住,一九七七年?真快啊,离恢复高考只剩八个月。
苏笑笑忽然想起钟家老大、张家老大和吴双家老大虚岁都有十六七。照往年这么大的姑娘小子今年开春不下乡,到秋也要下乡。
下乡干农活哪有心思复习参
加高考。
今年下乡太不值。
这几个大孩子经常帮她照看小不点团团,要让苏笑笑看着他们恢复高考前下乡,苏笑笑良心不安。可是也没法明说今年恢复高考,于是决定先探探吴双的口风。
给团团装好手帕、手纸以及糖果等物,看着他去隔壁吴双家,苏笑笑就挎着包去邮局。
今儿吴双休息,明天周末苏笑笑休息,所以要等下周一。
刚开年邮件极少,周一上午,苏笑笑闲着没事看完今天的报纸就跟吴双闲聊,聊几句就很自然地扯到孩子身上,“你家老大虚岁十七了吧?”
吴双点点头,随口问:“问他几岁干啥?给我家老大介绍对象?”
“就这么着急当婆婆?”苏笑笑白了她一眼,“就是想知道你家老大是当兵还是下乡。”
吴双的笑容定格。
别看她天天吼大的骂小的,其实很疼孩子,只是疼的方式跟苏笑笑、宋老师不一样,跟大部分父母一样,给孩子攒钱。
吴双不舍得孩子当兵,也不舍得他下乡干农活。她本人当了小半辈子农民,很清楚农民多么辛苦。可是老大去当兵,老二就要下乡,不可能把俩孩子都弄去部队。一来她丈夫只是团参谋,没有那么大权利,二来首长也不敢对她家特别照顾——家属区跟她家老大年龄相仿的没有八十也有五十,单单对她家照顾,哪怕几个团长政委都是体面人也会为了自家孩子找首长要名额。
可是部队也不能在一个地方招这么多兵。
手心手背都是肉。吴双一时不知该让老大当兵,还是把名额让给老二,让老大先下乡。
吴双犹豫片刻,跟苏笑笑表示她这几天也在愁这事,紧接着又问:“你看是不是让我家老大和老二抓阄决定?”
“你家老二不是还小吗?”
吴双摇头:“不小了。跟老大一样今年初中毕业。”
苏笑笑十分意外:“可是他俩看起来差三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