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 第57章

作者:雨中花慢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据他观察,小两口感情很好,比那些表面风光,内里一团棉絮的夫妻强得多。

  舒苑还在继续说:“我从来没有爱过别的男人,我眼里只有陈医生,如果我撒谎,我五雷轰顶,谁怀疑我也五雷轰顶。”

  陈载心头一凛,能乱发誓?雷不会真的劈下来吧。

  他看向舒苑,容颜姣好,带着煞有介事的表情。

  杜康老脸一红,现在年轻人都这样说话了吗?她都没脸听,难道她跟老爷子一样是老古板?

  陈甫谧倒是接受良好,像陈载那样沉闷寡言少语,就得找舒苑这种直白热情的。

  小两口天造地设的般配,能娶到舒苑是陈载的福气,是陈家的福气。

  结果就是,陈甫谧为表示他的态度,给了舒苑一对金镯子,让陈载给她戴上。

  杜康眼睁睁地看着舒苑手腕上多了一对锃亮的金镯子:“……”

  她明白,老爷子的态度,就是全家人的态度。

  这就是毫不掩饰的偏心。

  舒苑也明白这对金镯子的含义,老爷子云淡风轻地说他知道了,没有人能到他面前造谣,他又没老糊涂,不会相信别有用心的谣言,让他们好好生活。

  但口说无凭,这对金镯子就是凭证,代表了他不在意,不过问,不追究的态度。

  老人仁和宽厚,体恤晚辈,心胸博大。

  未必相信他们的说辞,但爷爷选择了宽容和包容。

  用这对贵重的金镯子,表达他的爱护。

  从客厅出来,陈载发现一面天空阴了下来,乌云翻滚,不会真的会有雷劈下来吧,那舒苑该如何解释?

  等吃晚饭的时候,陈载看着屋外的墨色,好在,安生吃完了晚饭,没有雷,也没有要下雨的迹象。

  等推着自行车走出老宅大门,舒苑觉得太招摇,又把金镯子都撸下来装进挎包,心说爷爷也忒大方了点,她就说了两句话就得到了俩金镯子,看来陈载的大方是从爷爷那儿一脉相承的。

  陈载已经把小满抱上自行车大梁,缓慢骑行,舒苑跳上后座,说:“爷爷对你可真好,你以后也得对他好点,比如多回家看看他,尽量少犟嘴之类的。”

  陈载也是这样想的,应了一声。

  以前他总觉得老爷子对他的管束让人压抑,他想要反抗,现在越发理解老人家的良苦用心。

  舒苑又说:“你对小满好就不用说了,你也得对我好点。”

  陈载又应了一声。

  当然,婚姻存续期间,她也会对爷爷好。

  小满有点着急,爸爸能不能多说一个字啊,他现在理解了惜字如金这个成语。

  舒苑不能自说自话,把大儿子拉进来说:“我怀疑你爸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类情感。”

  小满急得抓头上的软毛,说:“但爸爸对我们特别好,妈妈,咱们给他点时间。”

第36章

  杜没妹这是第四次站在小满的糖画摊子附近, 这里小孩多,把糖画箱子团团围住,同样遮住上面贴着的小孩照片, 但每从缝隙中瞄到一眼, 她都觉得心惊肉跳。

  终于,她把围着摊子的小孩拨拉开,挤进包围圈,又瞄了一眼那小孩的照片, 皱纹纵横的脸上努力挤出笑容,开始询问小满问题。

  “小满,这小孩是被拐的吗, 她现在在哪儿啊。”杜没妹尽力用慈祥的语气问。

  这个问题小满回答了好多遍,看了来人一眼, 继续画着糖画,边回答:“在东北白桦县小河村, 买了她的那户人家对她不好,公安已经把她送到福利院去了。”

  公安怎么会管?为啥会被送到福利院?杜没妹完全想不出来。

  “她现在多大了?”杜没妹问。

  小满回答:“五岁, 跟我一样大, 她被拐之前也是路城人, 一岁多被卖到村里的。”

  小满的说法已经经过电器厂职工跟家属的传播, 辗转到达杜没妹耳中,总不能一直当鸵鸟任由人编排,总得亲自过来瞧瞧, 现在亲耳听到小满这样说,杜没妹只觉得发怵。

  她蹲在地上,低着头,睁着昏花老眼盯着那张照片, 过了好一会儿又跟小满确认:“那小孩右嘴角上面是不是有颗黑痣。”

  得到小满肯定的答复,杜没妹脊背一阵发凉。

  她家邵兰杰就是一岁多被人带走的,算起来是同样年纪,同样位置也有颗黑痣,兜兜转转,那孩子不会又找回老家来了吧。

  总不会那么巧吧。

  又听小满说公安在帮娣来找家人,杜没妹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满见杜没妹蹲在地上盯着照片看,半天都不起来,便问:“奶奶,你看这个小孩眼熟吗,你知道谁家丢了小孩,跟娣来长得像的吗?”

  杜没妹神情仓惶,连忙站起来,酸麻的腿让她一时站立不稳,她一边弯着腰捏腿边扯出笑容说:“我家之前倒是丢了个小孩,不过不是这孩子。”

  小满仰起头分辨着杜没妹跟娣来的脸,从这两张苍老跟稚嫩的脸上没看出有什么相似,便嗯了一声,从小朋友手中接过一毛钱,答应给她画只蝴蝶。

  杜没妹的孙女邵兰杰前几年丢失,这在电器厂几乎人尽皆知。

  邵成业跟孟晓棠原本都是厂里职工,邵成业是工程师,孟晓棠在宣传科,本来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但邵兰杰丢失,两人痛不欲生思女心切,把工作转给大哥大嫂,去外地边修鞋边找邵兰杰。

  这几年,他们走了很多地方,还没把邵兰杰找回来。

  浑浑噩噩离开糖画摊子,杜没妹很想回避此事,偏偏有人问她:“大娘,去小满摊子看过了没,那照片时不时你孙女的?年龄对得上,也是路城人。”

  这些天总有人跟她说照片的事儿,询问邵兰杰是咋丢的,询问这些年寻找邵兰杰的经过,她避不开,只能硬着头皮应付。

  杜没妹脸色煞黄,努力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大声否认:“我看了,那孩子小鼻子小眼的,根本就不是我们家兰杰,你们可别瞎传了。”

  应付完问话的人,双方各走各的路,可是对方的低声议论断断续续地传进杜没妹的耳朵,让她再次心惊。

  “你看不出来吗,邵家现在就一个孙女,老太婆重男轻女,想让俩儿媳妇生孙子,孙女丢了就丢了呗,找回来还得多养个女娃,她才不乐意呢。”

  “重男轻女的老太婆可多着呢,她们家还有别的事儿……”

  嗅到瓜的气息,几个人立刻像是瓜田里的猹一样,纷纷催促快点说。

  那人不紧不慢地说:“呦,这事儿你们不知道啊,邵兰杰出生那天,她的大伯母刚好流产,听说怀的是小子,她一岁多,她大伯母再次流产,他们家找人算命,说是兰杰命硬,克兄弟,从那以后,老太婆看邵兰杰就是眼中钉肉中刺,不大丁点的孩子非打即骂,这孩子丢了可不正合她意,老太婆才不想找呢。”

  “老太婆也是可惜,生怕香火断了,一心想孙子,到现在只有一个孙女,也没抱上孙子。”

  “她有啥可惜的,邵成业两口子才可惜呢,本来是厂里的双职工,跑到外边边修鞋边找孩子,吃老鼻子苦了。”

  自己家的事情被人扒了个底朝天,杜没妹只觉得脊背冒上一股渗人的寒意。

  那几人正说到兴头上,不自觉地越来越大声,感觉到有针尖一样的目光刺向她们,回头一看,杜没妹正盯着她们,她那扭曲的面容,狰狞的神情还有充满攻击性的姿势很像天书奇谭里的老太婆,让这几人觉得瘆得慌。

  不想在大白天跟人骂战打架,这几人赶紧噤声,讪讪地分开各走各的路。

  杜没妹并没好到哪里去,神色仓惶,火急火燎地回了家,顾不上做饭,拿茶缸咕嘟咕嘟灌水缓解喉咙的干哑,喝完水后,喊道:“喊道,老头子,我打听过了,那孩子跟兰杰一个年纪,我还看到了她的照片,嘴上也有一颗痣……”

  还没等她说完,看她仓惶不安,邵铁柱忐忑地问:“不会真的是兰杰吧,哪有那么巧的事儿。”

  杜没妹使劲把茶缸子掼在桌上,哑声说:“丢的时候是一岁,现在是五岁,单凭一张照片我哪认得出来,不过我越瞧那照片越觉得心里没底,现在那孩子在福利院呢,只要去当地看看,就能知道那孩子是不是咱们家的。”

  邵铁柱也坐不住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说:“我也得去瞧瞧。”

  于是小满的摊位又来了个老头,同样蹲在地上瞪大眼珠子盯着照片瞧,几乎把同样的问题又问了一遍,小满想要帮朋友找亲生父母,不厌其烦地知无不尽。

  ——

  周三下午一点四十五,舒苑就请假外出,如约去人民照相馆找负责人事的刘主任。

  刘主任很快被接待员叫了出来,比第一次见面还热情,立刻把舒苑迎进来,带着她往里走。

  人民照相馆果然名不虚传,就那张价目表就显得有气势,单价一般都比为民照相馆贵几毛钱,更有三五块钱一张的艺术照拍摄,在为民照相馆可没有这种高级服务。

  去往二楼的楼梯上挂满镶框的照片,大多数是黑白人像。展示了从民国时期到现在的优秀作品。

  刘主任说这家照相馆是拍人像最好的地方所言非虚,很多照片都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有一张让她印象深刻,那是一张民兵打靶的照片,画面中民兵呈半跪姿势,举枪瞄准,人物动作、神态捕捉得非常好,光线斜射,人物侧脸明亮,坚毅表情刻画到位。

  看舒苑的视线停留在照片上,刘主任自豪地介绍:“看这些名人照片,摄影师都想给名人拍照吧,别的照相馆的摄影师基本没有机会给名人拍照。”

  对方说得没错,舒苑能说什么,她只能赞同。

  二楼是工作区域,刘主任非常真诚,拍摄室、暗房、修正室一一带着舒苑参观并介绍。

  拍照水平就别说了,从场地到设备,人民照相馆的各种硬件条件都高高在上。

  舒苑正感叹这次大开眼界真没白来时,刘主任说:“我们过两三年打算引进国外自动洗相设备,到时候洗相速度更快,失误率更低,别的照相馆跟我们相比,更没有竞争优势,说不定小照相馆很难生存下去。”

  舒苑:“……”

  你说得都对。

  参观完毕,陪着舒苑往外走,刘主任问:“你考虑过到人民照相馆来上班吗,小照相馆不适合你,在设备更先进,收费更高,人民更信赖的高档照相馆才能充分发挥你的水平。”

  舒苑脚步一滞,她这是要被挖墙角吗?

  就说嘛,总不可能随随便便带同行到工作区域参观。

  并不意外,毕竟今年路城就评了三个一级摄影师,人民照相馆要吸纳人才,找到她头上很正常。

  知青大返城后,很多年轻人在家待业找不到工作,但是只要她掌握技术,有足够的实力,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再说这家高级照相馆曾经拒绝过她,现在伸出橄榄枝,让她觉得心情舒畅。

  可来不及考虑,舒苑下意识就说:“可是为民照相馆刚给我转正没多长时间,要是不给我转正我肯会重新找工作,但现在刚转正,我跟几名工友相处也很融洽。”

  刘主任应该是有心里准备,说:“不着急做决定,你可以好好考虑,多考虑一断时间,我们这儿完全没问题。”

  舒苑平时干啥事都很干脆,很少纠结犹豫内耗,短暂思索一会儿后说:“刘主任,多谢您的好意,但是我刚转正不久,为民照相馆生意刚好起来,现在也需要我,在这个时候跳槽,这种事儿我干不出来。”

  刘主任既然要挖人,自然要理解舒苑的工作情况,知道自从她加入,为民照相馆又是搞促销,又是引入彩照跟婚纱摄影,经营得不错,顾客口碑也好,舒苑不仅照相水平高,还有思路有想法,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现在为了为民照相馆着想,明确拒绝他,说明她的人品好。

  他在接触舒苑之前,都没想到会□□脆利落地拒绝。

  这么一个人不来人民照相馆上班,是他们的损失。

  他不会把话说死,不可能轻易放弃,说:“我理解你的想法,我们这儿一直需要人才,你啥时候方便过来直接联系我就行,我们随时欢迎你加入。”

  舒苑感受到了刘主任的诚意,不过还是拒绝了工作邀请,两人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

  刘主任送走舒苑,再返回照相馆内,接待员叫住他问:“主任,刚才那个年轻女同志是一级摄影师?她可真年轻。”

  刘主任脚步慢了一点,说:“可不是,为民照相馆的,我叫她来咱们这上班,她不来。”

  接待员很好奇:“她为啥不来啊?还有摄影师不愿意来咱们这儿?”

  她记得舒苑,平时照相馆出入的人多,但舒苑相貌出众,又不是作为顾客上门,是问招不招工,她就记住了这个女同志。

上一篇:快传之炮灰的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