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是我心头恨 第17章

作者:苏幕幕 标签: 古装迷情

那一刻皇上突然从繁重的国事、忧心的杂务里想起,自己这个天子,也是某人的姐夫,某人的丈夫。

他已经很久没去过皇后宫中了,去也只是例行公事用一顿膳食,而皇后也态度冷淡,脸上带着假笑,他不愿看。

虞璎让他想起十多年前他还是楚王的时候,未及弱冠,新婚燕尔,妻子美貌多才,温婉识大体,那是一段十分惬意的日子。

他开口问虞璎:“璎璎似有话要说?”

以前在王府的时候,他就喊她璎璎。

虞夫人告诫地看向虞璎,怕她乱说话,虞璎没看母亲,忍了忍,终究忍不住,开口道:“好端端的宫室,偏偏失火,别处不烧,单烧了皇后,臣女觉得是有人要害皇后,恳请皇上严查!”

说完仍是鼓着两腮,好似憋着气的样子。

皇上认真道:“此事已着人详查,这两日就会有结果,璎璎不必担心。”

“谢皇上,皇上英明。”虞璎低头道。

皇上让两人起身,又去了皇后床边。

皇后一早醒了一会儿,此时又陷入昏睡,虞家的女儿个个美貌,但又各不相同,虞璎美得璀璨,美得娇艳,而皇后的眉目则最端庄柔和,当初成亲,他身边人还悄悄和他说王妃有国母之相,娶王妃必能有助益。

而后果然,她是所有王妃里最行事得体、端庄大度的,很受母后喜欢。

他知道自己那位岳父是只闲云野鹤,岳祖父虞思图却是个表面不显,内心擅筹划的人,而妻子也聪慧,当别的王妃还在争奇夺艳、争风吃醋时,她就已经拿国母的行事风范在要求自己。

而他的野心,自然也早早藏在心里,付诸在行动上。

果然,最后他受封太子,登上皇位。

他觉得自己这皇位有一半功劳是在发妻身上的。

但现在,这位印象中永远行止端庄的女子躺在床上,气若游丝,脸色苍白如纸,仿佛就要仙去。

他在床边坐下,握住她的手道:“皇后,朕让虞夫人和璎璎来陪你了,你定要尽快醒来。”

紫宸宫本是皇帝寝宫,清宁宫烧了,便暂时将皇后安置在了这里,他又有许多事情要忙,在房中待了一会儿就去了御书房。

皇上一走,虞夫人与虞璎才放松下来,立刻去守到床边。

过了半个多时辰,皇后醒了,喝了药,大约精神好一些,却有官员过来,说是来查案的。

来的竟有程宪章和郑泊如两人。

虞璎后来才知,继小公主被害后中宫又失火,兹事体大,也不便外泄,所以宫中只对外宣称是意外失火,实际皇上却亲点了几人秘密彻查,这人分别是刑部四人,御史台三人,互相合作监察,务必找到真相。

那两人各派了一名查案好手来床边问皇后当晚详情,两人则守在一旁,待问完话,郑泊如唤了她一声,示意她同他一起出去。

虞璎出去了,与郑泊如到寝宫外的门外走廊,郑泊如问:“昨日你去找过我?”

发生这么多事,长姐又病倒在床,虞璎心情不好,眼睛微红,只点了点头。

郑泊如道:“是我不好,不在家中。你放心,一切都会好的,若真有人胆敢对皇后不利,必能查出,也许也能查出小公主死因,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虞璎问:“什么时候能查出来?”

郑泊如回道:“案件似乎简单,约摸就这两天。”

虞璎不说话了,眼里闪着水光,令人怜惜。

郑泊如从怀中拿出一只纸包来:“这个给你。”

“这什么?”

“饴糖。雪酥山不好带进宫,就揣了一包糖,我想你吃了心情大约能好一些。”郑泊如关心道。

虞璎嘟唇道:“什么呀,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还拿糖哄我,我才不要!”说着朝他瞪眼。

郑泊如讶异:“我以为你喜欢,不都是甜的吗?”

“你才喜欢!我五岁就不爱吃糖了!”虞璎觉得自己被小看了。

正说着,身后传来动静,她转眼一眼,是程宪章与其他几人从屋内出来。

她便马上回头,朝郑泊如道:“我不要,你拿回去谁爱吃谁吃。”

郑泊如无奈笑:“好,我拿回去,是我想岔了,给了你不喜欢的东西。”

“那也不怪你,你心意我领了,你好好查案,快点查,我回去了。”虞璎说完进了屋,郑泊如看她进屋就往宫外走,追上了前面那一行人。

第19章 真相

他悄悄去看程宪章,见他目不斜视,神情平淡,似乎对刚才的事一点芥蒂也没有。

这有些奇怪,他之前猜测,程宪章也许是对虞璎有意的,要不然不会和他说那些话,但现在看他又觉得他过于淡然。

不过,不管他怎么想,虞璎应该是对他没有念想的。

此时的郑泊如觉得一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若清宁宫失火是意外,皇后已受伤,皇上对皇后似有怜惜,当没有废后的想法,虞家也就安全了;若清宁宫失火是有人故意为之,那必定和小公主之死有关,正好一并抓出,也解除了皇后的嫌疑,皇后和虞家也能没事。

可这桩简单的案件,到下午却有了意外的结果。

他们越查越觉得,皇后说了谎。

皇后在病床上说自己风寒头疼,处于昏睡中,什么都不知道。

但事实却是,前半夜两个小宫女听见皇后几乎一直咳嗽,咳了半夜,以及前两夜皇后也在咳,她们守在一旁,明确皇后是没怎么睡的,没人能在咳嗽的情况下睡得安稳。

而且失火时,一名宫女喝了碗汤药莫名睡着了,一名宫女被皇后支走,要喝雪梨汤,这是夏日,又是半夜,极难找到雪梨,小宫女四处寻问求人也没弄到。

就在这功夫里,清宁宫就失火了。

而他们又在失火的灰烬处看到异样,老捕头推测失火前有人将灯油洒在了地上。

那名睡着的宫女在审讯中哭着说汤药是皇后赐给自己的,疑心里面有安神药,那本是皇后的药。

总之……一切都在证明,火是皇后自己放的。

只是他们没有大理寺的卷宗,不知道小公主案查到什么地步了,皇后到底是畏罪自尽,还是自知要受连累而自尽。

但不管怎样,皇后自尽都是大罪,也是宫中丑闻。

后宫妃嫔没有自尽的权力,那会给皇室蒙羞,就算要死,也得由皇上下令赐死。

一旦自尽,不只自己身死,也会连累家人。

黄昏时分,该查的都查完了,皇上在御书房召见郑泊如与程宪章两人,问二人结果。

郑泊如先行回答,他将卷宗呈上,回道:“臣以为,此案是意外,大理寺严查清宁宫,将清宁宫人带走收押,侍候娘娘的两名宫女是新人,疏忽值守,导致烛火点燃帷幔而无人知晓,娘娘病重昏睡,无法呼救,因此险些丧命。”

这是他在思虑之后决定的回答。

将此事归咎为意外,是皇上和虞家都愿意得到的结果。

若说出真相,皇上无法接受,于皇后与虞家来说也是灾难。他不愿亲手将皇后和虞家推向这种灾难。

皇上翻了翻手上卷宗,翻到某一处,细细看下来,脸色渐渐变得铁青。

他在做皇子时,也曾在御史台任职,查阅过许多案件卷宗,知晓里面一些线索和讯问代表着什么。

这卷宗上所写其实颇有疑点,隐隐指向失火并非郑泊如说的这样。

好久他才抬头,看向程宪章:“子均以为呢?”

程宪章却是直接道:“臣以为郑大人所言为粉饰太平,虽没有真凭实据,却能断定皇后对臣等撒了谎,她当时虽卧病在床,却是清醒的,不可能等大火蔓延都不曾发觉,只有一个解释,她放弃了自救,或者说,她是有意寻死。”

“大胆!”皇上怒声道:“程子均,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程宪章跪下道:“皇上命臣等彻查中宫失火原因,臣说的是臣认为的真相。现在能断定起因是烛火点燃帷幔所致,至于是意外点燃,还是人为点燃则无法判断,因为只有一人知道真相,便是皇后,但碍于身份,臣虽怀疑皇后说了谎,却无法再次审讯皇后,所以无从得知。”

皇上蓦地将卷宗掀在了地上。

郑泊如也跪下,书房内鸦雀无声。

许久,皇上开口道:“栖舟先退下,程子均你留下。”

郑泊如退下了,留程宪章一人跪在书桌前。

皇上声音异常平静,问他:“朕想起,你曾经还是虞家的女婿。”

程宪章低下头:“是。”

“在你的推论里,皇后有意轻生,若皇后矢口否认,那你便是毁谤皇后之罪!”皇上道。

程宪章回道:“臣无权质问皇后,臣也相信,任凭臣再怎么质问,皇后都是之前的话,她昏睡过去了,对失火一无所知。但若皇上想知道真相、又在意真相,或许皇上去问,皇后会实言相告。”

“什么意思?”皇上的语气愈加缓慢起来,这是真的动怒了:“什么叫朕在意真相?”

程宪章道:“若皇上不在意真相,如郑侍郎所说,宫中意外失火就是最好的答案;若皇上在意真相,也许才能窥得皇后此举心中的想法,臣以为……皇上贵为天子,但与皇后毕竟是结发夫妻,兴许是想知道皇后此举用意的。”

皇上未曾说话,程宪章沉默片刻,继续道:“贵妃诞下公主,举国欢庆,皇后自然也为皇上高兴,只是这时候不可避免有许多眼光盯着皇后,甚至朝野上下有传言,皇上有废后之意。

“皇后对此不可能一无所知,内心自然煎熬,而这时候,小公主却突遭横祸。后宫诸人皆受审问,皇后宫中也不例外,陈大人此举乃是急皇上之所急,一视同仁,铁面无私,于皇后来说,却是莫大的耻辱。

“听闻连皇后家人也进大理寺受了审讯,不管最终真相如何,皇后是否有牵连,都是颜面扫地,国母之尊严荡然无存,倒不如在此时因意外而身亡,若大理寺最终查出此事与皇后全无干系,倒可以得一阵哀叹扼腕,比起活着似乎更有好处。”

皇上定定看着他,冷笑一声,随即道:“好推论,好口才,不知道的倒以为你是皇后的心腹,下去吧。”

最后三个字,皇上说得极快,不带一丝感情。

程宪章知道自己的话的确惹怒了皇上,一个字也没再多说,叩拜后离去。

皇上久久坐在书桌后,只觉震惊,疲惫,犹豫,又有愤怒与庆幸,五味杂陈。

他一向自诩是英明仁德的皇帝,如今却让臣子直言,他的皇后意欲自尽。

若非畏罪,那便是被逼到绝境,而目前来看显然是后者,被谁逼的呢?被他这个皇上。

他做了什么,要让堂堂皇后意图寻死来抗议?

坐了许久,他终究是去往紫宸宫,到了皇后病床前。

虞夫人与虞璎已经离去,宫女不敢大意,一刻不离守在旁边,见他来,忙跪下行礼。

皇后躺着,皇上问:“皇后睡着了吗?”

宫女道:“大概是,方才还醒着。”

皇上再看一眼床上,说道:“你们先退下。”

宫女不解,却还是悉数退下。

皇上坐到床边,平静道:“你当知道,朝廷的刑律官员不是摆设,他们去清宁宫查了一天,能查到失火真相。”

皇后仍未睁眼,皇上咬牙道:“别装了,回话!”

上一篇:中了笨蛋美人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