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250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没有她和阿土大王在。

  牧场的可持续发展与安全性,就是这些天忙碌的重心任务。

  五天之内,西麓牧场就有了质变。

  梭梭树又集体疯涨了三尺高!

  牧场上的牧草和野菜密密匝匝,近距离都看不见草场上有裸露的沙地。

  狗米草已经平均长到了成年人的膝盖高。

  靠近骏马山山脚,沙葱和一些口感比较好的野菜,长势也很喜人。

  青葱碧绿。

  一掐,嫩得都能挤出青汁来。

  同样的异能催生,山脚下这片土壤,不同之处在于岩石层下还藏着一条暗河。

  水汽之上的沉淀的沙土更为湿润肥沃。

  甘明兰索性让新移民们又花了几天时间,帮着把这条暗河拓宽加深,并在暗河的下游修出了一个占地约有五亩的人工湖。

  有了这个湖泊,西麓牧场的牲畜们再不愁饮用水。

  她还利用手里为数不多晶核微型炸弹,炸出了一个从隐蔽山谷到西麓牧场的通道来。

  通道来源全都甩锅给了阿土大王。

  谁让人家麾下有数万鼠民呢!

  鼠大王保平安!

  鼠大王护万民!

  整个边城的军属家中,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起了鼠大王的神像来。

  边城有一家本来已经快要倒闭了的石器店,就靠着雕刻各种形态大小的鼠大王,起死回生。

  并还有迈入小康之家的迹象。

  证据就是他们家竟然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下了石器店那个小院子!

  随着鼠大王故事的传播,鼠大王的神像很快就在西北的其它州府传播开来。

  这个鼠屁,阿土大王很领情!

  它给万鼠大军立了不少规矩。

  不让它们去百姓家里偷粮食,也不让它们祸害田地里还未长成的庄稼。

  总之,在迷信鼠大王之后,百姓家里就再没见过耗子洞!

  甘明兰之所以折腾这么一个密道,就是要让牧场上的牛、羊和野骆驼们养成习惯。

  习惯,白天去牧场上吃草,夜里回山谷基地歇息。

  把现在使用的山谷牧场,变成一个天然的避风港。

  牲畜们也是有灵性的,遇到危险第一时间肯定会往避风港跑回来。

  防的就是南下打秋风的鞑靼们。

  那一百多个签了活契的小孩子,就是甘明寿这个牧场大管事能调用的羊倌和牛仔。

  边城是大本营。

  甘味鲜的买卖如此红火,还得继续开。

  今后有了西麓牧场为后盾,饭馆里永远都不会缺羊卖!

  甘父与甘母每晚数银子的时候都要感慨一回:托闺女的福,在边城一年攒下的银子,可抵过去的十年!

  尽管夫妻俩很舍不得大闺女和两个外孙孙离开,但他们还是要留下来为闺女和外孙孙们挣银钱。

  甘明兰作为西征先锋将军,就是第一波出发的。

  甘明福和左文康等人会在先锋军拿下关西七卫后,随着驻守边防的军属们一块西去。

  西域各国的沙盘微观实景图,须得续上!

  这些天,被流放的左氏族人们反响很大。

  制图队和医护队的队员家属们,自然是家里的顶梁柱在里她们跟去哪里。

  但还有一大半的族老们认为边城很安全,他们一把老骨头再也不想挪窝子。

  年轻人说服不了家里的老人。

  吵着吵着,就变成了分宗的局面。

第252章 一路向西

  左氏的分宗很有意思。

  最终,边城留守的左家还是以嫡支左文轩为宗主。

  而即将搬迁去关西七卫的左家人,以后会以旁支最有出息的左文康为主心骨。

  就在西征大军出发的前一日,正式把从大名府乐元县带来的族谱做了切割......

  左氏家族的事通常情况下,左文康都不需要甘明兰帮着操心。

  他先前教过族弟们编草鞋的手艺,后又带着去了制图队。

  这些人家也从流放犯身份转为了军籍。

  军籍,搁在过去真不是什么好身份。

  可在大西北,眼下就也就边军的日子最好过。

  最重要的一点,玉面罗刹.游击将军可是他们关西左氏妇!

  嫡支有什么了不起?

  跟着文康哥夫妻俩,他们说不定几年后就能成为关西的新贵家族。

  新贵左氏妇.甘明兰正带着五千先锋营,以最快的马速开始了急行军。

  出发前,她只让这些人带了够吃十日的军粮。

  十日内到不了战场,就得饿肚子!

  谁敢在路上瞎耽搁?

  她是跑得无比轻松惬意的。

  野马马王要不是被她压制了速度,两天一夜就能杀去关西七卫。

  其它野马被安上了马笼头,现在就被先锋营身手最好的十四个斥候骑着。

  它们身后跟着一万多匹蒙古马,轮番驮着先锋营的骑兵们。

  嗯,这些都是上回被甘明兰用陷马阵坑回来的上等战马。

  战马们先是在山谷牧场里被木系异能养好了腿伤,强壮了体格。

  后又被放在骑兵营里好吃好喝养了一个多月。

  时至今日,总算是派上了大用场。

  吭哧吭哧!

  领队野马群的速度和耐力,彻底唤醒了蒙古战马体内争强好胜的血脉。

  你追我赶,极速奔驰。

  夏历五月的官道上,尘土飞扬......

  提前几日就得了消息的金州关的百姓们,这两天家里的灶台上

就没有停过火。

  为的啥?

  自然是为了大军做干粮!

  都知道边城缺粮得很,就怕先锋营吃不饱饭。

  抠搜小老头再次上线,一大早去了河对面的金州城,晌午才回来。

  进门就大声嚷嚷:

  “老婆子!今儿我买了十斤猪肉回来,你回头把这些肉剁碎了放进饼子里!肉不要留,全都给做了,到时候把这些肉饼送给西征伐胡的玉将军!”

  老太太在灶台上摔摔打打,嘴里骂骂咧咧:

  “你个老不死的!咱家小孙子过几日不也要跟去战场的么?怎就不见你心疼心疼,你们老寇家唯一的小孙子?”

  抠唆小老头吹胡子瞪眼:

  “你个头发长见识短的老婆子!听说玉将军这回都当了先锋营的游击将军!知晓啥是先锋营不?她可是要带着兵卒打在最前面的人!

  有她领队,咱家老大和大孙子的血海深仇很快就能得报了!她要是再厉害些,一口气把关西七卫全给打下来!莫说是吃老头子十斤肉饼,就是吃老头的肉喝老头的血,老头子都愿意!”

  刚还有几分怨气的老太太听到这里,急急忙忙洗手切肉,嘴里回话:“知晓了,知晓了......”

  老寇家情况很特殊。

  他家的儿子和大孙子,之前都在和平关防守。

  喀什噶尔汗国骑兵踏破和平关的时候,这些守军全都与喀什噶尔汗国骑兵拼上了性命。

  老寇家活下来的,只有住在金州关已经改嫁了的前儿媳和一个刚满十五岁马上要参加西征伐胡大军的小孙子。

  关西七卫现在就是喀什噶尔汗国的地盘。

  收复关西七卫,不就是替他们老寇家报仇么?

  边城出生的骑兵们,以往的敌人是北方游民的鞑靼。

  他们对喀什噶尔汗国以及其他西域胡人,还没有这般大的同仇敌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