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251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但金州关不一样啊!

  十户人里九户人家,都与喀什噶尔汗国有血海深仇的!

  不提和平关死了的关军,和他们有多少亲属关系。

  就是去年那一场火烧金州关。

  要不是边城派兵驰援及时,又好命的遇到玉将军这个玉面罗刹。

  金州关全员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自从收到赵总兵八百里加急传来的西征伐胡大计,整个金州关就如同一锅沸腾的水。

  半年前和玉将军并肩作战过的新兵蛋子们,为了争夺那三千个西征军的名额,还进行了一轮全关大比武。

  拼了老命,才从一众兄弟们脱颖而出!

  个个伸长脖子,就盼着西征大军快快到来。

  虽然,他们没有做玉将军亲率先锋营兵卒的命。

  好歹也算是八万西征伐胡大军中的一员呐。

  参与感,自豪感满满。

  没瞧见那些打输了的兄弟们,都哭成狗了么?

  先锋营的五千骑兵,在第三天的傍晚才跑到了金州关。

  甘明兰的本意是快速通关的。

  奈何金州关的军属们实在是太热情了。

  煮熟的鸡蛋、肉饼等,一个劲儿的往马上的先锋军手里塞。

  “娃们,赶紧吃!这饼子是大娘刚从锅里煎出来的,还是热乎的呢,用了沸水烫过的面,可宣软了!”

  “愣着干啥?甭客气啊,都是自己人!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过几日多咱们杀几个胡人!”

  “你们先锋营的玉将军和我们都是老熟人了!我家儿子去年年底还和她一块儿在城门楼上杀胡人呢!”

  “是啊,是啊!玉将军是我们金州关的大恩人,大恩人带兵路过旧地,我们怎能不表表心意呢?”

  “玉将军......”

  不仅骑兵们被军属热情的招呼着吃喝,围在甘明兰四周的人更是里三层外三层。

  众先锋营骑兵:啧啧,原来金州关是他们甘将军的快乐老家啊!怪不得不让他们多带军粮呢,今日这一顿,足够他们吃喝拿够好几天的量!

  咿呀!这些面皮软和带着肉馅的饼子是真香!

  老熟人金州关守将眼里没有其它,他看着装备齐整的先锋营,羡慕得流口水。

  要不是身负守城职责,他都想给玉将军当牵马的小弟去。

  玉将军比他以为的更有能耐。

  才半年时间过去,就从流放犯升职到了从五品的游击将军。

  这么一个将来必定有大出息的人物,和他老马是有过命交情的呢。

  光想想就很自豪,是怎么一回事?

第253章 移民预备役

  与金州关一河之隔的临洮府府城金州。

  短短半个月时间,又聚集了十几万难民。

  因为前不久有数万难民涌入了浊河对岸,并把怀庆府所有物资买空了。

  此事引发了赵总兵的惊觉,当即八百里传信给了临洮府和金州关的负责人。

  希望他们短时间内,不要放人渡河过来。

  得了消息的金州关守将,只能下令再次拆了连接南北两岸的那座浮桥。

  现在浊河两岸的百姓,全靠着羊皮筏子往返。

  夏季的浊河,水势很湍急。

  对于从来没有乘坐过皮筏子的难民们来说,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

  他们不敢用这般简易的交通工具渡河。

  当然,他们也不愿意走回头路。

  金州城不收留他们。

  而且这些州府离关内太近,那些乱军迟早会打来。

  不安全!

  难民们最想去的还是浊河对岸东边的怀庆府,或者是边城附近的几个县。

  在日日期盼着对面架浮桥的日子里,难民们就靠着在浊河里结网捕鱼,或是在龙尾山挖野菜度日。

  浊河南岸的山脚下和渡口边,搭起了数不清的低矮帐篷来。

  就在今日傍晚,住南岸渡口的难民们,就看到了河对岸从边城方向打马而来的先锋营。

  万马奔腾的情景,很令难民们震撼。

  眼尖的已经议论开来:

  “是边军,是边军的军服!他们这是要干嘛去?”

  “会不会要过河入关,跑去商都救那个小皇帝啊?”

  “嘿呀,他们带着那么多人马,想要过河肯定要把浮桥给架起来!”

  难民们听到浮桥两个字,个个都打起了精神来。

  巴巴的望着河对面。

  不想,才过了一顿饭的功夫。

  进了金州关的兵马,竟然径直打马西去!

  难民们心态炸了:

  “让老头子我空欢喜一场,他们居然不过河!”

  “跑得可真快!看他们的样子,难道是西边的和平关有战事要发生?”

  “可这西去的骑兵也不多啊!我看好些马背上都是空的呢,人数估计都没有超过六千人。”

  “不是说兵贵精不贵多么?说不定那都是打头阵的!我可听金州城的人说,去年年底西边的喀什噶尔汗国从和平关一路杀到了金州关,还在金州关放了一把火烧了半个城。”

  “这是金州关和边城缓过劲儿,要报复回去啊!”

  “少说那些没用的,就问我们还能不能过河往边城去?”

  “你是不是傻?打仗可是要人填命的!这个时候我们冲到边城不就是妥妥的炮灰吗?人家都不用费力都能抓到大把的壮丁。”

  “不着急,不着急!反正这河上的浮桥也没架起了,趁这个时间看看战况如何......”

  逃难出来的人最是懂得趋利避害,能活到现在全靠一生谨慎珍惜小命。

  明知对面可能要打仗,他们是决计不敢过去的。

  已经过了河的怀庆府难民们,可就没有观望的选择了。

  负责移民相关事务的千户长,在西征大军出发后就告知了他们:

  “再过一些时日,我们将拿回属于我们的故土,并在关西七卫重新驻军!到时候,你们就跟着西征大军的军属队伍,往关西七卫而去!”

  数万难民傻眼:“......”

  他们就是从混乱的战场中逃出来的。

  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千夫长哪里看不出他们苍白的脸色,对移民之事有多抵触。

  紧接着又补充道:

  “安全问题,是最不需要担心的!打了胜仗对周围的小国和部落自然会形成震慑!军属都敢去,你们有啥不敢的?驻军会帮着你们在关西七卫安居乐业的!”

  众难民:长官你最好是具体展开说一说?要如何帮忙我们安居乐业!

  被选出来做移民事务的千夫长,

显然是看了不少地方志的。

  他清了清喉咙,为还没拿下来的关西七卫做宣传:

  “你们莫要以为关西七卫全是大漠戈壁?其实早在汉武帝‘设四郡、据两关’之前,疏河附近就有绿洲。

  汉武帝当年也是今日这般移民去那里戍边、屯田,东汉朝廷继续推行屯垦制,还在绿洲之地修了不少的水渠。

  就拿最早屯田的瓜州来说,有史记载在东汉时期,麦谷是连年丰收。

  可惜瓜州从西凉开始战乱不断,先后被北凉、北魏、柔然等政权大肆屠杀,瓜州的汉人只能放弃此地往中原回迁。

  瓜州之所以叫瓜州,除了麦谷长得好也是出了名的产美瓜。

  只要昂们的西征大军拿下关西七卫,你们过去惯常侍弄庄稼的人可就有福了!

  除了粮食瓜果,西域的羊和草原羊都是出了名的味美!

  到时候,家家户户有吃不完的米面和羊肉,日子不晓得比你们在关内要美多少倍!

  还有,朝廷现在不允许西域的胡商入关,但我们总兵大人决定拿下关西七卫后,择一卫做互市地。

  你们就想想,那是多大的市场吧!”

  历史背景都给摆出来了,总不能有假吧!

  难民里也是有文化人的。

  很快就问起了,除瓜州以外的其它六卫是个什么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