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其功勋卓著,实为社稷之栋梁,军民之楷模。
战后,熊总兵组织数万关军与移民,开荒拓土,自给自足,养活了五十余万军民,使关西昔日前朝之弃土日渐富庶,边疆稳固,百姓安居乐业。
此功绩,实为国之干城,民之父母。
朕念其功高德厚,特加封熊真为昭武将军,授一等忠勇侯,赐爵世袭,赐以丹书铁券,永彰其功!另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以示嘉奖......”
听听这语气,这措辞,陛下金口玉言也!
昭武将军!
这可是正一品!
还一等忠勇侯!
铁卷丹书,爵位世袭!
熊真听到这几个关键字眼,热泪盈眶,叩首高呼:“臣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意外!
太意外了。
昭武将军,武将里的第一人!
直接从从二品干到了正一品!
而且,他幻想过的爵位,最多是一个伯爵。
世袭的侯爵,做梦都没敢想!
陛下对他们这些旧部,实在是太慷慨啦!
激动的他,亲自将一个装了一沓银票的荷包,塞到传旨天使的手中。
两人一番客套恭维后。
熊真忍不住替下属们打听起消息来。
传旨天使自然不会和,新出炉的昭武将军摆谱。
笑咪咪回他:
“可惜侯爷您远在关西,未参加陛下班
师回朝后的封赏大典。
在此次封赏大典上,陛下改了前朝的五等爵位制度,仅保留了公、侯、伯三级爵位。
其中。
封了公爵两人,分别是老宁阳侯泰国公与皇后娘娘之父承恩国公。
侯爵和伯爵,分别封了六人和十八位。
关西的诸位将军里,除了您之外,还有三位亲封的伯爵。
甘将军晋封为镇西大将军之职(从二品),授一等昭毅伯之爵。
田参将晋骁骑将军(正三品),授二等昭武伯......”
此外,关西诸将领中,从五品和正五品的武将,再次晋了二十几人。
熊真之前发给朝廷请功薄上的,几乎都得了升迁。
算是很给熊真这个武将第一人面子了。
熊真:晋得好,晋得妙。
在心里又是一番感慨:甘将军一介女流晋升至了镇西大将军,并能得一伯爵爵位,真真是开创了数百年的先河!
其实,这个先河开得很艰难,很艰难。
朝廷上,尤其是文臣们反对声一片。
奈何乾武帝这个马上皇帝,乾坤独断。
甚至还放话说:“只要有人能与镇西大将军的功劳比肩,朕绝不吝啬封赏一个伯爵爵位!”
文臣武将皆默默低头,不敢言。
只可惜,镇西大将军回程路走得太慢,一双儿女与相公带她接了旨。
威武将军府的门匾被揭了下来。
换上了宣旨天使从商都带来的,黑色檀木制门匾。
上面有乾武帝手书,镇西大将军昭毅伯府,九个金色大字。
肥仔星星眼:哇呜,我娘好厉害,又又又升官啦!镇西大将军听上去比威武将军更威武!
圆圆小朋友:升官是什么?能吃吗?娘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想她!
左文康:陛下的龙袍和皇后娘娘的凤袍,还能织得更华美一些,毕竟,陛下他有爵位是真敢给!
罗氏:不得了,不得了,这辈子儿子没能科举出仕光耀门楣,却因为给儿子娶了一个能干的儿媳妇,被朝廷敕封了一个正二品诰命夫人。
从此,儿子不是儿子,他的名字可以叫作——赘婿!
朱管事挺胸抬头,走出了王霸之姿:以后,请称呼我为,镇西大将军昭毅伯府大管事!
丫头和小厮们:吼吼吼......嗷嗷嗷......工钱又加了一倍!他们要在镇西大将军昭毅伯府,干活儿一辈子!
镇西大将军昭毅伯府,阖府上下,喜气洋洋,欢声笑语。
甘露川卫所,留守的将士们决定先于将军回来之前,宰上一波肥羊庆贺......
第436章 迟来的宝藏
一个月前,商都。
自从乾武帝御驾亲征西南大胜,班师回朝。
外城可比几个月前热闹得多。
主要还是因为最近几个月,商都附近的州县迎来了大量逃难半年多又归家的百姓。
这些百姓们经过观察对比,得出了一个定论:手里有军权的皇帝和前朝阉帝就是不同。
尤其是这种武将出身的。
人家龙椅都还没坐稳,就敢带着朝廷大军御驾亲征。
绝对是有足够信心的。
果然,如他们想的一样。
一直不服朝廷管束的西南蛮夷,朝廷大军用了还不到两个月就收拾得服服帖帖。
官道上,时不时就会响起“大捷”的八百里战报声。
这些动静,对百姓们回归家园,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皇城外的百姓们看见满载而归的运输车,脖子伸得老长。
这个热闹,一连看了三天。
三天啊。
延绵不绝的车队,往皇宫里拉了三天货。
就有人好奇的问:“那么多车货,总不能全都是粮食吧?”
有那些消息灵通的,在人群里指点江山:“粮食当然有,但头天运的可都是金银!”
周围听到这话的人,羡慕得口水都从眼角流了出来:
“我家大孙上过几年学堂,他仔细数过的,头天从早到晚运了一千两百多车!要换成铜板也就罢了,要都运的是金银,得有几千万两的吧?以往,咱从未听说巴蜀是这般富庶啊!”
知情人士四处张望,压低嗓音告知相熟的街坊:
“我二舅妻兄的小儿子与皇城内某个禁卫军相熟,据说,朝廷大军此行抄了巴蜀那个流民反王的全族!你们不知晓,巴蜀众多豪强士族的财富,都被那个反王的家族得了去。
人家仅凭一族之力,三年时间从豪强那里收刮来的金银,就比前朝最强盛时,十年国库的税银还要多!”
百姓们感慨:
“不得了,不得了!这一仗打得太划算了!”
“那我们可太知道前朝阉帝登基的时候,国库是啥样子了。空得能跑马,为了节约开支,阉帝都把宫里大半的太监和宫女赶出了宫。”
“节省也没啥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后还是让那群净军把寺庙里的香油钱都给扒光了,才算是活了过来。”
“人在做天在看,寺庙香油钱都没放过的,能有啥好下场?”
“不提那倒霉催的前朝阉帝,反正现在朝廷国库充裕是件大好事!”
“是呀,大河涨水小河满,咱们老百姓今后应该有几天好日子过咯。”
果然。
封赏大典后,朝廷随后宣布:全国农人与工匠皆免税免三年!商税也降到了前朝最低。
利好的消息,以风速席卷全国。
百姓们无不高呼万岁。
唯有一个老妪,死死的盯着内城的方向,满眼不甘。
左文轩做梦都没想到。
左氏嫡支用数十条人命和九族流放代价,才保存下来的藏宝图,现在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
一步晚,步步晚。
刚得了巨额财富的帝王,还能稀罕这份,只存于传说中的宝藏图么?
左文轩把振兴左家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张藏宝图上。
不来商都,不知身份的重要性。
可是,新朝廷现在不差钱了!
上一篇:画风清奇小师妹风靡修仙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