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109章

作者:木头山 标签: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刚开始还有一些媒体愿意出钱采访他,后来知道他在国内臭名昭著之后,就觉得他没什么大用处,他自然也就被抛弃了。

  “这群该死的人!”今天的柳美回到家,脸上又带着伤。

  这不是他第一次被人打,他出去找工作这段时间,有时候是被人针对打,有时候是误入社团“交流”现场被误伤……

  总之,他认为的高素质人群是没有的,那些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人,对他也是爱答不理的。

  他也知道了在阿美莉卡,歧视无处不在。

  但是那又怎么样,看看这大房子,看看这言论自由,看看这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

  “所以说,李稻花才是最了解阿美莉卡的,你说你跟她斗什么气。”柳英下班回来,看到柳美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

  多一个人的生活负担不是一般的重,他也有自己的家庭,要不是柳美知道他家的地址,他真的想直接把他赶出去。

  “哥,要不,我也去你们公司算了,你也不想我天天在家不挣钱吧。”

  他觉得,他哥的工作好像还不错,虽然他经常早出晚归的,可是家里也没短过吃喝。

  柳英沉默很久,才勉强答应,让他第二天收拾好,早点起床跟他一起出去。

  这时候的阿美莉卡对黑户的审查并不是特别严格,柳美还能正常出门,只要不让警察抓到就行,所以平时遇上事情,就要尽量忍耐,别惹事。

  柳英开车,很快转进一个社区,停在一处富丽堂皇的房子前。

  房子是标准的中式建筑,甚至是仿古的,跟周围的房子格格不入。

  柳美看到这样的房子就下意识的嘲讽,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不嘲讽他就不舒服。

  “土包子就是土包子,到了阿美莉卡这样先进的现代社会,也改不了一身落后土气。”

  “你给我闭嘴!从现在开始,少给我说这种话,这是老板的房子,也是公司。”

  柳英倒也不是爱国什么的,他家从小到大可没有这种教育,他不让柳美说,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工作。

  这份工作,相对来说,已经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最不被歧视的工作了,工资当然也不少。

  他现在还不是重要成员,重要成员的工资更高,他正在努力。

  “柳英你带的是客户?”

  “不是,是我弟弟,也想在咱们这找份工作。”

  “找工作啊……那你去找唐姐吧。”

  等到柳英离开,前台不屑地撇撇嘴,每天想来他们这里找工作的人多了,什么歪瓜裂枣都想进来。

  柳美跟在柳英身后,看到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是亚洲面孔,偶尔会出现西方面孔。

  被柳英警告过后,柳美这会儿不敢说话,只是看,这栋房子外面是传统的中式建筑,里面更传统。

  传统的有些过分,国内很多家里都不会这么搞。

  随处可见的关二爷、财神爷、金元宝、天地银行、桃木剑……

  乱七八糟的,道教佛教的东西都有,在这里的人很多也都穿的长袍。

  很快他们就到了所谓的唐姐那里,唐姐也是穿的一身长袍,头发高高挽起,用发簪固定。

  如果柳美仔细观察过,他会发现,这发簪,跟李稻花参加诺奖颁奖典礼时候戴的发簪是一样的,甚至材质都一样,金的。

  “咱们公司现在只要普工了,能接受就干,不接受就再去别地方看看,你弟年龄也不小了,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给他机会的。”

  五十岁,对诺奖来说,还年轻,对工作来说,老了。

  “行,普工也行。”

  从人事处出来的路上,柳英才跟柳美说这是什么公司,他们公司是丧葬公司。

  主要是售卖一些丧葬用品,比如说什么金元宝、纸扎车之类的东西……

  “老板是前几年的时候从国内来的,来之前,花钱在国内找人买的点子,来了之后就开了这个丧葬公司。

  你别看不起,这房子,就是这里面的时间挣出来的,老板还不止这一套房子,你要干的普工主要是叠金元宝,也有可能会被分到裁剪工作。”

  在柳美叠金元宝的时候,就听到隔壁的销售说自己今天又开了多少单,卖出去多少东西。

  他就纳了闷了,在国内都被打成封建迷信的玩意,在这怎么还能正大光明的做生意,听起来生意还不错的样子。

  他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个公司,看起来不正规,其实他们公司还给附近的大超市供货,纯手工,经过大师开光,为死去的亲人生活添砖加瓦。

  周家老大这几年日子过的不错,要钱有钱,要人脉有人脉。

  他的书房里,摆的最多的,除了高价从国内运过来的印刷版道教佛教经典,就是李稻花的各种小说。

  哪怕是不在阿美莉卡发行的小说,他也会高价从国内买回来,就是为了学习。

  刚出国,对于李稻花说的赚钱方法,他也是将信将疑。

  毕竟,李稻花在国内能吃得开,在国外可不一定啊。

  没想到,他第一天自己摆摊,就开张了,买东西的是一个老人家,他看中摊位上金光闪闪的金元宝,当得知是用来做什么的时候,哭着买了一大包,说是要给自己的儿子送去。

  说的时候,还说他儿子喜欢摩托车,可惜,他还没来得及给儿子买摩托车,儿子就去世了。

  这就是商机,周家老大立刻说他可以烧一辆阴间专用的摩托车,这样他儿子在天堂也可以骑摩托车。

  别管这阴间跟天堂是怎么搭上线的,反正周家老大是成功跟老头搭上线了,几天后就卖出去一辆纸扎摩托车,还让老头帮他宣传宣传。

  慢慢的,他的小铺子就这么小范围传开,他一家做已经不够用了,他买了印刷机,又雇了几个人,扩大生产,直到有今天这样的规模。

  家里有钱之后,他又觉得,曾经那些斤斤计较真是不值得,还朝国内打过钱,当做给老二的补偿。

  在招人的时候,他招的都是中国

  人,不是他心地善良,实在是老外在叠金元宝还有纸扎方面,不太灵光。

  这可能是有一定的天赋技能吧,就算是以前没叠过金元宝的人,学习之后,也能很快上手,外国人就不太行了。

  而且,亚洲面孔在卖这玩意的时候,更有说服力,再加上他后续给公司员工配备的工作服,效果翻倍。

  偶尔,他也会到公司下面去巡查,今天刚巡查到金元宝区域,就听到有人在蛐蛐李稻花。

  “李稻花算什么玩意,要不是我出国了,根本轮不到她出名,你们也没必要捏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咱们可是在阿美莉卡,她李稻花想来还来不了呢。”

  哪怕是叠金元宝,柳美也不忘宣传自己,觉得自己迟早要到高层的,现在只是过渡。

  “那人谁?”

  “今天刚来的工人,是柳英的弟弟,听说还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把他们两个开了,稻花老师也算是咱们公司的贵人,轮得到他们在这说三道四,以后也不许他们进公司。”

  他们公司不缺人,开除两个人也无关痛痒。

第112章 九洲本来工作的好好的,突然被开……

  本来工作的好好的,突然被开除,自己在公司也干了一年了,认识有人,柳英就打听是怎么回事。

  才知道,给公司老板出点子的人是李稻花,柳美偏偏在公司蛐蛐李稻花,这老板当然不愿意。

  不客气的说,李稻花对老板来说,那就是送财童子。

  回去路上,柳英一直在埋怨柳美:“我跟你说了吧,在外面管好你的破嘴,等回去,你就去柳法那吧,我现在没工作,养不了你。”

  “他凭什么说开除就开除,咱们也是正经进了公司的,总得给个说法。”柳美不服气。

  凭什么就因为他说两句话开除他,言论自由不懂吗?

  “你长点脑子,这公司是他的,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还以为你是在国内的国家单位,不能随便开除呢!”

  柳英真的受够他了,这废物,对他来说完全就是负担。

  他甚至不远万里,直接把柳美送去柳法那里,柳法的生活比他要好,因为柳法擅长编制故事,她在一家杂志社工作。

  作为一个亚洲人,她要做的就是写一些所谓的自己在国内的猎奇经历,来满足阿美莉卡人的猎奇思想。

  这对柳美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两姐弟瞬间一拍即合,还利用柳美的身份大做文章。

  等到国内再收到关于柳美消息的时候,就是柳美在国外像疯狗一样,疯狂攻击国内。

  原本还在为柳美说话的人,这时候总算是看清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只剩下一部分向往国外的人,更加坚定的拥护柳美。

  李稻花对于这样的人,从来都是看笑话的,国外好吗?

  当然好,对于有钱人来说,国外比国内好太多了,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根本不在乎什么犯罪,只要有钱,这些都可以无所谓。

  在国内他们想做因为法律不能做的事情,在国外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做。

  可是对于没钱,或者本身只是普通家庭的人来说,国外就是地狱,根本不会有人在乎你的死活,甚至还会有人时刻盯着你,企图压榨你的最后一点价值。

  毕竟,人力不值钱,可人还是挺值钱的。

  李稻花在国内正在申请开办杂志,她开办杂志的目的很简单,开眼看世界。

  对国内的老百姓来说,这个年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单一,电视报纸杂志,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很长一段时间里,新闻联播是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因为它稳定更新,每天都有新的咨询,并且真的是包含国内外各种信息。

  也正因如此,让境外势力有机会渗透到国内,在这些方面对国内造成负面影响,培育出一批坚定的殖人。

  这些殖人,如果只是普通人,顶多算是恶心人,可是他们一旦接受教育,走到更高的位置,对国家的危害就非常大。

  “毒教材”事件就是这样的殖人文化影响下的经典案例,从文化下手,毒害儿童,影响几代人。

  而这只是曝光出来的一部分。

  正因这样,她才想创办杂志,跟那些专门鼓吹国外的杂志抢读者。

  创办杂志社跟创办公司不一样,远方物流这样的公司,在刚开始,只是个草台班子,不仅人数少,还都没什么经验。

  就是靠着一点点摸索,慢慢建立起来完善的制度,慢慢发展成正经的公司。

  而且他们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以个体户的经营方式出现的,后来才成立私营公司。

  杂志社从创办初期,就要有尽量完善的制度,人员也需要一部分有经验的人,之前要有人来带没有经验的新员工。

  不仅是编辑部,还有印刷厂也要联系好,书店、定价、新闻、市场……

  总之,初期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而等到步入正轨之后,就能自行运转,李稻花很长时间不需要再考虑太多。

  他们杂志社还有个其他杂志社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他们可以和远方物流以最低廉的价格进行合作,把杂志输送到全国各地,实现真正的全国性杂志。

  这时候,除了少数的期刊,大部分期刊都属于地区性的,就是因为运输成本高昂,如果本身质量再不具备绝对的优势,就很容易变成赔本赚吆喝。

上一篇:当气运之女死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