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头山
对于这种人,李稻花都懒得理他们,她要准备去港岛,现在去港岛还是比较麻烦的,要经过审查才可以。
尤其是港岛那边,因为担心扰乱岛内生态,对市民的监督十分严格。
很多港岛人在八十年代没办法办理去其他地方的签证,基本上都是因为档案里有通内的记录,哪怕只是参加一次爱国游行,也会被记录下来。
不过在这里面,李稻花的审核是最早被通过的。
她年轻,有文化,思想先进,甚至在港岛高层看到她的履历里有阿美莉卡文学的时候,就觉得她是热爱西方国家的,完全可以争取过来。
双方都抱着让李稻花帮自己的想法,一拍即合。
“欢迎欢迎,欢迎内陆的同志们来我们这里交流参观!”
今年刚成立的银都机构等左派公司领导层都出席了接风宴。
银都机构是由多个电影公司组成的,这其中就包括长城和凤凰刚组成没多久的中原电影。
内陆这边除了李稻花,还有中制公司的负责人,中制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主管中外合拍事务的机构,官方背景,公司外壳。
接风宴上,李稻花全程耿直人设,这也很符合港岛这边调查到的消息。
尽管他们这边搞的热火朝天,李稻花他们来的消息,其实并没有太多港岛人知道。
他们这个圈子掌握的发声渠道太少,也太小,这么多年来,他们艰难维持,也不容易。
在港岛这边的影视圈,有一些不良风气是难免的。
在他们烟雾缭绕的看表演时,李稻花实在受不了里面的气味,自己出来透气。
因为是银都机构举办的接风宴,整个饭店都被包下来,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港岛这边,社团横行,就算是他们这些资本家,也要跟社团合作。
碰到一些不讲武德,不讲江湖道义的年轻古惑仔,人家光脚的不怕他们穿鞋的,还是注意安全的好。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灯红酒绿的港岛,这是内陆现在很少能看到的,耳边还能听到包厢里唱歌的声音。
“李小姐自己出来透气啊?”
一个没见过的男人站到李稻花身边,故作绅士的询问。
只所以说他故作绅士,是他说的话虽然很客气,眼神却骗不了人。
虽然是交流会的一员,那李稻花穿的也跟其他人不一样,这次交流会,男多女少,穿的大多都是西装,哪怕是女同志。
李稻花穿的是一件裙子,晚上冷,就多加个针织外套。
这样的穿衣作风,跟其他人格格不入,交流团里也不会有人说她,大家都知道,她的任务跟他们不一样。
而在这个男人的眼中,李稻花这样的穿衣打扮,明显是为了迎合港岛,自然就看低几分,觉得自己今天的任务手到擒来。
他的眼神让李稻花很不舒服,李稻花背靠着窗户,缓慢的上下扫视男人,最后赏他个看辣鸡的大白眼。
之前就说过,翻白眼,要眼睛大才更明显,李稻花更是个中翘楚。
她这大白眼,别说旁边的男人看的清清楚楚,就连守在附近包厢的服务员都看的明明白白。
曾经靠着美色,在一众女人中混的风生水起的男人觉得自己好像是被侮辱了。
其实确实是被侮辱了。
男人的皮囊还可以,可惜,猥琐的气质,和狗眼看人低的眼神,又拉低了几分颜值。
再说,要文质彬彬,李稻花天天对着的是欧阳远,要斯文败类,李丰收的金丝眼镜也是一绝。
男的想在这两个领域勾引李稻花,那是没戏。
他的形象重复啦,要是换个形象,李稻花说不定还有兴趣说两句话。
“哎呀,稻花老师,原来您在这,吓我一跳,还以为您不见了。
是不是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您要是觉得困了,我派人先送您回去?”
银都机构的一个负责人看到李稻花,赶紧迎过来,他其实也有问题想要请教李稻花,但是今天这个场合,明显不合适。
在确定李稻花想要回酒店后,跟交流会打过招呼,就让几个保镖把李稻花送到不远处的酒店。
离开的时候,
看到那个男人,皱眉让人把他清理出去。
这个人他没见过,肯定不是他们邀请来的人:“查一下他是从哪混进来的。”
这要是混进来个杀手,那他们不就都危险了。
李稻花来到港岛的主要任务是拍摄《天台之上》。
《天台之上》的重要取景点——港寨,也就是九龙城寨。
这个地方,张鑫炎没让李稻花去,太危险,真出意外,他可赔不起。
李丰收是第一次来港岛,来的路上,就十分激动,还让李稻花帮他检查检查,穿的有没有什么不得体的地方。
接风宴他没有去,他就是个演员,他们演员就在酒店的餐厅里一起吃了一顿。
那也让他大开眼界,很多东西别说见,他听都没听过。
从豫省到北平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见世面了,这次到港岛,又见一次世面。
李稻花回来的时候,他就等在李稻花房门口,出来之前,他答应过三叔,要照顾好稻花姐的,李稻花不回来,他也没办法安心睡觉。
他们这群人最后还是靠着《少林寺》的热度被曝出来的。
拍出《少林寺》的张鑫炎再度开机,能否超越《少林寺》盛况。
在得知拍摄的是电视剧不是电影,又开始质疑张鑫炎是否准备退出电影圈。
总之,听风就是雨。
为了不让这些小报胡说,张鑫炎只能登报,说清楚他们这次要拍摄的电视剧类型,顺便也提到了李稻花。
本意是为了帮李稻花打开港岛市场。
这时候的港岛市场也不小,别看人口少,人均收入却不少。
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被报纸提起来,把李稻花跟港岛的作家做对比。
很多报纸编辑哪里去过内陆,纯靠自己胡乱编,李稻花这样的新兴作家,他们自然更没有渠道得到她的资料。
这么年轻,又没有什么作品,说不是关系户谁信啊。
积德的,也就是隐晦的提到李稻花是关系户,不积德的,这会儿已经在炮制花边新闻了。
什么李稻花是张鑫炎的小三啦,是银都负责人的情妇啦,是他们在内陆买回来的明星啦……大家都知道,银都现在是青黄不接。
在国内这两年,看到的都是正经报纸,就算是怼她,也不会用这种低级的方式。
现在看到港岛这种满嘴瞎话的报纸,还有些回忆往昔。
想当年,她还在自媒体公司运营账号的时候,未经核实就发出去的小道新闻数不胜数,大家都是同道中人。
李丰收气炸了,他稻花姐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报纸上举的几个老头那都能当她爹了。
心里还有些心虚,这幸好是姐夫不在,不然非打他不可。
第46章 提前播出有小道消息,那就有主流……
有小道消息,那就有主流消息,《明报》则是刊登了一篇关于李稻花的简单介绍。
如果不是这次李稻花来港岛交流,他们还不知道内陆居然出了这么个作家。
她在国内的成就对港岛来说无所谓,很多港岛人认为内陆文学也就是自娱自乐。
他们最希望是能够融入到西方文化圈子里去,不仅是文学,影视也在向西方靠拢。
闯美,港岛是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一直都没什么起色,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他们自己拍摄的影视作品到了那边不受欢迎,他们送过去的成名演员也只是坐冷板凳,别说当主角,当配角都得看人眼色。
《亿万富翁》选角的时候,他们也有人去竞选角色,可惜没选上。
如果那时候能跟李稻花搭上线,是不是就有可能参演《亿万富翁》,要知道,这部电影捧红了不少角色,就连里面的配角都红了。
港岛对于明星的立场更关注,他们是公众人物,一举一动不仅被普通人盯着,也被上头盯着。
有很多明星心动于李稻花在阿美莉卡的资源,却又不敢跟李稻花接触,生怕被扣上什么帽子。
银都这边的明星就没这么多忌讳了,他们本来就是榜上有名的人物,好不容易身边有这么个强有力的助力,当然要用啦。
李稻花身边就经常会有银都机构的明星毛遂自荐,说自己拍过什么电影,擅长什么风格。
刚开始她还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后来经过张鑫炎的提醒,才反应过来。
哭笑不得地说:“我跟阿美莉卡那边的电影公司不熟,我就是写过两部小说罢了。”
“可你这两部小说都拍成电影了啊,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得的机会,怎么样他们都要试试的。”
机会就是这样,你必须要时刻准备着,才有可能把握住。
其实他们猜的没错,李稻花还真能帮他们进阿美莉卡影视圈。
伊恩现在的娱乐公司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不是说有多少多厉害的电影明星,而是他公司明星的待遇要比其他明星好很多。
公司刚成立没多久的时候,伊恩需要亲自给演员们压阵、买下午茶。
后来就是明星带的助理帮他们做这些事情,跟其他往死了压榨的公司简直天差地别。
当然,知恩图报这样的事情也不是谁都会做的。
《亿万富翁》里有好几个配角都是伊恩公司的演员,以前从没拍过戏,第一次拍戏,就能进这么大火的电影当配角,还不是路人甲的那种配角。
火了之后也有忘乎所以的,有其他公司稍微给点甜头,透露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他就屁颠屁颠的要跟伊恩解约,要换家。
伊恩也不傻,一大笔违约金,掏了才能走。
对于他们这样的演员,挖人的公司当然是不会替他们掏违约金的,又不是什么求之不得的大演员。
每年这样小火一把的演员多的是,后续泯然众人的也多的是。
这时候很多演员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多优秀,真有钱的家庭就不会选择当演员,又苦又累还有生命危险,钱也挣不到自己手里。
这时候当演员跟后来的内娱可不一样。
只拍一部戏当然付不起违约金,哪怕是伊恩这样的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