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头山
那也耐不住有人非要找死,还真有人把自己家的房子卖了,再加上贷款,东拼西凑的凑够违约金,成功跳槽。
他跳槽的公司也确实是个老牌的大公司,每年都会拍摄大量的电影,旗下的演员不愁没有电影拍。
跳槽过去的是一个男明星,他全家都非常支持他,所以才会帮他凑钱,就是觉得进入米高公司之后,就能一夜成名,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金钱,名誉,全都唾手可得。
“他不过是在做梦。”伊恩是这样评价的。
从男明星跳槽过去后,在一部电影里扮演过一个配角,没什么反响之后,角色分量越来越低。
公司里的优秀演员太多,大多是天赋型的,想要好角色,那就要自己努力。
伊恩的公司,他们这些演员,在没有拍摄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有两三个小时的学习,学习文化知识,学习表演技巧。
伊恩当然知道这里面有人是花瓶,大脑空空,他要做的就是把花瓶激活,让他个你加我优秀。
米高公司就不一样,行就上,不行就下,当演员是你自己的工作,没有人能帮你,想要学习,那好啊,你自己掏钱,爱怎么学习怎么学习。
只有一点,别耽误公司工作。
已经付过一次违约金,根本无力再付第二次违约金的男演员只能跟一家人挤在出租屋里。
每天除了向导演毛遂自荐,就是出去打零工,补贴家用。
出走一圈,他才发现伊恩这个老板的好,甚至还回头去找过伊恩,希望他看在以前的情分上,能帮他介绍个工作,让他有电影可拍。
面对这样的人,伊恩只是让门卫过来把他拉走,以后都别放他进来。
“我们只是个小公司。”这是男演员当初说的,现在还给他。
他的经历,让伊恩公司的演员心惊不已,动过心思的人更是后怕,幸好自己当时穷,付不起违约金,家里人也不支持他们。
伊恩也跟李稻花说过,希望她可以推荐几个亚洲面孔,虽然做不了主角,有时候也是不了缺少的配角。
这个配角,李稻花知道,她可见过太多这种装盘配菜了。
尤其是一些科幻电影里,
就喜欢拉上一两个亚洲面孔,来代表东大,抹黑东大。(印度:没错,就是我东方大国。)
就因为这个,她没推荐,暂时也不准备推荐,真有她觉得合适的角色,才会推荐人。
港岛的媒体,主打一个无法无天,语不惊人死不休。
李稻花写的很多小说,主要针对的是国内的改革开放、时代变迁,这对港岛来说很难理解,他们干脆也就不去理解。
把李稻花拉到他们擅长的领域来打就好了,他们现在擅长的当然是武侠小说和武侠剧,《少林寺》就是武侠剧。
「大陆无视港岛武侠小说」
「李稻花无爱传统文化」
「银都挑战港岛影界,无人敢应」
……
上面编的天花乱坠,要不是李稻花知道自己最近根本就没接触过记者,她都要以为上面的内容真的是自己说的。
狗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拍摄的她的照片,模糊不清的照片配上无凭无据的话,还真让他们带起节奏了。
李稻花没有写过武侠小说,李稻花跟银都合作拍摄的也是个现代剧,这就能让他们大做文章。
一起出来的人看到这些报纸上写的文章都觉得生气,觉得他们太过分。
“稻花老师,你不用理他们,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李稻花还有闲情逸致看报纸,这才哪到哪,想当初她同事为了挣钱,为了热点,输出的扭曲观点,一篇文章就让他们的一个账号直接爆火。
网暴的那种火。
评论区、后台私信、甚至是公司的其他账号,全都是慕名过来骂他们全公司的。
就这,人家还怡然自得,公司火了呀,挣钱了呀。
那时候那满屏幕骂的,让这些人看到,恐怕得原地爆炸。
张鑫炎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他们和内陆的合作。
恰好这时候亚视改组成功,正需要合适的电视来和TVB打对台,张鑫炎带上已经拍摄好的五集,联系到亚视。
“银都的人?”
“对,说是跟内陆合拍的电视剧。”
邱德根刚刚入主亚视,改了亚视的名字,正是大刀阔斧、锐意革新的时候。
他本人也有意向跟内陆合作,他本来就是靠从事电影行业发的家,对电影这块也比较了解。
《少林寺》他就很看好,同时也很看好合拍这种模式。
在他看来,他有钱之后,在港岛建了游乐园“宋城”和“唐城”,这毕竟只是小游乐场,跟内陆真正的宋城唐城没办法比。
拍摄古装片的时候,还是到内陆取景更真实,更宏大。
这次的《少林寺》就是在内陆真实取景拍摄的。
“让他们进来吧。”尽管听说这次合拍的不是古装剧,更不是武侠剧,邱德根觉得,还是要给对方个面子。
他自己就是白手起家,自然不会小看别人。
“久仰久仰啊!”
双方寒暄没多久,张鑫炎主动提出试看,这也正合邱德根的意。
《天台之上》最近虽然因为李稻花的原因吵的沸沸扬扬,具体内容银都却捂的很严实,媒体也只知道是部现代剧。
开头的九龙城寨取景让邱德根很满意,很有生活气息嘛,剧组也很拼啊,九龙城寨可不安全。
只看两集,邱德根就拍板要买下《天台之上》。
《天台之上》跟港岛其他的影视剧都不一样,之前风言风语的武侠小说他们不在乎看来是有原因的。
武侠小说,拍武侠剧的有很多,另辟蹊径,尤其是还拍的这么好,绝对可以独树一帜。
房地产行业,他也涉足过,这里面的水不得不说,确实深,看到这部剧,还给他了点启发。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银都和亚视联合,合拍电视剧《天台之上》,下周黄金时间七点播出。
亚视开始预告新电视,也放出了一小部分花絮,全新的演员,熟悉的布景,精致的妆容。
相比之前人们已经看习惯的老演员,新面孔也让港岛人耳目一新。
第47章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天台之……
《天台之上》的主题曲是在内陆做的,纯音乐,没有编词。
这样也方便直接在港岛这边使用,不再需要另外找人演唱主题曲。
作为亚视改组之后首播新剧,让很多人都关注着这部剧。
亚视自然不用说,TVB也在密切关注,此时TVB正在播出的国语剧是《十三太保》,反响并不太好。
《十三太保》是接档《天龙八部》播出的,因为《天龙八部》太优秀,接档剧的差距被无限拉大。
可惜现在的剧不多,可看的也不多,大家也只能看《十三太保》。
今天《天台之上》首播,《十三太保》也没演到关键的地方,很多人干脆换频道,想看首播再决定到底看谁家。
这么一换台,就再也没换回来了。
TVB大多数时候都力压亚视,更别说亚视这段时间改组,内部混乱,更没精力跟TVB竞争。
今天,亚视收视率第一次远超TVB,而且有望一直保持下去。
第二天,报纸上都是报道亚视收视率的,这也是种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天台之上》。
《天台之上》作为港岛第一部 职业电视剧,是第一部描述房地产行业的电视剧。
从房地产行业最底层的销售员,到顶层的管理者,每个人的思维逻辑,处事方法,以及制度建设,全都清清楚楚。
哪怕是没有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的人,看了这部剧,也能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扑街啊,我当时买房的时候,真的以为就剩下几套房子了,还在里面挑了位置最好的一套,原来是骗人的啊!”
为了尽可能快的让消费者做决定,销售员通常会把自己希望对方购买的一套房子拿出来,然后再配上几个房型、地理位置、价格远不如这套房子划算的房子。
通过这样的对比,让消费者“自愿”选择房子。
还有房托之类的。
很多消费者买的时候,甚至是买过之后,都很难意识到这个陷阱。
港岛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天台之上》播出的时候,也有楼盘在进行销售。
刚开始还好好的,大家正常操作,只是很快,这些楼盘发现,来买房的人精明了很多,很多话术,他们还没说呢,对方就先说了出来。
一个两个还好,可能对方以前是干这个的,也可能对方是对家派过来的。
可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卖房子越来越困难,他们才发现不对劲。
有看过电视的人当然知道,这是看电视的人多了啊。
本来今年房子就不好卖,房价略有回落,消费者又变得精明很多,这岂不是要让他们的房子砸手里。
房地产行业对《天台之上》这部剧恨得牙痒痒,但是又没什么办法。
普通人抱着学习的想法,恨不得拿个笔记,逐字逐句的记录下来,不管是以后到房地产行业工作,还是买房子,都能用到。
正是这样努力的情况,让亚视看到商机,本来只是在黄金时间段播出,特地另选时间重播。
在电视剧第一遍还没播出完毕就重播,这是很少见的情况,尤其是在同一个台重播。
其实,大部分人看了,也只是一时有用,房子该买还是要买的。
港岛的地方就这么大,港岛的人却数不胜数,有钱的时候不买,难不成一辈子住在贫民窟。
住在九龙城寨那种地方,一辈子更看不到未来。
“那咱们还拍不拍武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