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正当风华 第43章

作者:单人谷 标签: 女强 女配 快穿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是谢红叶。

  杜兰娘记得, 当初她从山崖坠落树梢, 是谢红叶将她从树上摘了下来。还没来得及给谢红叶道谢,就见谢红叶消失在了山林间,洒脱的不像是传闻中的女土匪。

  还有在山火烧起来时,谢红叶带着人冲入战场,帮助他们杀了朝廷驻军,勇猛到没有一个村民能及得上她。

  杜兰娘突然明白了自己不是遗憾没能偿还谢红叶的恩情,她是遗憾自己没能像谢红叶那般活得痛痛快快,活得像个人,而不是像个童养媳,日复一日地过着乏味枯燥的、为了柴米油盐耗费所有精力的生活。

  所以在离开村子时,她的心底是雀跃的。

  她早就厌倦了这一切。

  暴露在外的脖子被冷风凌迟得生疼,双脚失去知觉仿佛变成了地面的一部分,周围也不再喧哗,求救声低了下去。杜兰娘仍保持着原来的姿势,生怕手指稍微动一下,长了眼睛的羽箭就会向她飞过来。

  周围静得有些可怕,杜兰娘的心沉到了谷底。

  她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抬起头颅,想要看看眼前是什么样的惨状,想要看看还有没有和自己一样的幸存者。

  眼前的场景并没有如想象一般惨烈,插着羽箭倒地的同伴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都看着天上,一动不动,像是有神仙降世。

  杜兰娘顺着他们的视线向上看去。

  只见城楼上有一人逆光而站 ,阴影模糊了她的面孔,杜兰娘只能看见她手中高高举起的长/枪。

  长/枪的末端挑着一个人,紫色的绸缎在太阳下反着光芒,能清晰地看见上面用金线勾勒出的花纹,是她们这些人一辈子也穿不起的衣服,正是半刻钟以前视村民如猪狗的男太守。男太守的血液顺着长/枪滑到持枪之人的手上,最终一滴滴地掉落在地,将地面砸出了一个浅浅的小坑。随后长/枪一翻,脚下一震,男太守的尸体惊起了一片尘土。

  持枪之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众人这才恍觉他们已重获新生,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杜兰娘浑浑噩噩地站了起来,失去知觉的双脚迅速变得酥麻无比,像是大地在她体内生了根。

  谢红叶一行人救了他们整整三次,就算之前还对谢红叶的土匪身份心存芥蒂,但此刻,所有芥蒂都如同见了日光的鬼魂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他们对谢红叶只有感激。

  谢红叶让他们往东,他们绝不往西。

  此刻的谢红叶说:“乡亲们,我们就是因为贪官才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想要去京城为自己讨一个说法。可真实情况大家也都看见了,我们才离开家乡,就遇见了这样一群想要置我们于死地的豺狼虎豹。前往京城的路还很遥远,将会遇见的豺狼虎豹不知道还有多少,大家接下来还想去京城,为死去的家人讨一个公道吗?”

  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

  谢红叶话音刚落,就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应答:“想!”

  有人怀着怨气大声喊道:“想进京城,为我们讨一个公道,也想问问那爱民如子的皇帝,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才遇见这样的官,遭到如此横祸。”

  谢红叶道:“好。”

  她低头看着站在城墙下的村民们,手中长/枪一挥。

  “我谢红叶今日在此发誓,日后,进京的路上不管有谁阻拦,谁拦杀谁,绝不手软。就算我们最终到京城的人只剩下一个,也要将这些贪官做过的事情上达天听,为我们死去的亲人、为我们遭遇的一切——”

  “讨回公道!”

  “现在。”在欢呼声中,谢红叶的长/枪指向身侧被捆得结结实实的男将领,“你想死还是想活?”

  将领忙不迭地点头,“姑奶奶饶命,小人也是听从命令办事,身不由己啊。”

  将这百来个女人带到城墙上时,太守担心有诈,特意下令,命人将捆着她们双手的布条换成用水浸泡过的麻绳,哪怕是壮年的硬汉也难以挣脱。如此一来,这些女人再勇猛,看见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时也只能袖手旁观。

  谁料这些女人奇迹般地挣脱了麻绳,还将城墙上的人伤了个十之七八,若非他及时看清了形势,如今他也会如太守般,被长/□□穿心脏丢下城墙。

  谢红叶道:“既然你想活,那我就命令你一件事,你做还是不做?”

  后者毫不犹豫:“做!只要姑奶奶肯绕我一条小命,好让我回家照顾母亲和幼儿,别说一件事了,就算是十件上百件,小人也照做不误。”

  谢红叶脸上的褶皱因为笑意而加深, “既然如此,那你就把手下的这些官兵给我整合起来,武器也清点清点,改日我们离开这里,赶往下一个城池时,你得带着这些人和我们一同前去。若是有如今天这般拦路之人,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办。”

  谢红叶的视线在对方身上打量着,轻笑一声后问道:“你听懂了吗?”

  这是要——

  男将领猛地抬起头,撞上谢红叶的双眼时他烫着般收回视线,咬着牙,沉重道:“是。”

  有些村民对谢红叶这个安排不满,这些官兵毕竟杀了他们的同伴,却被谢红叶一句“都是为了在这个世上活下去,何必彼此为难”堵了回去。

  如今的谢红叶在他们心中与神无异。

  谢红叶都这么说了,他们再不情愿还是选择了顺从。

  男将领为这些村民们都安排了住处,并找来了棉衣。这些村民们享受了背井离乡的第一顿饱饭后,对官兵们敌视的目光才有所缓解。

  谢红叶一行人被安排在了太守府上,并准备了美酒佳肴。

  观音山上可没有这些,她们的酒是粮食制成的粗酒,冬日出去打猎时才会喝上一口,暖暖身体,防止冻死在积雪的山间。她们的食物都是普通的粗茶淡饭,尽管冬日里每天都有收获,可寨子里有一百来人,分到每个人手中也不剩下什么。

  此刻看着这些食物的她们垂涎欲滴,但没有一个人动手,都看向谢红叶,等着她一声令下。

  谢红叶挥了挥手,众人这才开始吃了起来。

  谢红叶倒是不怀疑这饭菜中被人下了毒,特意留下的男将领一看就是风吹到哪里就躺在哪里的墙头草,这样的人绝不会做危及自己安全的事情。

  谢红叶倒的第一杯酒,递给了站在一旁的九湘。

  今日若不是九湘暗中用小刀将麻绳割出了豁口,她不会那么快地夺下这座城,制止那些官兵手上的箭,救下这些对她心存感激、未来将会不遗余力地宣传她丰功伟绩的村民。他们是她的信众。

  谢红叶道:“今日辛苦你了。”

  九湘从怀中掏出小刀,将谢红叶手上的酒换了过来,“算你还有良心,”深深嗅了一口后喜笑颜开,“这点小事怎么会难倒我?”

  酒欲入口时,九湘似是想起了什么,“不过,那个杜兰娘我还没解决她。今天所有人挤在一起,我没找到哪个是她。”

  谢红叶本没有杀杜兰娘的意思,可惜就可惜在,杜兰娘太聪明了。

  无论是万华观前,杜兰娘率先开口,当了最为危险的“头羊”,还是在今日,她先于众人戳穿了苻成的谎言,并在之后对谢红叶一行人处处怀疑,没有完全信任。

  谢红叶道:“日后有的是机会。”

  谢红叶只信任她从观音山上带下来的一百人,可这一百人中,聪明者寥寥。

  “若杜兰娘没有丈夫,或者她的丈夫不是死在我谢红叶的手上,我可能会坦诚相告,将杜兰娘收入麾中。偏偏……杜兰娘有个丈夫,她的丈夫还是死在我的手上。”

  “以杜兰娘的聪明劲儿,再过些时日,肯定能推测出我在这件事中担当了什么角色。与其被杜兰娘发现,不如趁她还未察觉时,除掉她这个隐患。”

  九湘想起了杜兰娘的身影,觉得就这么杀了有些可惜,心中浮现了一个主意:“要不把杜兰娘约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她,她或许会放弃报仇,来帮助我们?”

  谢红叶陷入了深思。

  就在九湘以为谢红叶不会回答时,谢红叶突然道:“还是杀了她比较稳妥。”

  谢红叶无法告诉九湘,想杀了杜兰娘,不仅是因为杜兰娘得知真相后可能的作为,还有她身上传来的危险劲儿。

  这是谢红叶除去观音山附近几十处土匪窝子后培养出来的直觉,一种可以嗅到同类的直觉。

  若不除去此人,日后必为大患。

  觥筹交错,众人喧哗,谁也没注意到谢红叶身旁那棵柱子后,有人影一闪而过。

第45章 古代篇之谢红叶

  夜里, 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大雪纷纷扬扬,眨眼就淹没了膝盖,盖住了城中没来得及消散的血腥味。加上粮食等必需物资还没有被清点出来, 谢红叶不得不放弃原本的计划,按捺住性子,在这里多住了几日。

  等到三日后大雪被清除, 与城内建筑一起暴露在谢红叶眼前的, 还有杜兰娘失踪的消息。不止是杜兰娘, 被谢红叶大骂是靠母亲吃饭的“孝子”朱老三也没了身影。

  当时谢红叶已经清点好了城中留下来的官兵, 带着换上了厚棉衣的村民和整理出来的粮食金钱准备前往下一个城池。

  听闻这个消息的她攥着缰绳的手微微一顿,面露诧色:“好好的人,平白无故地, 怎么会突然失踪?你再回去找一找, 可能在城中闲逛忘记了我们今日要离开。”

  谢红叶的灵台十分清明。

  多日相处下来,谢红叶对杜兰娘的性子也摸到了几分,她不是不守时的人。此刻失踪,八成是她根据谢红叶的行为推测出了事情的真相, 为了保命选择连夜逃走。

  来人对这二人的失踪也觉得奇怪, “要不我现在回去找找, 若是找上了, 再跟上队伍。”

  若失踪的别人, 村民们可能感受不到, 偏偏失踪的是杜兰娘, 那个离开村子后又是给他们做饭又是照料他们, 甚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杜兰娘。

  众人早就习惯了她的存在。

  谢红叶问:“若是没有找到, 该怎么办?”

  来人陷入了犹豫, 这个问题他还没有细想。

  谢红叶道:“这座城不大, 但要找一个人,比在咱们山上找到一个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看你就不用回去寻找了。杜兰娘生的聪明,一回头发现咱们都消失了,必会四处打探跟上来的。”

  来人称是,他回到了村民堆里,将谢红叶的话一字不落地转告过去。

  村民听了也纷纷赞同,突然有一男不耐烦道:“若失踪的是一个女人或者一个男的也就算了,这还值得担心一下。可——”他语气暧昧,“失踪的是一女一男,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看,八成呀,是看对眼了。”

  另有一男的接道:“一个刚死了丈夫,一个没了老婆,这不是天经地义吗?”

  顿时引起了一片笑声,驱散了众人心底的担忧。

  离开这座城的村民不再像离开村子时那么狼狈,他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袄,不再冻手冻脚,队伍中有几大车的粮草,也不再饥肠辘辘,掉队的人比起之前少了一大半。

  停歇的间隙时不时地有议论声跑到谢红叶的耳朵里:

  “咱们以前累死累活的,还吃不饱饭,冬天都要冻着。结果现在啥也没干,就能吃饱饭,穿这么好的衣服。就算谢寨主说去京城的路上要走整整一年,我也乐意。”

  “谁说不是呢。”

  谢红叶对此淡笑不语。

  沿途一直走走停停,前往下一座城本该花费五六天的时间,结果耗费了半个月还没到达。

  官兵们不敢多加议论,生怕话一出口,耳朵长在他们身上的谢红叶就会举起长/枪,像杀了太守那样让他们尸首分离。村民们倒是喜闻乐见,左右他们能吃饱饭穿暖和衣服,还能在沿途的镇子和村庄里走走逛逛,和当地人话话家常。

  话家常时讨论最多的总是谢红叶。

  谢红叶的名字从这些人的口中跳跃而出时长了翅膀,飞过她们走过的每一个村庄和小镇,往下一座城和更远的地方飞去。

  又过了五六天,谢红叶才姗姗到了下一座城:鲤门。

  早就打探到谢红叶消息的鲤门城闭上了大门,宣告对这帮客人的抗拒。

  早就猜到会发生什么的谢红叶没有生气,在历经多次生死的村民们却十分恼火——又遇上要将他们至于死地、好去邀功领赏的官儿了吗?

  他们甚至没有上前询问的念头,而是对着谢红叶道:“谢寨主,这些人如此可恨,必不会帮我们开门。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直接冲上去,给他们点厉害看看?”

  在上一座城的时候,他们就算提前知道了这些当官的拥有怎样的蛇蝎心肠,也断不会说出这一番话来。他们人数虽然不少,有四五千之众,却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根本不知道集他们之能竟足以让一个太守血溅三尺。

  是谢红叶让他们看到了这一切。

  经历几番生死,他们的人的急剧下降,如今只剩下三千余人。人数比不得当日,可是,敢放出这般豪言也是有底气的。

上一篇:撩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