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359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可惜的是这是一进的院子,要是能有两进的一样质量的就好了,毕竟两进院子以后肯定比一进的更稀缺。”

叶嘉音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做记录:“院子保存状况好,产权明确,位置也好,离后海很近,夏天吃饱饭出去散步肯定很舒服。

而且可以省去不好翻修的费用和时间,四万块钱确实不贵。”

苏元正也点头:“看那位郭老师是个有涵养的文化人,他的同事应该也是不错的,做买卖能碰上好讲的人是最好的了,不然扯来扯去的劳神劳心。”

第659章

离开什刹海后,一行人又驱车前往南锣鼓巷附近的三处四合院。

这三处院子的情况截然不同,让苏渺他们有了更直观的对比。

第一处位于小雨胡同,是个三进的四合院,这么大的房源十分难得,但现状令人唏嘘。

院门上的彩绘早已斑驳脱落,门板也歪斜着,推开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院子里挤着十二户人家,各家都在天井里搭了简易厨房,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在头顶交错。

带他们看房的街道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这院子产权复杂,一半是住户的一半归国有。住户多,要买就得负责全部腾退工作。

虽然三进院子总价只要六万,但光安置费可能就得再花三四万。”

第二处是个小院,没有在笔记本上,是街道办的关大姐突然想到临时带他们过来的,和前一处只相隔百来米。

还没进院子里就听见里面传来搓麻将的哗啦声和孩子的哭闹声。

关大姐推门进去喊道:“老李!我带人来看看院子。”

这门一开,只见院子里搭满了各种临时建筑,晾衣绳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物,墙角堆着蜂窝煤和大白菜。

“不好意思啊,住的人多,有点乱。” 房主杨大姐穿着围裙从厨房里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

这是个一进半的院子,所谓 “半进” 是指后院只有一间破土房,被改造成了储藏室。

正房和东西厢房都被分割成了小间,分别租给了几户外地打工者。

杨大姐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说:“这院子是我前几年从房管所买下来的,当时总共花了一万二,现在想两万五出手。

您别看现在乱,把这些临建一拆,地方可大着呢,只住一家的话那可是很宽敞的。”

苏渺跟着她走进正房,只见墙壁上糊着旧报纸,屋顶的椽子上挂着蜘蛛网,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杨大姐指着屋顶:“您瞧这梁,都是好松木,没虫蛀。就是得重新翻修,水电都得重做。”

后院的破土房更是摇摇欲坠,墙角已经开裂,房顶上的瓦片缺了一大块。

唐子逸蹲下身敲了敲地面:“地基有点下沉,得加固。”

苏元正皱着眉问:“二万五是便宜,但整修下来得多少钱?”

叶嘉音快速估算:“至少得一万多,还得花半年时间。而且这院子被分割得太碎,结构损伤严重。”

李大姐连忙说:“价格好商量,您要是诚心买,两万二也行!”

但众人看着眼前的 “烂摊子”,都明白这不是简单的 “捡漏”,而是个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 “填坑” 工程。

下一处则在圆恩寺胡同,是个保存完好的两进四合院。

朱漆大门上的铜钉闪闪发亮,院内的抄手游廊一尘不染。

房主是位归国华侨,特意请了专业人士来修缮,连窗棂上的冰裂纹都复原得一丝不苟。

但二十万的要价让苏渺直咂舌:“这价格都够买几套秦老家那样的院子了。”

看了五套从笔记本里筛选出来的四合院,已经到了下午三点了。

四人回了苏家租住的小院,苏元正去给孩子们张罗了一桌好吃的,中午的时候他们只买了包子对付一口,闲暇肯定得弄点好吃的犒劳他们。

吃饭之后,叶嘉音拿出笔记本,上面条理清晰地列出各处的优缺点。

唐子逸率先发言:“秦老爷子家的优势很明显,两进格局,位置好,又是难得的‘整院’,没有被大杂院分割。

价格不算很贵,而且整修成本可控,那和玺彩绘是独一无二的卖点,看得出渺渺是很喜欢的。”

苏渺给每人倒了杯茉莉花茶,清香随着热气氤氲开来:

“对呀!秦爷爷家的彩绘多珍贵啊,要是被那个外企经理刷掉就太可惜了。你们注意到没?秦爷爷听说要破坏彩绘时多生气,他肯定更愿意卖给懂得欣赏的人。

我特别喜欢秦爷爷家的历史感,那些彩绘和老槐树都有故事。就是那个姓黄的外企职员盯着,得赶紧做决定。”

叶嘉音补充道:“郭老师家也不错,四万买个‘拎包入住’的院子,在什刹海性价比很高。而且那口活井太吸引人了,这生活情调不是钱能衡量的。”

苏元正捻着下巴:“我担心的是一进院子以后升值空间不如两进的大。但话说回来,郭老师是文化人,好打交道,产权又清晰,省了不少麻烦。”

再说到那套二十万的院子,众人都直摇头。

苏元正笑道:“那是给文化人准备的,咱们就是普通老百姓,住着舒服最重要,犯不着为了‘翰林故居’多花那两万块。”

至于其他的,整修成本太高,尤其是杨大姐家的 “破土房”,光是想想翻修的工程量就让人头疼。

叶嘉音说:“我觉得买院子这么大的事情急不来,本子上还有不少房源呢。

明天我们都没有考试安排,那就再去看几套。回来和今天的这些对比之后再做决定吧。”

于是,次日四人又跑了小半天,回来一对,还是秦老爷子家和郭老师家的最合适。

苏渺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爸,要不我们买这两套。秦老爷子的院子我觉得需要翻修一下,重点是要弄厕所的下水,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正好郭老师家的买下就能入住,比我们现在租的这个小院宽不少,还处处都精致漂亮。

等那边装修完毕之后,我们再考虑之后要住哪,另一处留着等升值。按照现在的趋势,以后四合院肯定会越来越贵的,我们终归不会亏。”

苏元正算了一下账:“秦老爷子的院子是八万,郭老师的院子是四万,加起来就是十二万。

还要再加上装修、搬家和添置家具的费用,这一笔要怎么算呢。”

有近期装修经验的叶嘉音说:

“秦老爷子的院子如果按我家的那个标准来装修的话,大概要一万块左右,主要是他有很多房间常年没人住,旧了。

至于家具,得看是什么品质的了,如果要做一些品质好的木质家具。

再加上渺渺说也想去潘家园淘点好东西来点缀,估计还要两万,加起来就是十五万了,再加上一些税,十五到十六万。”

第660章

苏元正皱了皱眉,说:“之前我们买了铺子和车子,现在剩的流动资金只够买房的钱了。

那我们就先去将院子买下来,然后打电话回邕城,让会计汇钱过来再装修。”

苏渺不停的点头:“好的呀,装修的事不急的,先把院子买到手!”

既然已经决定,那就要立即行动。

明天苏渺要回学校考试,所以他们趁着天色还没晚,立刻赶去了秦老爷子家,希望他还没有和洋鬼子签合同。

下车的时候,唐子逸发现有个车胎瘪气了,于是说:“元叔,你们先进去了,我把备用轮胎换上再进去。”

三人走进院门,看见门户大开,里面还隐约传来了交谈声。

叶嘉音敲了敲门,喊了一声“秦爷爷”,里头传来秦老爷子的应答:“直接进来吧。”

等他们进去,看到先他们一步来做客的是昨天的油头小黄,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哟!真巧啊,你们又来看房子了?不过,今天是我们先到,格林先生已经接受了八万的开价了。”小黄得意洋洋的说。

苏渺皱了皱眉,还没说话,那外国人已经自顾自地在院子里转悠起来,一边看一边摇头:

“Oh, these paintings are too old-fashioned! We’ll have to repaint everything.”(这些彩绘太老土了,我们得全部重刷。)

“秦爷爷,您已经决定卖给这位格林先生了吗?”叶嘉音问道。

秦爷爷温和地说:

“抱歉啊,小黄从一个月前就已经来我这看过了,陆续好了好几次,今天又带了上司过来。先来后到嘛,院子理应优先卖给他们的。”

苏渺遗憾地摇头:“那太可惜这些彩绘了,就要被毁掉了。”

“不会的,小黄说了,格林先生已经答应将这些彩绘保留下来,我这才答应卖的。”秦爷爷乐呵呵地说。

嗯?保留?可是刚才格林先生那句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苏渺狐疑地眼神扫过小黄,见他不自然地将头撇开。

“秦爷爷,可是我刚才听到格林先生说的是要把这个彩绘都刷掉,我建议您再问问。”

“诶!你这姑娘怎么回事,我们和秦老爷子都已经谈好了,你怎么还冒出来搅和呢!”小黄气急败坏地说。

看到他这个态度,秦老爷子也看出来有猫腻了,转头问:

“格林先生,这些彩绘你到底要不要保留啊?”

格林先生听到秦老爷子喊他的名字,但他听不懂中文啊,只能指了指耳朵,摊开手耸了耸肩,示意自己听不懂。

小黄连忙说:“It's okay,ll solve it.”(没事,我来解决。)

苏渺见小黄不肯翻译,直接开口问:

“Mr. Green, will you keep these paintings after you buy the yard”(格林先生,请问你买下院子后,是否会保留这些彩绘。)

只见格林先生一脸理所应当的说:

“Of course not, I want to brush them away, paint the pictures that God likes.Wasn't it already agreed”

(当然不会,我要把他们刷掉,画上帝喜欢的画。这不是有已经说好的吗?)

此话一出,苏渺和叶嘉音就知道,肯定是小黄为了达成交易两头骗了。

他大概是觉得反正双方语言不通,也听不懂对方的意思,先把院子买下来,反正装修也没那么快。

到时候院子已经不是秦老爷子的了,他也进不来看,即使进来了,看到彩绘没了他也没办法,毕竟产权已经是格林先生的了。

叶嘉音一脸气愤的对秦老爷子说:

“秦爷爷,格林先生说之后是要把画都刷掉的,这位黄翻译怕是假传圣旨了!”

叶嘉音的话语像一块冰投入水里,秦老爷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