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 第96章

作者:星辰之主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穿越重生

陆怀砚那一直紧绷的脸终于放松下来,嘴角也勾起一个弧度,“嗯”了一声,又怕太过冷淡,加了一句:“好。”

两人坐下后,裴珣和孟淮皆是已经吃得喷喷香,方才还堆成小山的蛋炒饭肉眼可见地已经向下倒塌。

他们两个似乎是较上劲了。

裴珣这边扒拉两口,孟淮就要跟着再舀两勺,气氛一时剑拔弩张,谁都生怕落后一步。

黎书禾看着桌上还尚未动食过的蒲包肉,将其挪动几分,放到了陆怀砚的面前,介绍道:“陆少卿试试这个,蘸着醋汁更加美味。”

等他真的将筷箸伸过去时,又添了一句:“这可是只有我们吴州才特有的吃食哦!”

陆怀砚看见她盯着自己的眼神,不由感觉手指突然不听自己的指挥,僵在空中无法动弹。

直至强行用力将其掰回,将筷箸上的肉片送入嘴中。

甫一入口,就感觉到了蒲草特有的清香,而这豚肉更是软糯筋道,肥瘦相宜。醋汁的味道很好的中和了那丝腥气,不知不觉,又加了几片送入口中。

黎书禾看着他吃进口中的模样,不由有一种自家安利卖出的喜悦感上涌。

“没骗你吧?陆少卿若是喜欢便多吃一点,不然等回了长安城可就吃不到了。”

“不会。”他应的很快。

“嗯?”黎书禾偏头看他,“不会什么?”

只听见他的喉间溢出半声闷笑,又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只觉得你……禾娘应当是会做的吧?”

黎书禾本来只是随口一句戏言,没想到现在是自己反被问倒了。

况且,听着“禾娘”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总觉得有些……怪别扭的 。

还没等她再应,便听到对面两人的惊呼声响起。

“黎师傅,可不带这么厚此薄彼的!”

黎书禾:“?”

孟淮心酸道:“这吃食还是老夫同你一道买的,也是我亲手拎回来的,怎么如今就紧着陆少卿一个人吃了!”

黎书禾:“??”

不是,她摆在桌上这么久了,孟大人是人老了,眼神也不好了吗?

裴珣也控诉道:“还有那醋汁,为什么只摆在陆少卿一人的面前。”

他还犹记得当初在大理寺食堂时,也只有陆少卿一人独享着那些与众不同的酱汁。

黎书禾:“???”

这裴大人怎么也睁着眼睛说瞎话?她明明调了一大盘的醋汁,只是单独舀了一小碟给陆少卿罢了。

裴珣哪管三七二十一,夹起几块就放到碗中,配着碗里的炒饭就吃了进去。

咸鲜的肉香混着干爽的米饭就在舌尖跳动,肥而不腻,别有一番风味在嘴中。

可恶!因为和孟淮争斗,居然这么迟才发现还有这等小食,差点就要被陆少卿一人吃光了!

暂时放弃战斗的孟淮也拍了拍鼓胀的肚子,跟着夹了一块放进嘴中,还不时感叹几句:“唉,人老了,不中用了!”

若是能再年轻个三十岁,他定然也能像这裴珣这般再吃个两碗炒饭而浑然不觉得饱腹。

……

众人吃完一顿满意的午食,仍然不见丁復的身影。

孟淮嘴里说了声“糟糕”,眼神里透出些担忧:“见堂总不会遇上什么危险吧?”

“那总不至于吧。”裴珣吃得太撑,一时半会儿都坐不下去,绕着屋子里来回踱步几圈才说道,“别的不说,他那身武艺确实不错,就算真被缠住了,脱身总是不成问题的。”

黎书禾看着天空中太阳尚还高悬,疑惑道:“这时辰不是还早着吗?”

“黎师傅,都相处这么些时日了你还不了解那小子?”孟淮抚了抚胡须,说道,“他就算是多跑一趟,也定要赶回来吃这顿午食!”

裴珣听完也觉得有些道理,跟着附和着:“确实是如此。”

那小子可不会放过任何吃美食的机会!

“天色确实尚早,不急。”陆怀砚说道,“他若是去了赌坊,亦或是去某些市井摊贩,一时赶不上也是正常的。”

这话说完,孟淮和裴珣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一点。再看着桌上还残留的一小勺米饭,相互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这丁復还是晚些回来吧,不然就剩下的这几粒米饭,怕是都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陆怀砚也起身看了一眼旁边的人,轻声道:“不是有话要同我说吗?”

黎书禾手里拿上早上拿到的那叠书籍,跟着一前一后地走到了那方小院里的角落。

她盯着地上的缝隙一时还未开口,就听见蝉鸣声忽远忽近地飘进耳中,混着此起彼伏的心跳声,扑通,扑通——

陆怀砚也没有催她,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等着。视线不由落在她手里的东西,又顺着慢慢地抬眸往上,那双似曾相识的眼睛,也曾透过阳光这般看他。

彼时,他因为躲懒,窝在了树下乘阴,被那位年长的太爷抓了个正着。

那位阿翁捋须,拍着他的脑袋随口而言:“阿砚啊,你如今还小。但文若行远,须得墨痕透楮,砚池积墨。*你若想在这条路上有所成就,走得更远,就要多花苦功夫,贪玩可是不行的。”

“并非是要你走上仕途,只是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明礼,更是可以在书中体会到不同的人生百态。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你读书的初衷是什么啊……”

陆怀砚那会尚且还是垂髫小儿,对着这位老者的话也只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他只将这话默默记在心中,还没等他领悟出什么意思,就被刚好下值的阿耶领回府中。

后来那半年的时间里,他识了不少字,也读了不少书,慢慢才明白那位老者话中的含义。但还没等他寻得机会再去登门拜访,便听见阿耶和阿娘那段时间时常在府中议论着朝中发生的大事。

五岁的陆怀砚默默垂下眼眸,双手握拳。

不是说不要忘记读书的初衷吗?怎么自己做了这般令人唾弃的事情。

再大一点,等他识得更多的字,也悟得了更多的道理,翻看史书记载的事件时,才觉笔墨太过浅薄,也太过片面。

头一次,他决定用自己的双眼去看清这个世界,更是想查清诸事的真相。

陆怀砚就这般进了大理寺,从小案子开始查起,一步步积累经验,直至弱冠之年,升任大理寺少卿。

也是这时,陆均说要替他取字,他拒绝了。

他直至现在还犹记得当时自己说的话:“某有幸曾得一位长辈教导,他替我取了‘文远’二字,父亲觉得如何?”

陆均略一沉思,击掌道:“好!‘文以澄心穷理,方得致远之道。’*既然有此渊源,便用文远二字。”

现如今,思绪回神之时,他似乎也隐约听见了屋外的蝉鸣和近在咫尺的心跳。

陆怀砚觉得周遭的环境愈发安静下来,到了最后什么都听不见了,只听到她说:“陆少卿,我可以相信你吗?”

……

陆怀砚看着她坚韧的眼神,想到了当时年幼的自己。

他坚定地应道:“我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黎书禾终于把手中的东西递了过去,说道:“这是早上我和孟大人在那位林师傅的屋子里找到的。”

陆怀砚打开棉布包裹的书籍,其中有两本正是他那日在纸张上写给她的书名:《昌黎先生文集》与《居思录》。

这两本文集,皆是由李崇次子,李谌所写。

李谌此人放纵不羁,平日里只读书饮酒,始终不愿入朝为官。他写得一手好诗词,更是论得一手好文章。

世人皆说李谌傻,好好的官放着不做,非要去追求所谓的逍遥自在。还时常去各地游玩采风,数月不见踪影。

他们连连惋惜,没想到连李崇这般的老师都无法将其引上“正途”。但在感慨之余却依然会对他所撰写的诗词十分推崇,真真是矛盾至极啊!

他们惋惜他们的,李谌却是压根不在乎,而李崇这个当父亲更不必说,流言蜚语罢了,何况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何必将他拘于一角,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

还有不少好事者找到李崇,让他也该好好管教管教这个次子。

李崇也只是一笑置之:“人生在世,他想做什么,便去做吧。”

正是因为李崇的纵容,才有了如此恣意畅快的李谌,更是让他年纪轻轻便能在大胤的文学史上取得如此成就。

陆怀砚将那叠书籍翻开后仔细地看了一遍,末了才说道:“我大概能猜到一些。”

“是吗?”黎书禾问他,“你猜到了什么?”

“兴许,这位疑犯是为了某位曾经的恩师,亦或是哪位至交好友,选择潜伏在了国子监多年,为了找出当年的真相呢?”

轰!

黎书禾脑子突然一片空白,更是心乱如麻。

所以他早就知道了,他是一直在等自己坦诚吗?还是……

她努力地深吸两口,先将紊乱的呼吸平复下来。

“陆少卿。”

“嗯?”

黎书禾抬眸,这才发现他的眼神带着柔光,就连方才应声的时,尾调都是柔软的。

她别过头去,轻轻说了声:“等找到了这位林师傅,能先让我单独问他几个问题吗?”

陆怀砚的眼神掠过,轻笑一声,难得的开起了玩笑:“我还以为是什么特别为难的事情。”

比如说,把人放走……

“那陆少卿是答应了?”

“嗯。”他爽快地应下。

沉默片刻,气氛又冷了下来,恰巧一片叶子落下,他伸手接住。

“那你还有什么话要问我吗?”陆怀砚又靠近了一些,狭小逼仄的空间里,倾下的身影将她牢牢覆住,“比如说,那位昌黎先生,嗯?”

“什、什么?”

“没关系。”他说,“你只要记得,这条路上,你不是孤军一人。”

“我们要找的这位林师傅也好,亦或者是我,跟你想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第81章 东坡肉(一) 我猜,应当是甜的吧。……

黎书禾有些后悔了。

后悔选择在这边的一个逼仄的小角落里与他进行这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