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佰豌
西秦士兵连夜逃往下一座城池,那边必然是会严阵以待,谨防夏华国兵马乘胜追击。
可是,严阵以待又怎样?
他们西秦连日来损失了那么多将领,有本事的都死了,剩下这些本事不算大的,又损失了那么多粮草,早已军心不稳。
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撑着守城就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
何项北指挥着夏华国大军,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顺利拿下西秦国的第四座城池。
第296章 是许爱卿的外孙
一座城池再次失守,西秦士兵已经彻底失去了士气,若是夏华国继续攻打,他们根本没有反抗能力。
西秦国国土本就不是很广阔,丢了四座城池,就相当于少了三分之一的国土。
这下,西秦皇帝彻底坐不住了。
臣子们纷纷出主意,希望立刻派出使臣与夏华国太子进行交涉,签署停战文书。
至于他们的二皇子秦萧,还在夏华国手上的事情,已经自动被大家忽略。
国土都保不住了,谁还有空考虑一个被人抓俘虏的皇子?
西秦皇帝与朝臣商量好对策,直接派出了本国的丞相作为使臣,立即赶往边关面见君昊然。
君昊然那边,并不知道西秦的计划,他与何项北在营帐中,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下一步攻打计划。
不是何项北轻敌,他早已看出西秦那边距离彻底丧失战斗力不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的,就是继续攻打,直指他们的国都。
已经不打算放过西秦,西秦时使臣来访的结局,毫无疑问的,就是无功而返。
幸好君昊然是个君子,秉承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否则,西秦的丞相小命都得交待在这里。
何项北继续指挥大军攻打西秦,只是五天的时间,夏华国队伍已经兵临西秦京都城下。
西秦人即便如何失去士气,但京都毕竟是天子脚下,防御力还是很强的。
到了这里,何项北并没有立即安排进攻,而是下令,大部队原地休整,调养生息。
与此同时,君昊然再次派人快马加鞭将这一好消息送去京城。
这一次,他信中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再次提及何项北的功劳,目的就是希望战事结束后,他们凯旋还朝之时,皇上能为何项北赐予相应的爵位。
另外也是要将这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告知皇上,君昊然还不知道皇上的病已经治好,只希望父皇得知这个好消息,身体能更舒畅一些。
皇上早在两日前,就收到了君昊然的第二份战报。
得知夏华国大军在何项北的带领下,已经拿下西秦三座城池,不光是他本人,就连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有史以来,夏华国还是头一次如此勇猛,可以说打得西秦人屁滚尿流!
当然,战报中,也有令人气愤的一面。
那就是押粮官郭运成竟然失踪了。
君昊然目前主要精力都用在对敌上面,还没有彻查到郭运成谋反的证据。
但这种情况明眼人都清楚,这个押粮官绝对有问题。
朝堂上,对太子战报中的两个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攻打西秦方面,有人说,拿下三座城池,已经起到了震慑的作用,相信西秦短时间内不敢再对夏华国展开什么行动,完全可以见好就收。
还有人说,必须要乘胜追击,打得西秦彻底大伤元气,并且签署未来百年内都不准犯我夏华国江山的协议。
皇上了解君昊然,并不是那种好大喜功之人。
距离他上次收到消息,大军成功夺回丢失城池,并且擒获西秦二皇子,到现在还没有过去十日的时间。
也就是说,他们用了不到十日的时间,就成功拿下西秦三座城池。
而且,君昊然在信中说得十分清楚,功劳最大的人就是何项北。
看来他还真是低估了自己这个女婿的能力。
当然,皇上现在还不知道,他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何项北已经带人再次拿下西秦好几座城池。
皇上并没有听取那些大臣们的意见,直接给君昊然回信,边关的事情,让他自己与何项北商量着,一切决策根据形势来决定。
这就很明显了,皇上是放权给了太子。
对于西秦,无论是继续攻打还是停战,决定权就是太子。
朝臣们已经两次在太子送来的战报中听说何项北。
这个名字,对于除了许尚书父子和顾远之以外的人,都觉得十分陌生。
丞相吕枫出列,问出了大家的心中所想。
“老臣敢问皇上,这位被太子殿下多次提及的镇军大将军,是何出身,臣等貌似从未听说过此人?”
皇上现在对何项北的印象,早已不是当初的嫌弃,觉得他一个庄稼汉配不上自己千金之躯的女儿。
如今皇上对何项北更多的是看中。
拥有如此优秀的将才,是夏华国的幸事。
若不是女儿的身份还没有公开,皇上真想骄傲的告诉满朝文武,这个只用了短短十日时间就顺利拿下西秦三座城池的人,就是他的女婿,当朝大驸马。
最终,皇上只能按捺住心中的自豪感,暂时不提何项北与自己的关系。
“哈哈……这位镇军大将军,是许爱卿的外孙。”
听皇上如此说,满朝文武的视线齐刷刷落在了许尚书的身上。
就连顾远之都不例外,他怎么都没想到,曾经在自己手下做过半年多捕头之人,竟然还有这样一层身份。
不管如何,顾远之是打心底里为何项北感到高兴。
因为顾远之清楚,在朝堂中,没有一定背景的人,很难走得更远。
如今何项北靠着自己的实力建功立业,尽管如此,谁也不敢保证他回到京城以后,不会遭到一些高官们的排挤。
有了许尚书外孙这个身份就不一样了,许尚书在官场打拼多年,就算不经营什么势力,高官们也会给些颜面。
因此,这一点,对何项北是十分有利的。
其他文武大臣,很多都知晓许尚书女儿在十几年前失去联系,许尚书夫妻这么多年也没有停止过寻找。
如此看来,许尚书不但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还有个如此优秀的外孙。
大家也能够看出,皇上对这位镇军大将军的重视,待其班师回朝,封赏爵位都是有可能的。
这预示着什么?
预示着朝中很快就会出现一位新贵。
而且从许尚书的年龄来分析,他外孙的年龄肯定不大,只是不知道,这位镇军大将军是否娶亲。
很多家中有适婚年龄女儿或者孙女的人,已经开始打起了何项北的算盘,都希望自己家的姑娘能嫁给这位新贵。
皇上并不知道这么多人已经打起了自己女婿的主意,他扫视了一圈儿,最终将视线落在了兵部尚书丁勇的身上。
“丁勇,太子出征,押粮官是你举荐的,此人如今做出这样的事情,你如何解释?”
第297章 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若不是皇上清楚丁勇是自己人,发生了这样的事儿,就不可能只是要个解释这么简单了。
丁勇在听说郭运成所为以后,就一直在沉思,他在想郭云成曾经的一举一动,到底哪里被自己疏忽了。
明明就是个低调又内敛的人,而且很少与其他官员往来,怎么就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郭运成的行为,说轻一些,是受了佞臣的蛊惑,说得重一些,可能就是西秦埋伏在夏华国的奸细。
可……这么多年,他这个郭运成的顶头上司,却丝毫没有察觉。
现在被皇上问及,丁勇自认无从辩解,直接跪下请罪。
“皇上,是臣无能,这么多年竟然没发现郭运成的问题。”
皇上冷哼一声:“哼!朕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不管用什么方法,必须给朕将此人抓到。”
丁勇重重磕头:“臣遵旨。”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即便皇上不说,丁勇也会义不容辞的去调查。
与此同时,站在一侧的薛康平,心情也是七上八下。
薛家放在边关的眼线就是郭运成。
郭运成奉薛康平的命令,离开军营去拦截粮草。
无论他的拦截是否成功,都不可能再回军营。
因此,薛家这一次并没有比皇上更早得到边关那边的消息。
薛家没有更早得知边关的情况,与郭运成也处在失联的状态。
薛康平只吩咐郭运成去拦截粮草,然后将粮草销毁或者藏到隐秘的地方。
现在,郭运成一点儿消息都没有,薛康平心中也有些没底。
皇上让丁勇去调查,丁勇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郭运成的下落,只有将人找到,才可以审问出更多的东西。
想到丁勇的能力,极有可能找到郭运成的下落。
若是那样,对薛家非常不利。
看来,要想事情不牵扯到自己身上,先丁勇一步找到郭运成十分重要。
薛康平暗自打定主意,下朝之后,他就会派出大量人手,出去寻找郭运成。
除此之外,薛康平还有件十分挠头的事情。
因为郭运成奉他的命令去拦截粮草,导致他没有第一时间掌握边关战事,让君昊然成功拿下西秦三座城池。
君昊然立下如此大功,再想推自己的外孙三皇子上位,难度增加得不是一点半点。
上一篇:智者不入爱河,女配她不想负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