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221章

作者:伍佰豌 标签: 穿越重生

  而且如今在边关再没有他可以用的人,想要给太子使绊子俨然做不到。

  为此,薛康平十分气愤,下朝后,立刻派人请三皇子到府中议事。

  三皇子前些天就已经将收购红薯种子的事情,全权交给外祖父的人帮忙去处理。

  皇上禁足薛贵妃,派了大量侍卫看守,三皇子想了好多办法都没能见到自己的母妃。

  因此,他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母妃被禁足的真正原因。

  三皇子不知道母妃因何事触怒了父皇,为了稳妥起见,他最近的行事也十分低调,一直在自己的皇子府中,深居简出。

  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三皇子还不知晓,外祖父找他,他就以为是因为母妃的事情。

  看到薛康平,三皇子直接问道:“外祖父,是不是打听到母妃被禁足的原因了?”

  在薛康平看来,女儿被皇上禁足与郭云成的事情相比,已经算不得什么大事。

  “先不要管你母妃的事情,这边发生了大事……”

  薛康平将自己安排郭云成去拦截大军粮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给三皇子讲了一遍。

  本以为三皇子知晓后,也会和他一样,急着派人去寻找郭云成的下落。

  谁知,三皇子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外祖父,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我知道你做很多事,都是为我考虑,可你也不能拿边关那些为夏华国浴血奋战的将士做赌注啊?

  那些将士如果因此饿死,西秦人定然会长驱直入,到时候,夏华国的疆土都丢了,我做上皇帝又能怎样?”

  三皇子越说越激动,眼中甚至泛起愤怒的泪光。

  薛康平听着三皇子说了一大堆,竟然不站在自己这边,就有些恼怒。

  “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

  三皇子看了看一向被自己视为主心骨的外祖父,愈发觉得陌生。

  从小,他就被外祖父和母妃灌输了和君昊然争夺皇位的思想。

  他自己也觉得能力并不比君昊然差,唯一的差距就是出身。

  君昊然是嫡长子,而他只是个贵妃生的庶子。

  他是要去争,但从没想过要用这样的方法。

  哪怕是外祖父为了自己,耍一些小手段,都是在他的底线范围内,这些都无可厚非。

  可对边关的大军动手,这是在动夏华国的根本,在三皇子心中,是不被允许的。

  “外祖父,我的确喜欢那个位置,可我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去争取,而不是这样的方式?”

  薛康平冷笑:“呵呵……你还真是天真,君昊然德胜,他的太子之位就会愈发稳固,你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

  “那又怎样?”三皇子知道自己语气有些重了,他稍稍缓和了一下继续说道:“外祖父,如果我坐上太子之位,是用夏华国那么多将士的性命来换,这个太子我宁愿不做。”

  “你……”薛康平气得脸色通红,指着三皇子怒其不争道:“这么多年,我都白教你了。”

  三皇子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面对外祖父的指责一言不发。

  薛康平见他油盐不进的样子,气愤的开口:“你知道吗?皇上收到边关的战报,太子已经带人拿下西秦三座城池。

  你知道,这预示着什么吗?

  预示着太子的位置会愈发稳固,若是再不想办法控制这种趋势,你这辈子都别想坐上那个位置。”

  三皇子今日没有参与早朝,对此事还不知晓。

  现在听说太子连续拿下西秦三座城池,他心中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他发自内心的希望,能将西秦人打得屁滚尿流,可又不愿意听到君昊然立功的消息。

  当初,边关战事吃紧,他也有请缨出征,只可惜,父皇将这个差事交给了君昊然。

  若是换成他,也会和君昊然一样,将西秦人打出去。

  要怪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没能争取到出征的机会。

第298章 一国之母,就是财大气粗

  薛康平见自己说了这么多,三皇子还是沉默着,就知道,寻找郭运成的事情,指不上他了。

  既然如此,自己也懒得再多说什么。

  三皇子离开薛府的时候,明显有失魂落魄的意味。

  这种失魂落魄并不是因为君昊然打退了西秦,而是觉得自己时运不佳,没有抓住这个立功的好机会。

  ——————

  御书房里。

  “皇上,榨油机已经制作成功十几台,现在工部的人,大多数都能独立完成,老臣在不在都没有影响……

  因此,老臣想告假一段时间,陪着女儿去昔阳县,她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地方看一看。”

  皇上早就从苏韵婉口中得知,许尚书有这个打算。

  现在听许尚书说,告假的原因,是想亲眼看看女儿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地方。

  这话貌似也提点了他。

  他若不是身为帝王,有诸多不便,何尝不想像许尚书这样,亲自去儿女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去看一看。

  皇上突然就有些妒忌许尚书了。

  就因为这样,明明就很容易通过的事情,皇上愣是给许尚书找了些差事。

  他交给许尚书一枚令牌:“这是钦差的令牌,你去昔阳县的时候带着。”

  许尚书不解:“皇上这是何意?”

  “朕听韵婉说,昔阳县县令不作为,是个彻头彻尾的大贪官,这次你去那边,就替朕好好查一查,这县令背后究竟有什么人为他撑腰,才会如此猖狂。”

  这也不怪皇上想得多,当初苏韵婉提及曹兵的时候,就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一个能将宋老都不放在眼中的县令,背后没有人,谁会相信?

  像这样的官员,夏华国有很多,若不是夏华国一直受西秦骚扰,皇上首先对付外患,早就派人去彻查了。

  现在太子连连发来边关大战告捷的战报,西秦对夏华国没有那么大的威胁,皇上的精力就会放在这些内忧上面。

  正好许尚书要陪着女儿去昔阳县,就先从曹兵开始查起,他倒要看看,曹兵的背后,能牵扯出多少贪官。

  对此,许尚书很是无奈,为朝廷做了这么久的牛马,终于要出去轻松一下,还被皇帝安排了差事。

  他好命苦!!!

  苏韵婉那边,知道许尚书今天会跟父皇告假,已经开始做回麦禾村的准备。

  她和许氏来京城时候匆忙,本来也没带多少东西,而且重要物品都在空间里面,顶多就是表面上带一些换洗的衣服就行。

  许氏也一样,只带了一些路上需要换洗的衣服。

  反倒了许老夫人,她和许尚书毕竟年纪大了,赶这么远的路,需要准备的就多一些。

  不过还好,这些都有孟氏帮着去张罗,许老夫人只等着出发就好。

  孟氏是个细心的,担心他们路上乘坐马车会颠簸,从得知他们要出门的时候,就特意找人重新做了两个马车厢。

  车厢外观看上去很低调,里面则是别有洞天。

  座椅比普通的宽很多,连同靠背的位置,全都包了厚厚的棉花,坐在上面可以减轻颠簸感。

  车厢内还有一个专门烧炭的小炉子。

  别小瞧这个炭炉,不但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还可以烧些热水泡茶。

  除此之外,孟氏还吩咐厨房那边,做了很多小点心,供大家在路上食用。

  孟氏吃过苏韵婉给的兔肉干,觉得这东西不但好吃还容易保存。

  她不知道通过什么门路,买来很多牛肉,让人制作了一批牛肉干给大家带在路上吃。

  总之,孟氏准备的可以说事无巨细,几人就等着时间一到出发即可。

  毫无疑问的,苏韵婉要离开,晚上就被皇后叫去宫里休息。

  翌日天刚刚亮,苏韵婉就起身,打算去尚书府与许氏等人汇合。

  皇上已经去上早朝,皇后带着贴身嬷嬷,坐在正殿等着她。

  苏韵婉一出现,皇后就将一叠千两面值的银票塞到苏韵婉的手中:“韵婉,这些银票你带着,留着路上应急所用。”

  苏韵婉捏了捏手中的银票,这厚度,至少得有五万两。

  她的亲娘不愧为一国之母,就是财大气粗。

  “多谢母后!”

  皇后又不舍的拉着苏韵婉的手:“韵婉,你早些回来,别让母后太挂心。”

  好不容易找到女儿,又要分别,皇后心里特别难受。

  苏韵婉回握住皇后的手,柔声安抚:“母后您放心吧,我安排好了那边的事儿,就立刻赶回来。”

  皇后怕自己再多说什么会忍不住哭出来,默默点了点头:“嗯嗯嗯,时候不早了,别让许尚书他们等急了。”

  皇后亲自送苏韵婉离开皇宫。

  到了尚书府门前,许氏等人早就等在那里。

  孟氏帮他们安排了两辆马车,苏韵婉与许氏乘坐一辆,许尚书与许老夫人乘坐一辆。

  还有一辆普通马车,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人乘坐。

  相互告别又叮嘱一番后,四人分别上了马车。

  除此之外,还有皇上派来保护苏韵婉的侍卫,为了方便出行,侍卫们都换成普通百姓装扮。

  许尚书被皇上暗中赐了钦差令牌,他到昔阳县那边办事,自然要有人手协助,因此,除了那些侍卫,还有一队换成便服的精锐官兵。

  这样一来,苏韵婉回麦禾村的队伍,就有上百号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