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286章

作者:伍佰豌 标签: 穿越重生

  她也和周映雪一样,刚进入宅院就被里面的装饰给震撼到了,甚至觉得这么好的地方用来做制作成衣的场地有些可惜。

  苏韵婉还是对待周映雪的那一套说辞,说服了何月月。

  制作成衣的场地有了,剩下的就是招人。

  在苏韵婉看来,与其招人还不如买人来得合适。

  主要是苏韵婉想到了最近京城内被假薛康平牵连,肯定要有不少官员的府邸被抄,到时候,他们家中没有被案子牵连到的下人就会由官府进行统一发卖。

  何月月计算着手里拥有的本钱,可以买多少布料,这些布料需要多少人手够用。

  算计好后,她开口:“韵婉,我看眼前雇二十个人足够了,外祖母说,可以让尚书府的管家帮我找人,倒是不需要操心。”

  苏韵婉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姐有没有想过,买人来制作成衣,有那些人的卖身契在手,也不用担心制作方法被泄露。”

  其实,成衣很容易模仿的,谁要想跟风,只要买一件回去拆开,行家一看就学会了。

  苏韵婉主要是考虑何月月的染色手艺,这可是出自她空间的独家秘方。

  在麦禾村的时候,染色的伙计都由何月月亲力亲为。

  因为她一个人忙,能够染制出来的成品有限,以至于成衣产量始终上不去。

  再者说,何月月毕竟是制作成衣的老板,她以后还要负责与买家对接,还要负责管理等事宜,若是再继续干染色的活,太辛苦了身子也会吃不消。

  解决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人,卖身契在主家手上,基本上不用担心背叛的问题。

  考虑到何月月手里银子可能没有那么充足,苏韵婉又大方的说:“买人的银子,大姐可以在我这里先拿,等成衣赚了银子,再还给我就是。”

  何月月一脸的震惊:“韵婉,大姐没有听错吧?你刚刚是建议让我去买人?”

  苏韵婉笑了笑,她知道何月月还没有接受自己的新身份。

  工部尚书的外孙女,公主殿下的大姑姐,这两个身份拿出来,在京城也算得上是高门贵女般的存在。

  苏韵婉也不打算说这些,相信在京城时日久了,何月月会慢慢接受自己身份的改变。

  “大姐,我听说最近顾大人在办理个大案子,据说京城有很多官员的府邸会被抄,到时候,那些官员府邸的下人就会被官府发卖出去。

  这件事你可以找一找顾大人,请他帮忙买一些靠谱的人回来,这样,既省心,又不需要担心雇来的人不忠诚,亦或者做不长久的问题。”

  起初,听到苏韵婉提及顾远之,何月月不知道为何,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

  不过很快,她就被苏韵婉后面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韵婉,要是能像你说得这样,还真是太好了。”

  何月月也不担心从苏韵婉那里借银子还不上的问题,她在麦禾村制作成衣的时候,利润可是肉眼可见的,买人的银子,相信她很快就能赚回来。

  见何月月听懂了自己的意思,苏韵婉也不废话:“顾大人家就在东城第三条街,第二条巷子里。”

  顾远之家的地址,是苏韵婉第一次进京的时候,请人帮忙打听的,本来想去拜访,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就错过了。

  何月月因为昨天在街上发生的事情,本来是不打算再和顾远之有什么交集的。

  可遇到和自己生意有关系的事情,她即便是硬着头皮,也要走一趟才行。

  苏韵婉又开口提醒:“顾大人这几日应该在忙着审案,晚上会在家,大姐斟酌着时间去上门即可。”

  何月月点头:“好,今晚我就让娘陪我一起去顾大人府上。”

  人言可畏,她若是一个人去找顾远之,万一又遇到昨天那样尴尬的事情,还真是说不清楚。

  紧接着,苏韵婉、何月月和周映雪三人又仔细看了看那八间厢房,才满意的离开。

  这个时候,庄子上也是农闲的时候,苏韵婉也没有什么好视察的,索性打道回府。

  刚回到公主府,小董公公就笑呵呵的迎了上来。

  “奴才给公主殿下请安。”

  苏韵婉笑着摆摆手:“小董公公快起来,今日过来,是不是母后那里有话让你传给我?”

  “公主殿下,这次是皇上派奴才来给您送好消息的。”

  苏韵婉挑眉:“什么好消息?”

  小董公公习惯性谨慎,往苏韵婉身边凑了凑,才低声说:“皇上让奴才告诉公主殿下,驸马爷快回来了,应该就在过年以前。”

  这对于苏韵婉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

第400章 每个人都写了家书

  算算时间,她与何项北已经半年多没见面了,他离开麦禾村的时候,小睿睿还没有满月,如今娃都会爬了,还不知道爹什么样。

  不用苏韵婉吩咐,吴嬷嬷立刻上前,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就塞到了小董公公的手里。

  “小董公公辛苦了,拿着喝茶!”

  小董公公眉开眼笑的将荷包收起来,然后朝着苏韵婉恭敬行礼。

  “奴才把话带到了,这就回宫向皇上和皇后娘娘复命。”

  苏韵婉点头:“好,辛苦小董公公了。”

  回到自己院子,苏韵婉就命人取来纸笔,给老宅写了一封信。

  信中,苏韵婉先是问候了老宅的长辈,然后将自己在京城的地址告知他们,最后叮嘱,若是有何项北的来信,可以按照这个地址,帮她转送到京城。

  苏韵婉在这边给老宅人写信,同一时间,麦禾村那边,真的有何项北来信。

  村长但凡去镇上,都会去看看有没有何项北的来信。

  何项北虽然不会给他写信,但是他多多少少可以从心中了解到自家儿子的安危。

  这一次,村长去镇上查看信件,还真是让他吓了一大跳。

  麦禾村的信件,竟然有三十几封。

  村长使劲儿揉了揉眼睛,才拿起那些信件查看。

  信封上写着的字,分为三种笔体,何项北、何项银、何项钱三兄弟的信笔体一样,毫无疑问,都是何项北帮忙代笔写的。

  其余信件又分为两种笔体,其中一种看着有些歪歪扭扭不太整齐的,村长认识,正是自家大儿子张展峰的字迹,还有一部分信件,字体比较中规中矩的,村长就有些猜不到是谁代笔了。

  村长将信封上的字按个看了一遍,没忍住说了出来:“我滴个乖乖,这一次麦禾村去参军的后生,每个人都写了家书……”

  这说明什么?

  说明麦禾村所有去参军的后生都还活着,这简直就是奇迹。

  村长连忙将一叠子信揣进怀里,牛车都被他赶冒烟儿了,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麦禾村。

  麦禾村的村民都知道,村长最宝贝他们家的牛,以往他都怕牛被累着,根本不舍得让牛跑得那么快。

  可今天他们却看到村长将牛车赶出了马车的速度,而且都进村子了,牛车的速度也没有放缓。

  不用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否则,村长绝对不会这样使唤牛。

  有好信儿的人,追在牛车后面询问:“村长,你这急急火火的,到底发生了啥事?”

  村长看了一眼跟在牛车后面的几个人,随即大声道:“别跟着跑了,快去通知大家,到晒谷场开会。”

  说完,他就赶着牛车回家,然后拿了铜锣就往外面跑,通知各家各户到晒谷场集合。

  有村长的铜锣召唤,还有几个村民跑腿送消息,很快,麦禾村的村民就聚集到了晒谷场。

  众人看村长脸色通红,不停喘着粗气,纷纷询问:“村长,这大冷天的,把我们喊到这里,到底啥事儿呀?”

  “村长,到底发生了啥?”

  “村长,不会是官府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曹兵做昔阳县县令的时候,还真是苦了这些治下的百姓,曹兵都已经伏法了,村民们心里对他依旧存有阴影。

  见村民们一个个焦急的样子,村长也不再卖关子。

  他朝着喧闹的人群摆摆手:“大家都安静,今天把你们召集到这里是好事。”

  “好事?”

  “啥好事?”

  “不会是官府要给咱们发银子过年吧?”

  村长看了一眼呲着大黄牙做美梦的村民。

  “李二牛,我看你想屁吃呢,实在想要银子,你不如现在回家睡一觉,梦里啥都有。”

  村长这话一出,逗得这些神经紧绷的村民们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后,村长才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那三十几封信,举得高一些才开口。

  “你们看看这是啥?”

  村民们不认字,但信件长什么样还是清楚的。

  “村长,咋有这么多信,是谁家的?”

  村长看着信封上的名字,按个念了起来。

  “赵大栓的家人呢?你家赵大栓来信了。”

  赵大栓的娘,听到自家儿子名字,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村长,你没糊弄我吧?我家大栓来信了?”

  村长完全能够体会道赵大栓娘的心情,语气放缓很多说道:“这还能有假?这些信里,不光有你家大栓的,全村去参军的后生都有写信回来。”

  这一句话,搞得现场再次哗然了。

  “你们听到村长说啥没?他说咱们村去参军的后生都有写信回来?”

  “嗯嗯嗯,村长是这样说的,天啊,我家大牛也有信寄回来……”

  赵氏最激动,她拉着身旁的李辉,眼泪如同决堤的洪水。

  “当家的,你听到没,村长说全村去参军的人都有来信,那是不是就说明,咱们子明也写信了?”

  一向木讷少言的李辉,这时候也不淡定了,他激动的喊了出来:“村长,快把子明的信给我?”

  李辉的声音无比洪亮,他站的位置又比较靠前,村长自然是听得清清楚楚。

  正好,村长手里的下一封信就是李子明写的,他直接拿起信交给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