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佰豌
李辉颤抖着手接过信,看着信封上面整齐的字迹,一个大男人也不禁热泪盈眶。
“孩子他娘,以前听隔壁的说咱们子明还活着,我都不敢相信,总怕这一切是个梦,现在,咱们子明终于来信了,这就说明,子明他真的还活着。”
赵氏使劲儿点头:“嗯,子明还活着……呜呜呜……”
这一年的时间,李辉和赵氏过得还真是愁云惨淡。
家里三个儿子,李子安不知道为什么就跑了,连同他那个惹祸精媳妇儿也不知所踪,李子欢又因为逃避当兵跑了,李子明顶替李子欢去当兵。
两个不知所踪,一个生死随时悬着,这一切,让李辉与赵氏都觉得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此刻两人手里握着李子明的来信,才终于感觉到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村长那边继续点名,让村民上前来拿自家孩子的信。
这个时候,赵氏与李辉的耳朵里已经听不到村长的话,赵氏拿着信,喜极而泣。
“当家的,你快看看,子明信中写了啥。”
第401章 要不要我去你家里帮着读?
李辉也是满脸的为难:“我……我又不识字,怎么看。”
赵氏只想着看信中内容了,竟然忘记了这一点。
两人视线又重新落到了村长身上,整个麦禾村,现在只有村长一个识字的,估计大家稍后还得排队去找村长帮忙读信。
在焦急的等待中,村长终于将所有信件派发完毕,然后看着急切的村民们。
“大家都别着急,要读信的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来。”
这大冷天的,说句话都往外哈着白气,尽管如此,包括村长在内的村民们,一个个的也不嫌弃冷,满眼期待的等着村长帮自己读信。
村长按照发信的顺序,帮着村民们读信。
他最先读了赵大栓的信,信的内容并不是很多,赵大栓跟家人报了平安,并且说太子与何项北带着他们势如破竹,直接将西秦全部拿下。
皇上已经下了允许他们班师回朝的诏书,大军很快就会开拔赶回夏华国地界。
太子殿下仁慈,考虑到他们背井离乡为国征战,允许他们自愿选择,可以继续留在军中报效国家,也可以选择退伍回家孝顺父母。
赵大栓说,自己能力平平,选择回家孝顺父母,估计过年以前就能回到麦禾村与家人团聚。
听了赵大栓信中内容,村民们就好像听到自家孩子写的家书内容,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紧接着,村长又在赵氏与李辉的无比期待下,帮忙读了李子明的信。
李子明信中内容比赵大栓的要长一些。
他在信中说,自己跟着队伍出发后,起初还很不适应军中的生活,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幸亏有同村的兄弟们鼓励,还有何家兄弟的照顾,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并且在这场战事当中,立了好几次功。
如今他已经成为了军中一名七品百夫长,就在何大将军的麾下任职。
李子明还说,自己现在已经适应了军中生活,更是找到了生活的目标,他要继续留在军中报效国家。
过几日,他就会跟着太子殿下的大部队,回去京城,继续自己的军旅生涯。
他还告诉爹娘,现在西秦被彻底拿下,他最近比较清闲,村里那些人的信,很多都是他帮忙代笔写的。
最后,李子明还懂事的叮嘱李辉与赵氏,让他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包括村长在内,所有人都没想到,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李子明,只是参军历练了大半年的时间,就能彻底改头换面。
赵氏和李辉也顾不得被人笑话,夫妻俩当着所有村民的面儿抱头痛哭。
其他村民们也纷纷朝着他们夫妻俩投去了艳羡的目光。
还真是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一向心高气傲,只想靠科举成功的李子明,能出息成这个样子?
众人艳羡过后,又开始纷纷催促村长继续读信。
村长擦了擦眼角控制不住流下来的泪水,继续帮其他村民读信。
其他村民信件的内容,和赵大栓的都比较接近,并没有像李子明那样,选择留在军中继续发展,而是争取在过年以前回到麦禾村,与家人团圆。
到了后面,村长手里就剩下了何家三兄弟,和自己儿子张展峰的信。
何老爷子、何老太、何大伯夫妻、何二伯夫妻,纷纷围在了村长身边。
村长刚刚已经从李子明的信中得知,何项北做了大将军,而且还很受太子殿下的器重,再看何家人时候,就比往日多了许多尊重。
“何三叔啊,你家的信比较多,要不要我去你家里帮着读?”
何老爷子是个急性子,正好何家三个臭小子的信还排在了最后面,他焦急的摆了摆手:“不用了,就和大家一样,在这里读就好。”
村长先是打开了何项银的信。
这信一看就是何项北帮着写的,笔走游龙,字体那叫一个顺畅,和上次他帮忙取回来的信,字体一模一样。
再想想何项北,如今已经成了大将军,外祖父又是朝廷的大官,已经不是他一个小小村长能高攀得起的人物了。
巴结不起何项北,巴结他爷爷也行。
村长在读信以前,对着何老爷子一顿恭维。
“要说咱们麦禾村谁最有福气,那就非何三叔与何三婶莫属了,不但不愁吃喝,儿女孝顺,孙子更是有出息。
项北……不不不,是何大将军,人家简直就是光宗耀祖啊!”
村里有不少和村长一样,想要在何家人面前找好感的村民,听了村长的话,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如今咱们麦禾村,日子过得最好的就是何家。”
“不光如此,人家何大将军那么有本事,何三叔与何三婶以后可以跟着孙子享福了……”
本来何家人还急着听村长帮忙读信的,结果听到村民恭维的这句话,何大伯与何二伯都有些不高兴了。
何大伯绕到人群面前,冷着脸呵斥:“你们这是说的啥话?我爹娘有儿子,哪里需要跟着孙子享福?
咋地,你们谁看到我和我二弟不赡养老人了?”
见何大伯不高兴,几个想巴结的人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这还真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不不不,我们不是那个意思,这不是在说你家项北有出息么?”
其实,何大伯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些人的心思,他们何家人就是本本分分靠着力气吃饭的乡下人,根本就不希望被人捧得那么高,有多少人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逐渐的就忘记了根本。
何老爷子经常和家里晚辈念叨,不管谁有本事,都不是他们这些乡下人忘本的理由。
村长并不知道何大伯的真正用意,他只看到表面上,何家人并不喜欢被这么多人恭维。
本来村长都已经组织好了下一句的语言,继续恭维几句,现在看来,他还是尽快收手的好。
“好了好了,都不要吵了,何家老大说得没错,人家何三叔靠两个儿子,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即便不沾孙子的光,依旧是咱们麦禾村最幸福的老人。”
第402章 读信
村长这话,也算把刚刚的尴尬揭过去了,村民们也有眼色,纷纷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村长清了清喉咙,当众读起何项银的来信。
何项银在信中,先是问候了家里长辈,然后就是给家人报平安。
后面才提起自己的事情,何项银说,在边关这段时间,他们兄弟俩跟着何项北刻苦练习武功,如今已经可以做到独当一面。
因为自己有立功表现,他与何项钱都被封为六品千总。
读到这里,村长说话的声音都变得颤抖起来。
何家这是什么狗屎运,一个当大官的还不算,这又来了两个……
村长不清楚千总是做什么的,但他记住了何项银提到的六品。
也就是说,千总是六品官员,比县令的七品还大两级呢!
等会大家都散去,他一定要问问何三叔,他们家的祖坟到底埋在哪里,看看是不是他们家祖坟冒青烟了,才会一下子出来三个当官的……
老宅的人并不知道村长心中所想,他们听说何项银也做了官以后,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见村长停顿了没有继续,何老爷子就忍不住催促道:“村长,项银后面还说了些啥?”
村长回过神儿,连忙收起心中的激动情绪,继续读信。
后面的内容就跟李子明的差不多,他们何家三兄弟都决定留在军中继续报效国家,这一次班师回朝,会跟着大部队一起去京城。
请长辈原谅他们几个的不孝,不能回家陪着爷奶父母过年。
还说等自己有了假期,会立刻赶回麦禾村与家人团圆。
何项钱的信,内容几乎与何项银说得一致,最后,他跟老宅的长辈们说,他要继续努力,争取在京城安家落户,到时候,就把家人全都接过去跟着他一起享福。
最后就是何项北的信。
何项北的信是写给苏韵婉的,村长想着,苏韵婉本人不在麦禾村,这信不好拆开了读。
可看到何家人眼巴巴的在那里等待,他还是询问了何老爷子的意见。
“三叔,何大将军的信,是写给他夫人的,咱们还需要读吗?”
何老爷子根本不懂什么隐私不隐私的问题,他就想着,自家孙子来信,除了报平安,就是说一说自己的情况,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况且,以往苏韵婉在麦禾村的时候,何项北来信后,她也会第一时间跑去老宅报平安。
现在,韵婉不在,何项北的信,他们自然要想了解一下,知道他在边关的情况。
“读吧,我们都想知道项北的情况。”
有何老爷子发话,村长自然不会反驳,他直接将信拆开,清了清喉咙,开始朗读起来。
“韵婉吾妻,别来半载有余,恍隔三秋……”
只是读了个开头,村长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
他开始就想着,这是何项北写给媳妇儿的信,还是不要公开朗读的好,为此,他还询问了何老爷子的意见。
结果,这信里的内容,还真不是他们这些外人能看的。
何家人虽然都没念过书,可村长读出这一句话的意思,他们还是能听懂的。
顿时,何家人的老脸也都红了。
上一篇:智者不入爱河,女配她不想负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