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染
陆上拦截成功的可能很小,下江追击,江淮兵便是现在立刻上船,也是追击不上了。
时机已失。
宋怜收了弓,立在江边没立刻离开,等红叶回来,领着三人在安锦山脚下慢慢走着。
到了一处青松,她在山石上坐下,开口道,“百灵、红叶,你二人的卖身契,我离开京城时已经放了,你们是自由身,并算不得我的婢女。”
百灵听了,慌忙叩请,眼里已含泪,“可是百灵做错事了,女君莫要赶百灵。”
红叶亦白了脸,“你去哪里,红叶便去哪里,红叶做错了事,你可以罚我打我,可是——”
林霜肩背笔直,跪在地上不说话。
阳光渐盛,宋怜知责备亦无用,只是耐心解释,“其实你们做的事,为我,为江淮,本没什么不对,只我与高绍综有些故旧,并不愿见他因私人恩怨折在安锦山,故而在山上时,我与阿宴放他下山离去,林霜你带百灵和红叶截杀,落在旁人眼里,便是我宋怜出尔反尔,不守信义,此其一。”
“其二,敌人非比寻常,若不能一击必杀,便不好轻举妄动,杀不了,徒惹后患,他武艺超群,虽是受了伤,却也不能小觑,林霜你箭术的确了得,但仅凭你们三人,却也无法耐他们如何,若我是你,可去寻了武平,多带些人,或许有一些胜算。”
林霜叩首请罪,宋怜勉强提了提神,“起来罢。”
林霜抬头,不自觉屏息,“林霜还能跟着主上么?”
宋怜把她从地上扶起来。
林霜有能力,性情坚韧,且极有主见,虽虑事不周,稍加磨炼也就好了,倘若给她机会,必有一番作为,但这样的人,可做友人,做同僚,却不可做婢女,宋怜只道,“阿霜若愿意,以后可随我在长吏府做事,你聪慧坚韧,将来定有所作为。”
林霜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低声应是。
宋怜让她们去休息,自己沿着田埂往回走,见张青驾着马车停在山脚下,知陆宴在里面,一时却也不想见他。
林州的事她有所隐瞒,他心中不虞是应当的,可她现在很困很累,实在没有心力再周旋了。
车帘掀开,陆宴眸光落在她眉间,放下了书卷,“我不开口,你累了,上来睡一觉,我们回府。”
宋怜精神一松,上了马车,脱了鞋,解了风袍,在软榻上躺下,阖眼尽是乌矛翅膀带血的模样,还有那箭矢没入高邵综心口的声音,她睁开眼取了一卷书册,不再去想,实则隔着那般远,她又怎能听得见箭矢的声音,不过臆想罢了。
至于乌矛,只盼那船上不缺伤药,能及时医治,它养好翅膀,不影响高飞,往后也再不要对人放松警惕。
日光透过车帘,洒在身上,暖意丛生,外头张青轻叱一声,马车走得缓慢,车辕声催人好眠,宋怜数着轮子撵过泥土的轮数,渐渐的也陷入了沉睡。
陆宴轻轻放下书卷,取过薄衿展开,给她盖上,垂首看她眉目,将她微凉的指尖圈进掌心,片刻后提笔写了信令,交给邓德,“送去丞相府,另外叮嘱昨夜到过安锦山的侍卫,守口如瓶,若议论是非,以犯上罪论处。”
邓德应是,定北王未入京,先来了江淮,山庄别苑里重伤离去,谣言流出,于主母十分不利,郡守令亲兵奉主母为主,不敢妄议,武平麾下的,毕竟不完全是自己人。
“将信交给丞相,他自知如何应对,倘若他管束不了,该清理的便直接清理了。”
邓德领命,先一步回城。
回府已是午后,陆宴与武将议事堂商议军务,宋怜去书房,碰巧两位参事前来呈报抚恤粮名录。
宋怜换了身衣裳,和两名属官亲自去粮仓看过,又从库房清点出许多布帛,多是起势时从贪官污吏家里抄来的家财,拿出来当做一些添头,奖励给功勋突出的士兵,也算物尽其用。
右丞宗庆先拟定出了章程,回禀时略犹豫,“严老将军这一年并无突出功绩,可严家在江淮,根深叶茂,这岁末赐赏不能不提……”
不能不提,也不能师出无名,宋怜温声道,“老将军名下两位弟子韩泰、陈谏各有六场胜战,都是难得的将才,宋怜以为,可谏议信王,府中设宴,宴请严老将军同武将们说一说用兵之道。”
宗庆听了,不由大喜,他之所以说不能不提,一是因严家在江淮地位不低,二是因为这位老将军,十分爱面子,没有封赏,落了他面子,惹得他心生不满,长吏府总归开罪他。
以两位小将功勋之名,请其为师,不是恩赏,却绝对比金银珠宝更叫老将军开怀高兴,此事合情合理,加上老将军确实身经百战,昔年威名赫赫,其余臣官们也挑不出理来,可谓一举多得。
宗庆忙不迭把为难的事一股脑都说了,“杜估将军任兵马大将军,武俊将军为骠骑将军,镇江、汉阳一役,两位将军皆有战功,只二人脾性相冲,素来不对付,爵位功勋只一位,微臣不知定给谁好。”
宋怜道,“要是我没记错的话,镇江、汉阳两地同时受徐州军突袭,武将军主动请缨迎敌镇江,汉阳位处重岭山,是东都建业外第一处屏障,汉阳一退,江淮疆域势必退出三百里,因此汉阳也是李奔精锐兵力重攻之地,宋怜以为,将爵位功勋封给杜将军,杜将军麾下将士,以一等将爵麾下军算抚恤,武俊将军和武家军,当没有不服气的。”
宗庆忙不迭应着,这样一分说,便是武将军不服气,江淮上下文武官员,也通晓其中道理。
两人逐条商议,又有廷狱官叩请见礼,询问律令条令的事。
宋怜对刑律了解的不算多,因此并不着急做决定,分别去了一趟江夏、建业、广陵,到各府查阅近三年的案件卷宗,挑拣着看了一些府官审理案情的实况,因着卷宗纷杂,案情更是百变,拢共也花去了小一月的时间,临近中秋节,才将将收尾了。
从云阳县回丹阳郡时,天色已经黑透,赶不回庐陵郡守令府,她便在丹阳歇下了。
夜里睡得并不安稳,梦里乌矛扑腾着翅膀,直直坠落江心,与高邵综立在一起,万箭穿心。
他游过来,咬在她肩颈,意识被拖进水里,沉甸甸浮不起,宋怜挣扎着醒来,有吻落在后颈,她眼睫很重,恍惚唤了一声,“兰玠?”
第70章 我说了你不要生气“阿怜说,为夫不生……
颈侧停滞的动作,凝结成霜的新雪气,叫宋怜猝然清醒,她身体几不可觉微僵。
又放松下来,脑袋枕在臂弯里轻蹭,眼睑垂落,话语困顿,“争权夺利,不是你死,便是我活,高兰玠你的鬼魂别来找我,快去投胎罢……”
她只着丝织水色中衣,趴在被矜里,睫羽纤细浓密,困倦将眼角些许肌1肤浸染得微红,半靠臂弯里,侧颜精致。
昏黄的灯火里,娇慵潋滟,殊色动人心魄。
陆宴看着,黑眸稠深,“你若当真这般想,夜里不做噩梦,也好。”
宋怜怔怔睁开眼,他竟知道她这荒诞无用的毛病,她以为,事情既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趁机除去劲敌是正确的决策,只不过,高邵综和乌矛,依旧血淋淋来她梦里。
陆宴垂眸看她,她聪慧之至,对待政务又极有热忱,纵然需要风吹日晒,四处奔走,也不辞辛劳,不会累一样,白日核定粮库数额,微访税定,夜里伏案翻看卷宗,处理文书政务,常通宵达旦。
短短一月的时间,寻常臣官能做好一件,已是辛劳不易,她却不同。
除了查问编纂律令,定分秋忙返农抚恤,这一月来,经她手处理的政务,还有岁末赋税核定。
与益州、荆楚两地通商鱼虾的买卖,交到她手里,江淮数十万渔民每日同样的出海时间,售卖后家中资财多出一倍有余。
六郡臣官已不敢再置喙,不自觉勤勉了许多。
她书房的灯火常燃到天亮,偶尔隔天睡一次,也不过三四时辰,他差人送信,提过几次,亦无用,见她身体无恙,才略安了心。
只在外忙碌,似乎已忘了归家。
陆宴视线落在她因睡眠微红的面颊,往年她偶有不得安寝,总会同他寻欢,两人成亲多年,少有分别这般久的时日,今岁却似乎有了旁的事情填补空乏,一月来,只言片语也无。
纵是噩梦,也并不喜欢那人出现在她梦里,自她口里听到兰玠二字。
周遭气氛凝结,宋怜正待说话,却被他扯起。
唇触碰着她,起先动作很轻,似春日和风,只一瞬,冬日新雪的气息侵入她呼吸,她被钳固掌控着,拆解吞噬。
许久才分开。
宋怜脸颊嫣红,轻咬了咬有些肿痛的唇,靠着他肩平复呼吸,“解气啦?”
陆宴箍住她的腰,眸底凝聚暗云,声音却平静,“回庐陵么?”
宋怜点点头,靠着他肩,困意上来,声音含混轻软,“过几日便是中秋了,我们一起去云城看望婆母好么?”
陆母不肯住东都或庐陵,换了姓氏来历,隐姓埋名在云城安居,先前她到庐陵时,备下礼物,请张青送去云城,前些日子收到了回信。
宋怜支起身体,“阿宴与婆母说了什么,信中婆母竟比以往亲近许多。”
陆宴拥着她,吻落在她耳侧,澹泊恒宁的声音染上沙哑暗色,“没有一个母亲会不喜欢用尽力气爱护母亲和妹妹的姑娘,知晓东府的事以后,母亲常常后悔落泪,你无碍,且回了江淮,她自是高兴的。”
宋怜倒想象不出婆母那模样,被逗笑。
门外有行礼问安声,是张青。
这样晚赶来回禀,必是有要事,宋怜目带询问。
陆宴取过被矜与她盖上,“你歇息。”
宋怜便也不强求,只第二日回庐陵时,张青踟躇问可否夜里再起程,她便猜是出事了。
临近中秋节,街市上人声鼎沸,繁华热闹,马车行走得缓慢,宋怜听见茶肆里的高谈阔论,微变了神色,取过幕离带上,叫停马车。
张青窘迫行礼,“属下这就发烟信,叫兵马卫来,把人群驱散开。”
宋怜心往下沉,“先听听都说什么。”
“是。”
不过一夜,流言竟传进了茶肆里。
张青跟在马车边低声回禀,“属下摸排过,不是丞相府,是从徐州传来的谣言……”
茶肆里议论得放肆,陆宴眉间闪过寒意,低声吩咐,“你亲自带人过江,去一趟徐州,务必把源头理出来。”
张青应是,缰绳交给随令,飞快隐进人群里。
“那国公世子入朝觐见,封定北王,位列诸侯之上,此后参拜不名,九锡剑履,是何等风光啊。”
“连国公府二公子也封了侯,食邑三千。”
“听说定北王身边有一只神鸟,在边疆屡立奇功,朝天殿上天子亲封奋威将军,一只鸟做将军,可真是奇闻呐奇闻。”
有一中年男子放下酒盅,冷呵一声,“这算什么奇闻,要说奇闻,当说罪臣平阳侯之女宋氏,那定北王南下,可没去京城,先来的江淮。”
“啊,是了是了,我也听说了,这宋氏是咱们郡守令夫人,也不知是什么样的红颜祸水,惹得定北王倾慕,他是北疆之主,却孤身来了庐陵,为的就是把这宋氏夺走,我们郡守令,是何等模样的山中君子,娶了个这样的夫人,可谓白壁沾瑕,一世清名,也被毁了。”
百灵听得气急,要上前,宋怜握住她的手,往外牵了牵,朝她轻轻摇摇头。
百灵想起安锦山的教训,忍了下来,可女子清誉要紧,一旦与这些官司沾上边,名声也就毁了。
“唉,那国公世子,夺回恒州三十县,北拒羌胡,羯王退避千里,本也是顶天立地的伟男子,没想到也受美色迷惑,前有单兵进京,后有孤舟入江陵。”
“险些丢了性命不说,还威名扫地,就不知是何等模样的美人,如此狐媚。”
“咱们郡守令又好到哪里去,被迷得晕头转向,成亲六载,膝下竟无子嗣。”
又有一人插嘴,“可不是,这次军饷分发,各家拿到的抚恤比额定还多出一些,村村户户喜喜庆庆过个团圆节,许多人面北朝拜感恩,却不知哪个倒霉的官,这点实绩足够官升一级了,也硬生生被安插在宋氏女身上,听说宋氏以后会任江夏府长吏,江夏府的男人,可要遭殃咯!”
他的话引起哄堂大笑,茶肆里不免也有江夏来的行商,涨红着脸,仿佛受了奇耻大辱。
“真是红颜祸水,祸国殃民——”
翻来覆去也只得这些说辞,没有新鲜的。
宋怜出了茶肆,往前又走了几家,胭脂铺,布庄,酒肆,大抵这件事是庐陵城最时兴的谈资,男男女女都在议论。
“前儿个邓家大公子同冯家二公子,为那婉娘在秦香楼大打出手,也不知这宋氏容貌比之婉娘如何,想是要出众许多罢?”
“休要再说了,我曾见夫人为渔家的事奔波,你家的江蟹能渡江北运,成为豫州权贵争抢的行货,都是因为夫人,若不然,我们和村子里的人,还穷困潦倒,你一口一个宋氏算这么回事。”
又有一人道,“而且婉娘她不是自己想要堕风尘的,她是为了给家里娘亲看病,舍身进的秦香楼,那邓家纨绔子,冯家瘸子为生意上的事争意气,争的是脸面名声,不过拿婉娘做个筏子罢了,她已经够可怜的啦。”
出门郊游玩乐的女子们一时安静下来,纵还有些不赞同的,也不再说话。
街面上起了喧闹。
“官兵来了——”
宋怜慢慢往回走,想着流言的出处,以及后头无尽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