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染
有人推开窗,跃进船房,踢过她一脚,在案桌前坐下。
烈酒香充盈船坞,宋怜卡着时间,接住掉落的酒壶,扶着绿翘让她滑在地上,从她右腿靴子里取出匕首,割喉后脱了她靴子穿上,匕首捆紧,侧身靠着窗户,观察外头江面的情况。
船只已经驶出庐陵城,江上并无行船,宋怜稍包扎了手腕脚踝,耐心等,船只接近两山峡谷时,洒酒,倒了油灯,待火焰将散落的衣物烧起,从临江的窗户翻出甲板,隐在船尾。
“起火了——”
“老七——老七——”
“快灭火——”
众人松了船桨奔回船坞,宋怜翻下江里,浮出水面游到船尾,用匕首凿船,那船坞中陈设简略,几人打水灭火,烧不了多久。
冰凉的河水泡进伤口,痛意刺骨,船尾被凿穿半尺宽的口子后,并不需要她再用多大力,水流冲刷,涌进船体破开木楔,水势汹涌,船坞倾斜,宋怜潜进水里,似一尾游鱼,离得十数丈远,方才浮出水面,看着远处江心里的人浮沉挣扎。
船舶上燃烧的火光引来烟信,右岸有群鸟盘飞,宋怜想了想,重新拔出匕首,往沉船的方向游去,手臂钳住一名干瘦男子的脖颈,匕首横在他喉结下方压住。
男子已被吓破胆子,哆哆嗦嗦求饶,“夫人饶命,夫人饶命——”
他牙齿咯吱咯吱打颤,手脚僵硬不能动弹,宋怜匕首压着他脖颈,托着他浮出水面,往有火光的一岸游去。
她也并未立刻上岸,一手挟制着干瘦男子,另一手合在唇边,打了声军啸,三长两短,不一会儿果真奔来一列兵马,当前一人竟是武平。
武平领兵奔到江边。
那女子在后,身前匕首挟制着一名男子,只露出一张堪称绝色的面容,月色下似河中水妖,洗尽铅华,却越加风华明丽。
武平听得唤声回神,慌忙垂首行礼,心如鼓噪,“末将见过夫人。”
宋怜扫了眼他身后,吩咐道,“借将军衣裳一用,差人下江把尸体捞上来,取了他们的令牌衣物,另寻一艘四丈长两丈宽垂钓船坞,借将军四人,随我去一趟淇水。”
第72章 掳掠训练兵马。
微月映照远山松林,淇江上烟雨雾濛。
船坞出浔江,进淇水,过连峰山江心。
到了宣城地界,武平从船窗处,看见十数丈开外,淇水东岸停靠一艘沙船。
沙船两层船坞,中等大小,放置太平篮,多桅多帆。
船头有六七家丁模样打扮的守卫,似也看见了他们,中间一人折身回船坞,很快出来一名中年男子。
男子着褚色儒衫,做账房先生打扮。
幸顺在这头看见,连忙道,“那就是徐葛徐掌事。”
武平吩咐,“挥令旗。”
幸顺受了不小的刑罚,也见识过武平的武艺,连声应着,到船头挥旗。
丑时刚过,天色未明,江上水雾弥漫,徐葛并没有立刻回应,六名家丁两两结成一队,放下小船,往钓船驶来,一边掌船,一边远眺,似是在检查有无追兵。
宋怜扫了眼船头那胆小如鼠的男子,吩咐武平,“你遣两名水性好的,暗中下水渡江,去宣城府,直接找军司马常建,跟他说宣城混有奸宄,立刻备下精兵千人,散进宣城里,潜伏待命,暗中注意丘家、李家,任家,尤其任家。”
她声音和缓,说到任家时,目光落在了幸顺身上。
幸顺后背冒起凉气,双腿控制不住的打颤,想跪不敢跪,急忙转身求饶,“将军快快在船尾桅杆离地三尺的位置挂
上三条黑布,小人该死,刚才竟是忘了。”
武平变了脸色,从窗户翻出,长剑抵在他后腰,“该想起来的,你最好都想起来了。”
幸顺哪里敢再耍花招,牙齿咯吱咯吱打了哆嗦,“没有了没有了,交接前定下的规矩,两道信号,一个是令旗,一个是在船尾桅杆处挂黑布。”
那两条小船还有三五丈便到,武平猫着腰,绕去船尾,令两名卫兵悄然下水,又亲自挂了黑布。
不过几熄功夫,那两艘小船当真靠近船尾,看见船尾处桅杆上系有黑布,才似彻底放下心来。
又要看一下‘金子’。
武平跃回船坞,单膝跪地说了声得罪,将‘昏迷’的人挟持出船舱。
幸顺举着火把。
那女子肤极白,脖颈、手腕,脸颊皆有血痕,伤势不轻,样子徐葛也是见过的,正是那抛头露面不守妇道的宋氏女。
淇水两岸鸟兽啼鸣,火光隐现,距离此地不过六七里,行进速度非常快,紧锣密鼓,徐葛顾不上训斥那群废物,比手势让船只跟上,旋即快步回了船舱。
幸顺差点没瘫在甲板上,也不敢这时候多事求饶,直起来帮着去划船,他知道河岸两边根本没多少追兵,只是那女子安排的疑兵之计,却也不敢往大船示意。
只等进了老巢再做打算,幸顺暗自咬牙。
回了船坞,武平松了手,埋头叩首请罪,“属下冒犯。”
宋怜摇摇头,示意他将她扶起来一些。
武平抬头,看见月色下那脸颊肌肤上淤色指痕,慌忙垂下头去,那凝脂滑腻的触感却似乎留在了握剑的手指上,灼热燃烧。
黑夜里他膝行上前,尚未察觉时,已不由握了握手里的剑,掌心皆是湿汗,“属下替夫人解了绳索罢。”
那绳索带着倒刺,拖行时浸出鲜血,黑衣看不出颜色,船板上却蜿蜒出血迹。
宋怜尽量不碰到伤口,靠着船壁看前头那艘船,“能做斥候大掌事的人,多少有些能力,不逼真些,恐怕骗不到他。”
武平垂首应是,洒了止血的伤药,那伤口泡过水,实在触目惊心,“夫人既猜到是任家,不如早些靠岸治伤,剩下的交给属下等便是。”
宋怜摇摇头,一时死不了,倒也无妨。
两船相隔十余丈,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前头大船在宣南码头停靠下,徐葛领着七名家丁下了船,那沙船收了过板,继续往南行驶。
天际已经微微泛白,上岸后想借月色掩盖几人样貌是不可能了。
那沙船吃水深度不正常。
宋怜眉心微蹙,走到船坞北端,看了看山林,估算时间距离,吩咐道,“既然他们选择分开走,不如我们故技重施。传信令叫山林里的士兵灭了灯火,急行军,甫一上岸,你先制住徐葛,把人拖去山林里,分开审问,徐葛既是斥候掌事,知道的东西想必会多些。”
武平应是,立时去办了。
宋怜取过弓箭,张弓拉弦,靠在窗后。
船行速度变慢了许多,徐葛在岸上着急,又不敢高声,到见那乌龟爬行一般的船坞忽地加快了速度,心里一惊,及目望去,沙船已经拐过江湾隐进了晨雾里,心底疑窦骤生,暴喝一声吴老大。
只见一黑衣男子跃上岸来,衣着打扮与吴老大一样,脸上贴着刀疤,抹黑了脸,却又哪里是吴老大。
山林里极静,不似方才锣鼓喧哗,也看不见火光,徐葛却不敢托大,立时取出烟信,“后撤,后撤——啊——”
箭矢破空而来,徐葛捂住手腕惨叫,竹筒尚未点燃,掉在地上滚进江里,另七人拔出刀剑,护着人往后撤退,一人听见密集的脚步声,转身只见数百江淮兵奔袭围来,拔剑自刎,武平几人已防着这一招,将人钳制住拖进山林。
不过几息功夫,几人已是瓮中之鳖,插翅也难逃。
徐葛看向船坞里出来的黑衣女子,嘴唇抖动,脸色青紫胀红,“蛇蝎女子——毒妇——”
武平踹向他膝弯,叫他跪在地上动弹不得,“怎么,只准你梁贼绑人杀人,不许旁人将计就计么?”
徐葛只当那七人叛变,登时面色如土,停止了挣扎,被拖进山林里,再提不起半分力气。
宋怜唤了一名穿副将铠甲的男子上前,“江上有一艘沙船,半刻钟前过弯,你带人跟着,看船去哪里。”
武将应声称是,立时去办了。
远处有奔马疾驰声,男子想是直接从宴席上赶来,一袭青色官服,翻身下马过来,那枣红大马累倒在地上,呼呼喘气,千柏拿青草诱着,半天才勉强站起来。
“见过大人。”
众人拜行。
武平握剑的手微紧,又松开,退至一边,行武将礼。
宋怜有些不自在,抬手拢身上的风袍,想起腕上的伤,又垂下,掩进衣裳里,嘴唇张了张,想了想,抿抿唇乖顺地站着。
晨初的淇水带着霜雾,映照他霞举烨然的面容,如同凝结冰雪。
他大步跨来,脚下生风,声音虽裹着寒霜,却平静,“来的路上遇见常建,他已带兵围困住了任氏一族,包括任记在宣城的十三处铺子。”
“其余郡县任家涉足的产业,已交给景策查封。”
宋怜轻轻点头,她之所以让武平绕过宣城太守,直接找宣城军司马,是因为宣城太守林来春虽为官清廉,大事上却太过谨小慎微,调动兵马的事没有手令他绝不敢轻动。
军司马常建则不同,此人秉性刚武,亦有主见,敢担责。
只毕竟不是太守,恐怕途中生出什么变故。
想将奸宄斥候一网打尽,便要赶在消息扩散之前,容不得半点耽搁。
一时安下了心,精神稍松,身形晃了晃,被有力的掌心握住手臂站稳。
那掌心力道极大,修长的指骨收紧,似乎主人怒意难遏,又放松,她身体忽而腾空,被打横抱起,大步往船坞去。
护卫士兵已听令去了林子里搜查,宋怜能体察他的好意,脸颊在他胸膛轻蹭了蹭,她脚腕上的伤确实重,除非必要最好不要再动了,但羸弱的模样叫下属看见,实在不利于日后布政施令。
裙摆沾染的鲜血将地面染红,风袍上晕出的血渍亦越来越深,医师揭开风袍时,亦倒吸凉气。
陆宴立在榻边,脸色霜寒得可怕。
待挑完伤口里的血刺,已是两个时辰后了。
老医师频频摇头,“这么多尖刺扎进肉里,寻常人哪里受得了,许多是硬生生掰断在里面的,再晚一些,连腿都保不住了。”
挑刺时需得把叫江水污了的肉也一并刮了,他行医几十年,还是头一次见痛昏过去也没吭一声的,要说这女子没有痛觉,那盖在身上的薄衿,枕头已经叫汗湿透。
不过是硬抗罢了。
“老夫听侍卫说,夫人在云山就已经摆脱劫匪了,偏不回来治伤……唉,大人得空还是劝劝夫人,好生爱惜身体才是。”
老医师留下药丸,先行礼告退,回城配药。
榻上的人面色苍白,几近透明,唇色干裂,脸颊,脖颈皆有伤口淤青,昏睡中亦痛得身体轻颤。
干净暖热的巾帕擦去她颈间汗珠,喂了药,陆宴含了蜜水,俯身渡给她,直至她不再无意识索取,唇色润泽起来,方才支起身体。
也并未离开,只立在榻边,垂眸静静看着她容颜。
狼狈,浑身是伤,加上在高平受李福酷刑折磨,已是第二次了。
她并不习惯受痛,却依旧不惜代价。
劝亦是无用的。
单为复仇,她不至于此。
趁机挖出奸宄斥候,于江淮有利,于她的名声、威望亦有利,她便不可能会放过良机。
她连常建、林来春这等郡县官员的脾性都能考虑到,可见素日之勤勉,超乎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