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芷筠
说着,她用勺子舀起一勺凑到棠棠嘴边,“尝尝味道怎么样?”
棠棠轻轻抿了下,便被这滋味惊艳得眼睛都睁大了,没想到这构树果做成果酱这么好吃,构树果的柔滑果肉裹着黎檬的清酸,酸酸甜甜的,“娘,这果酱滋味可真好!”
喻娟芳望着她发亮的眼睛,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用木勺把果酱舀起来装进罐子里,“可以用来抹馒头、拌粥、做米糕、蒸糖三角吃!还能用来泡糖水喝嘞!”
“那我今天晚上就用来拌粥喝!”棠棠激动地吞咽了下口水。
喻娟芳眉眼带笑,“行,想怎么吃,吃多少都随你。”
……
月底在原林县城上高中的苏觉孝找人捎了口信,说他们学校这个月要排练节目,他这个月放假就不回家了。
苏觉孝去学校时只带了一个月的生活费,节省一点估计能花到下个月月中,但肯定撑不到月底,棠棠和觉胜正好放假在家,便自告奋勇地说他们俩去县城给苏觉孝送生活费。
“你俩行吗?”喻娟芳怀疑地看了一眼。
“准保行!别忘了我跟棠棠可是去过乡阳市讲故事的人,包在我们身上了!”苏觉胜拍胸脯保证。
喻娟芳看着这俩孩子,便把给苏觉孝准备的一口袋干粮,还有二十元生活费交给他们了,还叮嘱了一句,“路上注意安全,照顾好妹妹。”
“好嘞。”
苏觉胜推着家里那辆二八杠的凤凰牌自行车出了院子,这辆自行车到他们家已经快有十年的历史了,一直是他们家最亲密的战友,前几年喻娟芳和闺女棠棠去黑市卖豆腐、卖卤肉,全靠这俩自行车,又轻便又好骑,上坡的时候也不费力,下坡的时候那风呼呼往脸上吹,可惬意了。
只是现在这上面的漆都快掉光了,车链子已经断过好几回,骑的时候总是使不上劲,苏会民想要再买一辆新自行车,但一直苦于弄不到自行车票,就只能放弃了。
他们的爹苏会民这两天去市里开会学习了,自行车就留在了家里。
棠棠坐后座,苏觉胜在前边蹬车,上了坡,车子很快就转起来了。
苏觉孝没想到弟弟妹妹会来城里探望他,可高兴了,带着他俩去食堂好好吃了一顿。
食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排队的空地、灶房还有简单的就餐区,一道布帘子的木门后面就是灶房,几口大灶占满了大半个空间,一人高的铁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掌勺的师傅挽着袖口,正用长柄木勺搅动锅里的烩菜,白菜帮子、土豆块、零星的肥肉片在浑浊的肉汤里翻滚,油花浮在表面,映着灶膛里跳动的火光。
灶房旁边是简单划出来的一个就餐区,几十张榆木饭桌挤得满满当当,男女分坐,搪瓷缸子磕在桌面上的“叮咚”声、筷子翻动菜盆的“哗啦”声、还有就餐时的吸溜声、呛咳声此起彼伏。
学生们端着饭缸已经在空地上排成了好几条长队伍。
苏觉孝领着他们到学校大灶上打了饭,土豆炖排骨,醋熘白菜,主食是香甜蓬松暄软的白面馍馍,那土豆炖得软烂,吃起来面面的,浸满了肉汁。
吃完饭后,趁着午休的一点时间,苏觉孝又带着棠棠和觉胜到县城的商店好好逛了一下,给他们一人买了一瓶橘子水,还有一包咸饼干,这种饼干是用小麦粉、食盐烤制的,口感松脆,用黄色的油纸包着,吃起来越嚼越香。
棠棠和苏觉胜逛完了商店就启程回去了,苏觉孝下午还要上课,兄妹俩骑着自行车离了县城,便沿着向西的一条公路回家,从原林县到榆槐村有四十好几里的路程,快到端午了,夏日午后的风裹着热气扑在脸上,公路两边的白杨树叶子沙沙响,蝉在枝头扯着嗓子叫。
车胎泄了气,无论如何都没办法继续骑了,觉胜从车上跳下来,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棠棠,歇会儿吧。”
棠棠他们平时到县城的次数不多,因此也不知道这是到了什么地方,只能大概估摸着这里离榆槐村还有一半的路程,光靠走可费劲,她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哥哥,咱们到那个村里去问问有没有打气筒吧。”
觉胜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于是就推着自行车跟他妹妹一块进了这个小村庄。
棠棠和觉胜敲响了村边一户人家的门,出来的是一个五六十岁佝偻着腰的老汉,有气无力的抬起眼皮,“你们找谁?”
“大爷,我们是红旗公社榆槐村生产大队的,回家的路上自行车车胎没气了,想到您家里讨碗水喝。”棠棠开口。
那老汉看了眼他们身后的自行车,知晓了他们的来意,“我们大队长家里说不定会有打气筒,我可以去帮你们借,你们先进屋里来吧。”
老汉引着他们进了屋。
棠棠进屋后才发现里边比她看起来还要破烂许多,黑漆漆的,霉味混着潮湿的土腥味扑面而来。
窗户框歪歪扭扭挂在墙上,下半截玻璃早没了,屋顶的茅草稀稀拉拉,门也是摇摇欲坠的,要是有野狼来叼人,估计连五分钟都挡不住。
适应了屋里的光线后,棠棠才发现这屋里还有一个十几岁的男青年,眼眶凹陷很深,大概是饿的,炕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老婆婆,时不时发出一阵长一阵短的痛苦的呻吟,旁边还有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大概是因为常年营养不良,看起来比同龄女娃娃要矮小很多,浑身瘦得就剩下骨头了,一脸蜡黄的菜色,扒拉着炕上的老婆婆,“奶奶,你醒醒,醒醒……”
这一幕给棠棠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惊得十几秒喉咙都发不出声音来,杏圆的眼眸里很快就蓄满了泪水。
她目光落在那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身上,仿佛看见了多年前的自己。
“毛毛,家里来客人了。”
那个叫毛毛的小姑娘听到老汉的话,从土炕上爬下来,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屋子里,再出来时用豁口碗端了两碗清水,“哥哥,姐姐……你们喝水。”
“谢谢。”棠棠接过水。
她想起来什么,从书包里翻出那包县城商店买的饼干塞进这个叫毛毛的小女孩手里,“吃吧,快吃吧。”
毛毛的指尖刚触碰到饼干,本能的渴望让她不停吞咽着口水,她又抬头看了一眼棠棠,见她朝自己肯定的点了点头,才激动地接过饼干,重新跳回到炕上,掰碎了饼干往老婆婆嘴里塞,“奶奶,吃饼干!”
老婆婆的眼皮动了动,枯瘦如柴的手摸索着向炕沿伸,毛毛赶紧掰下一块饼干,往老婆婆嘴里送。
咸饼干的香味不断往鼻子里钻,毛毛再也忍不住了,那男青年也走了过来,祖孙三代拼命吞咽着这一包饼干。
老汉看起来情况好一些,他没有上前去争抢,眸中有热泪闪动,翕动着嘴唇,“谢谢,谢谢你们……”
这个时候,别说是一包饼干,就是一块红薯干,都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大爷,你们生产队也种了那个宣传十倍产量的假粮种吗?”苏觉胜想到刚才路过村里时,田埂上都是乱丢乱扯的麦苗。
“谁说不是呢,那个假粮种可害死人了!我们生产队全都种了这个鬼东西,收不上来粮食,家里已经三天没粮下锅了!”老汉掩面痛哭,“再这样下去,不仅我跟老婆子老不死的要下去了,连两个娃娃都怕是要活不成了!”
觉胜捏紧了拳头,“公社就这样见死不救?没有救济粮吗?”
“救济粮……”老汉抹了把泪,“俩娃娃一个叫朱青,一个叫毛毛,前两年,为了供朱青读书,他们的爹背地里卖了几包耗子药,被抓典型了,不说没有救济粮,就算有那也轮不到咱家……”
从这个小村庄出来,兄妹俩的心思都是说不出的沉重。
他们家有粮吃,可这个世界上却有那么多断粮的人。
就算嘴里塞满白砂糖,但想到每天都有人饿死,那滋味也是苦的。
回去的一路上,棠棠和觉胜都没有说话,回到村口,棠棠看到有个女人在弯腰捡地上的小木马,她怀里抱着个刚满月的孩子,动作做起来很不方便。
棠棠忙上前帮她捡起来了。
“谢谢。”
看到女人的瞬间,棠棠眼眸里有一丝意外,“阿秀姐?”
老苏家隔壁住着一户姓张的人家,张阿秀是老张家的第五个女儿,棠棠小时候还跟着瓦妮一块去找过她跳皮筋,阿秀姐打小就是干活的一把能手,小学二年级辍学之后就一直在帮家里干活,十六岁嫁给了下山村的一户贫农家庭。
棠棠看到她背上还有一个三四岁的男娃娃,看她眼睛底下都是乌青的,脚步虚浮,手里挎着个竹篮,不难猜出她是回来家里借粮的。
下山村整个生产大队都种了假粮种,盖在篮子上的碎花布是瘪下去的,张婶一家日子过得也是苦哈哈的,估计没什么粮食能够借给她。
张阿秀脸上强挤出一抹笑容,“家里没粮下锅了,两个孩子饿得哇哇直哭,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会回娘家借粮,可惜了,我以为就算我嫁到了别人家,家里也会念着我一点好,毕竟以前给老张家干了那么多年的苦活累活,谁知道一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把我挡在门外,连人都没见着……”
说话间,张阿秀怀里的孩子“哇哇”地哭了起来。
她就寻了块石板坐下了,把孩子从背上解了下来,也不避着棠棠就给孩子喂奶。
棠棠心里百感交集,她张开手臂站在张阿秀跟前,尽量挡住路过村民的视线。
那孩子嘬了好一会,嘬不出奶汁,哭得更厉害了,张阿秀心疼地掂着孩子摇晃,脸色愁苦。
张叔平日里酗酒,喝完酒就喜欢打人,阿秀姐在娘家时没少遭遇她爹的拳脚,棠棠以为阿秀姐嫁人后的日子能好过一些,没想到还是这么苦。
张阿秀朝棠棠露出一丝笑容,“我家里还有些事,就先回去了。”
说完这话,她又重新把孩子抱在怀里,拎着那个空荡荡的竹篮往下山村的方向走。
棠棠转头朝家里的方向跑去。
张阿秀怀里抱着个孩子,脚程不快,过了十多分钟左右,棠棠手里提着东西,飞快的追上前来。
“阿秀姐!这是我娘让我给你的,她量了两升麦子,还有十几颗鸡蛋。”说着,棠棠把竹篮里的麦子和鸡蛋给腾进张阿秀的竹篮里,那空荡荡的竹篮瞬间就被填满了。
“这、这使不得……”张阿秀盯着竹篮里的东西,嘴唇发抖。
棠棠拦回她推辞的手,认真道,“阿秀姐,你就别推辞了,你就算不为着自己想,也该为着两个孩子想想,你还在奶孩子呢,最需要营养的时候。”
张阿秀忽然别过脸去,肩膀剧烈颤抖起伏,四处无人,她再也忍不住的捂嘴大哭起来。
昨天夜里孩子饿得直哭,她只能把自己的手指头塞进娃娃嘴里,她回娘家借粮,大哥把她堵在门口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鸡蛋、麦子……这是多珍贵的东西啊。
她没想到非亲非故的棠棠一家会对她施以援手。
那背上和怀里的孩子看见他们的娘哭了,不知所措的也跟着哇哇哭叫起来。
哭了许久,张阿秀终于站起来,用袖口擦着脸上的眼泪,“回去替我谢谢你娘……”
棠棠看着张阿秀单薄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转角,心里百感交集,就算他们一家今天能给阿秀姐两升麦子和十几颗鸡蛋,但明天呢?
他们家又有多少粮食能送出去?
俗语说救急不救穷,可在这饥荒的年月,穷人的急哪有尽头?
……
张桂香亲眼目睹了棠棠给张阿秀送粮的过程,假粮种事件爆出来后,张桂香把家里的全部家当都拿了出来,但他们赶到的时候粮食都被抢空了,只买到了五倍粮价的粗粮,现在一家人就往粗粮糊糊里兑水,加野菜,勒紧裤腰带紧巴巴的过日子。
她忍不住皱眉,心里直纳闷,现在各家各户粮食都紧巴巴的,这粮站的粮食早就卖光了,就算苏老三每个月按时发粮票也买不到粮食,苏老三一家是哪来的粮食接济张阿秀呢?
难不成……他们家里还藏有粮食?
张桂香想到这个可能,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直发痒,她捏着衣角来回转了两圈,指甲几乎抠进掌心的老茧里。
“不行,我得去看看!”她咬一咬牙,把手里的野菜给丢回篮子里,轻手轻脚的跟在了棠棠的身后。
苏家院门没关,大白天的基本都不关门,张桂香悄悄潜进了苏家的院子里,趴在那厨房墙根下,用手指在那窗户纸上戳出一个洞。
她看见喻娟芳从麻袋里抓出一把红薯干,旁边的棠棠在择野菜,瞧那模样看起来是要煮野菜糊糊粥,就听见棠棠这妮子疑惑的问喻娟芳,“娘,咱们自己家里都没有多少粮食了,干嘛还要给阿秀姐送粮食呢?”
喻娟芳叹了口气,“你阿秀姐日子过得苦,还在奶孩子,咱们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等明天我去山里多挖点野菜。”
“好吧。”棠棠模样看起来委屈巴巴的。
从苏家院子出来,张桂香乐得差点要笑出声来,原来三房一家都快要断粮了,竟然还上赶着给张阿秀送粮,这一家子真是蠢人、笨人。
看到张桂香离开了,喻娟芳和棠棠才把手上的红薯干和野菜给收起来,院门关上,“娘,没想到你演起戏来还不赖啊……你昨天说今晚要包韭菜鸡蛋饺子。”
棠棠早就发现张桂香跟在她后边了,跟喻娟芳一块演了出戏,他们家的粮食还能撑好长一段时间呢。
喻娟芳嗔她一眼,戳了下棠棠的脑袋,“好好好,给你们包韭菜鸡蛋饺子。”
51
第51章
◎山里的橡子果◎
趁着苏会民不在,棠棠把她爹所有的书都从架子上搬了下来。
人要是活下去就必须得吃粮食,可现在没有粮食,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粮食填饱肚子呢?哪怕口感差一点,只要能填饱肚子,人就不会被饿死了。
上一篇:替亲哥参加男团选秀后爆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