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今天登基了吗 第158章

作者:布丁奶昔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基建 网游竞技

  随着惊堂木落下,嗡嗡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现在有人证,通过铁秀云感应,很快找到物证匕首,人证物证齐全,孙铁匠再无狡辩的余地,有气无力认了罪,被官差押走时,马泰猛地扑来,对着孙铁匠拳打脚踢,甚至上口撕咬,生生撕开半只耳朵。

  押着孙铁匠的官差象征性地阻拦,却不小心摁住挣扎的孙铁匠,等马泰出够怨气后,这才将孙铁匠带走。

  兄长被杀的真凶被抓,他终于能够瞑目,而不是带着冤情下葬,马泰趴在地上,慢慢给高台上的大人磕了个响头。

  围观的百姓见此,都觉心中痛快,没叫好人含冤,纷纷自发鼓起手来,第一个案子就解决得如此轻松,他们对之后那些灭门案,不由多出几分信心,也对星光县县民的身份多了认同。

  县内有这样厉害的大人,以后自己要是受了冤屈,自是不用怕的,会有人给他们撑腰,星光县中随便出一个大人就如此厉害,投入星光县倒确实是个好选择。

  ……

  黎默言打量着飞速提高的民生满意度,知道赵金隅超额完成了任务,算是开了好头,她询问孔一笑百姓的上工情况,哪里人少就补上,哪里人多,就抽调出来去做别的事,以免造成劳力浪费。

  这些梳理起来很快,毕竟之前柳城已经这样工作过一段时间,只是那时柳城还属于天河国,孔一笑不好太明目张胆,现在能放开手去做。

  这样梳理下来,混乱的体系变得清晰,她提议让孔一笑也安排场主百夫长以及什长,如此管理起来会更加方便轻松,也不怕人员混乱。

  孔一笑欣然答应,虽然他这个知府还是知府,可黎大人才是柳城真正的掌舵人,他算起来就是城中的总场主,负责统一管理而已。

  现在柳城的人力是供大于求,有不少的人无事可做,游手好闲容易惹出祸事,不够稳定,需要创造更多的岗位,给他们赚钱养活自己的机会,亲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黎默言不可能干养着他们,首先这对于认真努力工作的人不公平,其次她也养不起,一旦养出惰性来,那真相当于养了一群祖宗,以后是数不尽的麻烦。

  她来之前就想好了,柳城对鸟类有着强烈吸引力这点,也可以用在家禽养殖上。

  之前星光县达到鸟语花香的评价后,鸡鸭的生长速度得到小幅度提升,而柳城作为原本就以鸟羽为特产的府城,这一方面的效果只会更为出色,所以她打算把养鸡场和养鸭场转移到柳城来,利用这座府城的特性,加快家禽生长,从而获得更多禽肉。

  柳城还有一项优点就是靠海,城池北部直接连通大海,她以前看农业频道,就知道有海水养鸭这一特殊养殖方式,因为能去海中觅食,所以鸭群对于谷物的需求下降,能节约不少饲料费用。

  而且鸭子吃到海鱼海虾这些营养丰富的鲜货,本身长得健壮不说,下的鸭蛋也营养丰富,做成咸鸭蛋自然格外好吃,蛋黄是真正会流油的那种。

  而且大量的鸡鸭养出后,也不用担心肉太多无法消耗的事,食物和金银一样是硬通货,还是比金银更硬的那种,没有金银不影响人活着,可没有食物试试?

  因此哪怕她手中有再多的禽肉,也能统统销售掉,这不就是正好合适柳城现在人力过剩的情况吗。

  黎默言先是去了海边,了解柳城海岸线情况。

  这里的大海瞧着和星光县那里的没什么不同,但海水更为寒冷,所以里面的海生生物品种不同,她走了一段时间,都没能瞧见自己想要看到的,那就是红树林。

  节目中的鸭群放入大海,不是直接放进茫茫大海中,那根本是肉包子打狗,给海中的大鱼送外卖上门吗?

  是放在浅滩中的红树林里,红树的树根能够阻止大型鱼类进入,是天然的保护屏障,而退潮时,树丛根部会留下大量的螺贝,跟小鱼小虾,她记得节目说红树的寄生虫,都是鸭子的口粮,能让红树更加健康,而它们的粪便又能滋润红树林,算是非常不错的双向互赢。

  计划黎默言都已经想好了,找到红树林后,在附近建造养鸭厂,从鸭苗开始培育,那个节目说为了让鸭子适应发咸的海水,要在它们小时候投喂带盐的食物,帮助鸭子适应,这样放入红树林中才不会出问题。

  连盐的比例她都算好了,结果卡在第一步上,这里没有红树林。

  黎默言:“。”

  她点点面颊,很快想到解决的办法,既然柳城这里没有,那她种一片出来不就好了。

  黎默言记得以前狄辉在海滩上练兵,曾经瞧见他们捡回来的树枝,其中一些长得和松枝不同,虽然不确定是不是红树,但可以回去找找看。

第135章

  黎默言记得之前狄辉带兵训练的地方,是原先镇子外那条官道出去,一路向正东那片海域的正北方。

  那时她的领地根本没有任何领海,被狄辉发现她偷挖天河国的沙子,为堵住对方的嘴巴,她说要帮天河国修一条路,结果这条路还没修好,狄辉就先撤走,之后偷挖沙子的地方,就变为她的领土,而且还拥有大片领海。

  这个时候的她想怎么挖就怎么挖,即使把沙滩挖城天河国SB的形状,也没人能阻止,最多是发出强烈的谴责,只是依着天河国如此焦头烂额的局势,恐怕这点小事根本就没人管。

  她派人去那个地方,沿着海岸线往北寻找,还真被她找到一处红树林,面积不算很大,不过足够挖走一部分,移植到柳城的海岸线,发展成新的红树林。

  黎默言先是观察红树林的生长环境,感觉这里的海岸与其说是沙子,质地更接近淤泥,而且颜色发黑,瞧着肥力充足,而这样地方挖出来的贝类味道更好,而且个头也会更大,之后可以在这处投放一些贝苗试试。

  至于挖出来的红树,不能直接种到柳城,因那里的温度要比星光县冷上很多,柳城冬日常年被大雪覆盖,如果直接种下去,红树肯定会被冻死,不过没关系,她有办法。

  黎默言十分熟练来桑树面前,拿出山河令开始许愿,希望获得一种长势迅猛,又能抵抗严寒的新红树,随着山河令上颜色淡去,她靠桑树融合出新型红树,再将这些红树移植到柳城。

  种下后她尝试浇灌肥料,之后神奇的一幕出现,大雪纷飞中,一棵棵红树竟重新长出嫩芽,在洁白的落雪中一点点舒展叶片,白雪落在上面,将其染成白色,等叶片承受不住落雪的重量,就会往下一点头,随后积雪就会落入海水中融去。

  她注视着这一幕吐出白气,只觉世上万物都很玄妙,居然能看到肃杀的雪,和新生的芽一同出现。

  不过这样的大雪对于养鸭厂中尚未褪去绒毛的小鸭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黎默言选取的这片海滩是一块平坦之地,虽然淤泥的颜色不如星光县深,但不是大问题,实验的红树种植成功,剩下的人提着铲子开始挖坑,将剩下的红树种进去,他们身上穿着胶皮所做的连体衣,不仅衣裤是一体,就连鞋子都和裤子连着,没有任何缝隙,不怕海水流入。

  她见没有问题,就朝三百米外的养鸭厂走去。

  这里是就是一片缓坡,人是逐渐往上走的,她之前叫人将缓坡上部挖平,这样方便建造鸭宿,此刻建筑班的人已经打好了地基。

  黎默言的想法是,在地面上拉一层铁网,这些鸭子的粪便可以通过铁网掉下去,不会堆积在鸭子生活的地方,鸡鸭爱生病,很多就是因为粪便和食物残渣发霉,解决掉这个问题,保持良好通风,能很大概率避免生病,鸡鸭要比猪好养许多。

  而且鸭粪是不错的肥料,她准备在铁网下面垫上木板,方便抽出来收集鸭粪。

  另外养鸭厂的四壁最好能拆卸,这样冬日装上阻挡寒风,夏日再拆下来,方便通风解暑,以免鸭子受冻中暑。

  鲁澹月听完她的要求后,倒是想起一物,“大人,您用来做温室的蚕丝还剩多少?”

  黎默言之前也想到这个,雪蚕的丝线正好是柳城出的,她算了算数量,“有不少,足够做一间养鸭厂。”

  鲁澹月的眉头松开:“那倒是可以用蚕丝织成的薄膜充当墙。”

  黎默言也觉得这个主意好,不过单单靠这层薄膜还不足以保暖,但她有个办法,那就是在薄膜后面挂上棉被,进一步阻挡温度逸散,应该就能挡住现在的低温。

  这个办法是她在现代时,从一个种植多肉的up那学来的,对方就住在东北,气温应该和留柳城差不多,就是用这个法子帮助多肉平安度过冬夜。

  不过小鸡小鸭不抗冻,挂上棉被只是保证室内温度升到零上,可对于鸭苗而言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散发热度的东西,帮助它们取暖,就像是躲在母鸭的肚下才行,她之前看鸟类救助的up都用供暖灯泡。

  可她没有,只能另辟蹊径。

  黎默言第一个想到法子是用炭,点个炭盆放在小鸭四周,这样温度自然能上去,但这个办法要小心小鸭烫伤烧死,其次养鸭厂的面积不小,里面如果放太多炭盆,她担心一氧化碳中毒,导致人员死亡。

  如果不用炭盆的话,那或许可以用热水?像是水床孵化那样?

  她仔细想了想觉得不行,说到底水厂孵化还是有电供暖,她没有电力,单靠热水的话温度比较难控制,用开水的话容易烫伤小鸭,温度低的话没多久就冷透,难以为小鸭持续提供温暖。

  黎默言感到头疼,感觉好不方便啊,如果古代有电就好了,那无论是供暖灯,还是发热管,亦或者是电热毯,都可以拿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她瞄到旁边的畜牧场主李冬忍,低声询问对方县内的鸡鸭是如何孵化的,虽然星光县要比柳城温暖许多,可对于还没长出成羽的小鸡小鸭,同样是难以承受的寒冷。

  李冬忍没有过多思考,张口就答上来:“我们孵化鸭苗鸡苗用的是母鸡,母鸡抱窝性强,不像母鸭那样常常孵化到一半就弃窝,不过母鸭抱窝时,会拔大量的鸭绒,这些我们会收集起来,送往成衣铺或者纺织作坊。”

  黎默言知道这些鸭绒经过清洗之后,会做成鸭绒被或者鸭绒枕头,柔软又保暖,一般不会用来做衣服,因为鸭绒做成的衣服不好水洗,洗后里面的鸭绒容易坨成一团,导致薄厚不一,保暖性大大下降。

  这时她又发现一个建养鸭厂的好处,那就是能多攒些鸭绒,等来年冬日,就能让柳城这边的百姓过个温暖的年,她知道现在柳城里有很多人,全家就一套棉衣棉裤,男女老少全指着这套棉衣活,谁要出门做事,这棉衣就让谁穿走,剩下的人缩在被窝里取暖,这样才不会被冻死。

  这些人就是黎默言想给他们工作的机会,他们都无法出来赚钱。

  而柳城一共有六十七万多人,是星光县三十四倍多,之前为给县里一万三千多人准备过冬的衣服和棉被,黎默言就已经是绞尽脑汁,把能做的都给做了,连仓库里的稻草都没放过,终于让大家过上一个暖年。

  可面对柳城六十七万人,她是真的无能为力,只能先维持现状,努力让人活下去先,想要过得舒服丰足,只能等以后再说。

  想要保证这么多人温暖过冬,单靠玉棉树还是比较吃力,所以养鸭厂一定要建出来,而且规模要大,这样才能收集到足够的鸭绒。

  只是这样问题又绕回到小鸭的保暖上。

  按照李冬忍所说,靠母鸡孵化,自然是躲在母鸡的肚皮下取暖,这倒是个法子,解决起来只要一只母鸡就行。

  可如果养的小鸭子多,那需要的母鸡数量也多,这些鸡会停止下蛋,而且会因此削瘦许多,想要再恢复下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她这些母鸡吃的都是粮食,不是玉米棒磨成的粉,要不就是淀粉做剩下的土豆残渣,还有鱼肠虾壳背粉可以吃,营养好,下蛋自然勤快,几乎每日都有一个,而且一下就能下好几个月。

  一只母鸡从孵化小鸭,到把小鸭带大不怕风寒,加上修养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那就是最少少下九十多个鸡蛋,一百只母鸡就是九千多个蛋,这个数量就很惊人了。

  黎默言想一想就心疼,她摸着口袋里的山河令,要不要许个愿,弄个能长时间提供合适热度,等冷却后可以重新吸收热量,继续拿来使用的物件就好了。

  只是这个念头才冒出来,她忽然想到热水袋。

  这个玩意是皮制的,装入开水之后能持续提供几个小时的温度,而且还不用担心烫伤小鸭。

  她眼睛一亮,自己正有现成的材料胶皮啊,这个东西防水,而且还有一定的隔热能力,农户都说穿着胶皮鞋下水田,脚掌没那么冷,她先回了一趟星光县,找到周银环,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让周银环用胶皮制作一个水囊出来看看。

  成衣铺中就有大量的胶皮,周银环挑出两个边角料缝合,很快就缝出一个水囊,她尝试往里面倒入开水,再用手触碰胶皮表面,十分惊喜得发现能感觉到热意,但温度不会太烫,就比手掌高一点,是她所需要的温度。

  成功了。

  黎默言心中有大量的喜悦涌出来,现在就是思考热水袋开合的问题。

  现在的热水袋用的塑料塞,拧上时严丝合缝,不会有热水渗出,可星光县没有塑料,所以她想着用粗陶,可这就有个问题,就是粗陶如何跟水囊连在一起?

  县里暂时没有黏性强的胶水,难道用水泥吗,可水泥沾不住布,尤其是胶皮这种光滑的材质。

  她想了很久,都没想到合适的办法,这时一个念头冒出来,一定要用盖子吗,为什么不能用松紧带?

  胶皮本身就防水,如果把它扎得足够紧,同样不会有水流出,而且解开就能重新倒入热水。

  黎默言豁然开朗,甚至都不用扎得足够紧,只要把开口放在笼子外,鸭子碰不到的地方就好,她的思绪一下通顺起来,热水袋的形状也可以改改,可以做成长条形,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小鸭挤在旁边取暖。

  而且开口放在外面,养鸭厂的伙计就不用频繁将热水袋取出,在外面就能操作放水注水,倒是十分方便。

  周银环听了黎大人的话,取来边角料开始制作长蛇形的热水袋,正好铺内积攒下很多边角料,之前她暂时没想好做什么,直接丢掉又觉可惜,正好拿来做热水袋,完全不会浪费。

  缝合时她格外仔细,防止开线里面的热水涌出,对鸭苗造成伤害,幸好鸭子的脚掌是蹼,不是鸡那样的爪子,并不适合抓挠,倒是不怕线被鸭苗挠开。

  黎默言从周银环那离开后,就去了烧制玻璃的工匠那,准备订制玻璃箱。

  就有棉被和热水袋,还得把鸭苗养在玻璃保温箱里,否则它们还是活不了,她想要做个长两米,宽一米,高半米的长方体,两侧留出直径十厘米的圆洞,用来放热水袋。

  师傅了解后,表示现在就能做,星光县的单块玻璃长是一米宽半米,完全可以拿几块玻璃拼接出需要的形状。

  师傅拿出玻璃对合,另一名师傅则用烧融的沙子涂在对合处,等沙子冷却凝固,这两块玻璃就被粘合在一起,之后他磨出一个尖头的石头,捏紧压在玻璃上一画,玻璃就按照他画的痕迹掉下来。

  黎默言本来以为要等几天才能拿到成品,没想到不到二十分钟,一个符合她需求的保温箱就被做出来了,果然还是老师傅主意多。

  她带上这个玻璃箱去了澡堂,已经有人将周银环缝制好的热水袋送来,她从玻璃箱两端穿出,开始往里面注入开水,一边有人往里面放小鸭子,就放五只作为实验,放完后就拿玻璃盖在顶部,大家开始观察。

  这些都是刚出生的小鸭,走路都有些跌跌撞撞,离开母鸡后,明显是感到冷,身上嫩黄绒毛都跟着抖动,好在它们很快就感觉到温暖,挤到热水袋旁边依偎着,有些努力往热水袋地下钻,身体抖动很快停止。

  它们不感到冷了。

  黎默言见此内心高兴,却没表现出来,还得实验热水袋能提供多久的温暖,这个计时她就不看了,一个小时后有人来找,这时小鸭子已经被抱出来裹在毛毯里,她摸着热水袋,还有余温,但不是很暖和,已经无法给小鸭提供温暖。

  “大人,之前是三点钟声响起,我们放下鸭苗,四点钟声响起,鸭苗开始因为寒冷抖动,正好是一个小时。”

  黎默言点头,如果是一个小时换一次水,那就太过频繁,白日还好说,夜晚着实是磨人。

  看来这个箱子还有很多能改进的地方,比如这个保温箱不如做得更小些,比方长一米,宽一米高半米这样,热水袋也不要直条穿过,可以盘起来放在里面,上面再盖一层稻草,把棉被直接盖在保温箱上,这样应该能延长保暖的时间。

  两边的洞口可以就留一个,方便换水,到时候可以开下保温箱的盖子,帮忙下换气。

  做玻璃的师傅按照她所说,重新制作出玻璃保温箱,用的还是之前那条热水袋,这次就是盘在里面,下面放了一层稻草,和冰冷的玻璃隔开,上面这层稻草比较薄,更好让温度传导上来,鸭苗放进去后,确定没有问题,他们就盖上棉被。

  这次坚持的时间果然长出不少,足足有三个小时,期间由于为了观察小鸭情况,多次掀开棉被查看,尤其是最后的时候翻看最为频繁,不然能坚持更长的时间,不过定三个小时最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