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月捣药
回头等对方长大了,想起这一段历史,还不知道会觉得多丢人呢。
如今嘛,就暂时让对方享受一下这种天真的快乐吧。
苍蝇自认体贴,可李元昊却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一次午食,他眼巴巴跳了段舞蹈,从童启手中换来了半份面包,扭过头看着苍蝇大快朵颐的样子,忍不住嫉妒发问道。
“凭什么他就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每日免费吃你的东西,我就不行?我可是西夏王孙啊,难道还不如他一个小厮地位高贵吗?”
苍蝇:
童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直接反驳道,“你是西夏王孙,跟我大奉朝出身的人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他也不是小厮,乃是我的学生。”
学生?
已经第二次听到这个词汇了,李元昊忍不住双眼一亮,深觉找到了新的求食之路,忙开口问道。
“所以,只要是你的学生就可以免费吃东西吗?”
这话难住了童启,他若有所思的看向对方,点了点头。
“没错,我在伊川县开了一家书院,名为华夏书院,你父亲应该听说过?里面有不少像你这样年纪的孩子,大家一起读书识字,这些吃食便是从他们吃饭的地方拿出来的,若是你想要吃的话,我也没有更多的,不过若是能够考上那家书院的话……”
那还不是随便想拿就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李元昊心中自动补全了这句话。
童启带笑的点了点头,略带着一点蛊惑的声音说道。
“可惜,你父亲估计是不可能让你去那家书院的了,过几日我们就要回去了,这些吃的,你怕是这辈子也难以再尝到了。”
他并没有阻止李元昊往自己引导的那个地方去思考。
如今的李元昊显然还没长大,心思也单纯的很,如果能够从小便影响这个孩子,将其从歪门邪道上掰过来的话,未必不是一个对大奉朝和西夏均有利的选择。
不仅减少了两方交战的可能性,还能够提前同化一下下一代西夏王的想法。
令其亲近大奉朝。
届时,即便真的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总归也不至于做的太绝,动辄搞出什么屠城、杀害平民的恶事来。
李元昊不负所望,听完这话,当即便转身前往书房寻找父亲,说出了他想要去华夏书院上学,并且拜童启为师的打算。
西夏大王子听完儿子的要求,简直惊呆在原地。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和大奉朝使团扯皮了好几日,费尽周折和心思,竟然后院起火,得到了这么个结局!
这孩子才几日没盯着啊,就要被人拐跑了?
绝不可能!
别说让李元昊去中原读书了?就是拜童启为师那也是没可能的事情,对方可是差点射杀了他小叔的人啊!若真认贼做师,那其他人回头要怎么看他们。
岂不是上赶着去给别人做质子吗?
若再起战争,那李元昊就是妥妥第一个被祭旗的对象啊,他除非是疯了,才会把自己唯一的一个儿子送到敌人的手心里捏着。
想都别想!
严厉的拒绝完李元昊的请求后,他大门一关,将和谈银子的数量又狠狠提高了两成,以作对方的挑唆之惩罚。
可李元昊本人却并没有放弃,父亲这边磨不动,他就去求自己的母亲!
不同于如今的西夏王妃是契丹族出身,李元昊的母亲乃地地道道的党项族贵女。
一直发愁着自家儿子的启蒙之事,在连续气走了三任老师后,整个西夏几乎无人敢再接小王孙的教育问题!乍然听到儿子想要读书上进后,本能的便是一喜。
虽不悦于想拜师的人乃是个汉人出身,但听闻其小小年纪便是一家书院的山长,想来学问应该是不用担忧的。
他们的文化本身就是从汉族传过来,若真能请到地道的汉人来教授学问,想来,倒也不错。
第78章 五种需求
夜半,齐大人和木奎盛总算是将这些日子的和谈进度,跟大家同步了一下。
童启作为使团中的一员,自然也有知晓的权力。
关于小王子被射中一事,西夏王及其王妃原本都十分愤怒,可大王子李德明与李继捧一系族人,却认为其乃是自作自首,并不认可以此为开战的条件,齐大人也很好的转述了皇帝的意思,认为童启功大于过,不宜被追究。
小王子犯事在先,童启射出一箭是为了维护本国百姓,并无错误。
因此童启兜兜转转,反而成为了这场和谈最置身事外的一个。
两方这些日子,最主要商讨的问题还是退军及割地赔款之事。
如今的西夏王勾结契丹人,野心颇大,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边,不少契丹族中使用的武器,皆有西夏的身影。朝廷中的意思是,每年给与西夏一定的银两,不允许其再进入大奉朝的领地,且需得召回契丹族中的西夏人,保障西北边境的平安无事,规整其附属国身份等问题。
而西夏王李继迁的意思则是,40万两白银算作军费,原本献上的四州土地必须得归还回来,且重开榷场,保障西夏方的供需利益,可契丹族那边流窜的人员却无法约束,因为其属于流民,不归西夏王管理。
虽是附属国,但是西夏有独立交好其他国家的权力。
……
“我去他娘的独立交好其他国家,这明显就是狼子野心,有其他的小算盘啊!还四十万两白银,想钱想疯了?土地也不可能归还,我们凭本事让他们献上来的地方,凭什么他说要回就要回?”
一连扯皮了好几日,木奎盛明显憋着一肚子气,无从发泄。
就连声量,都明显提升了许多。
眼瞅着约定的时间进入尾声,两方各不退让,自然便陷入了僵局之中。
木奎盛原本也是偏向于和的,但如今也不由开始思考起要不要真刀真枪的打上一把,毕竟那西夏王一脸桀骜,半点没有臣服的意思,若是就这么放任下去,迟早要成为祸患!
国库里早就已经空的可以跑老鼠了,再掏出四十万两白银,那这个空缺谁来补呢?
不还是得算在他们这些官员的头上。
又是加税,又是征兵,真
出了什么事,皇帝陛下倒是安稳的很,可他们却要去地方安抚那些刁民们了。
实在是难缠的很。
见到使团内个个人心浮躁,齐大人喝了一口茶,一向猥琐的五官反倒显出了几分沉静来。
“你们确定要打?今日应该也见了,他们那西夏的勇士有多么勇猛彪悍,若是以环县为主战场的话,你们猜一猜能抵抗的了三日之久吗?”
回忆起环县那破破烂烂的城墙,大家齐齐闭上了嘴巴。
别说三日了,只怕一日不到,就得被攻破。
倒是一旁的童启始终听着,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我觉得,倒也并非只有战或者和,这两种选择。若真想要一时的和平,有阴谋可用,也有阳谋可使,只看朝廷内的先生们,愿不愿意答应罢了。”
几个人的视线顿时朝着他看来。
齐大人摸了摸杯盏的边缘,“说来听听,何为阴谋,又何为阳谋?”
童启慢悠悠站起身,“我这几日陪着西夏小王孙游玩,偶然参观了他们的军营及武装设备,发现虽看起来强大勇猛,但实则外强中干,大部分的士兵都并无真的想要打仗的意思。毕竟粮食问题,他们无法避免和解决,且李继迁已经老了,未来的西夏王才是真正的主导人,而李德明,也并无想要打仗的意思。”
按照历史上的客观发展,西夏一直奉行的都是联合辽国,臣服大奉朝的策略。
休养生息才是李德明真正想要的目的。
连吃都吃不饱,还追求什么吞并州土?就算占据了,你哪里来的那么多百姓去迁移呢?
李继迁及李继捧都没有多长时间可活了,从童启明明差点射杀小王子却毫无追究,便能够看出,这西夏王的话语权已经在渐渐丧失。
如今的西夏,主要还是在李德明在把控。
其便是下一任的西夏王。
“他本身是偏向于和的,如果我们能够让李继迁提前退位,传位给大王子的话,其中未必没有协商的空间。大王子要的并非银钱,而是榷场的开放权。西夏少土地,更不擅长种植粮食,所以饮食吃饭大部分要靠外面去购入,但朝廷内规定每年榷场只开一次,且定价权也完全交给商人自己去把控,这就造成了不少世家的垄断,坐地起价。”
为什么西夏要那么多银钱?
童启一开始只以为他们是野心太大的原因,可呆久了才发现,他们竟是拿来去买粮食。
天杀的世家,胆大包天,两头坑骗。
朝廷刚发下去银子,他们这边便直接提升所有的物价,逼得西夏人不得不买,活生生吃这个冤大头的亏。
各类奢侈品反而远不如粮食的价高,谁也不傻,一来二去,榷场便形同虚设,想要东西,他们只能去环县抢掠。
苦的是百姓,赚得盆满钵满的却是拍拍屁股,一年只来一次的世家们。
若想要真正缓和西夏与大奉朝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就应该去查一查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将核心问题死死捏在手上,才能够避免反复绕圈的弊端。
“那被我射伤的小王子,乃是西夏王的小儿子,其母妃出自于契丹族,李德明本就对其不满,李继捧亲近大奉朝,自然也是如此。若我们能够联合两人,篡位西夏,再利用榷场的定价权和开启次数时间等规则,来作为协商,未必不能将银子数量降下来。此乃阳谋。至于阴谋嘛……”
一行人早已经被童启这番言论听的愣了过去,见到其欲言又止,不由追问道。
“阴谋又何解?”
童启眨巴眨巴眼,没有回答。
第二日,众人便从西夏大王子的口中,知晓了这阴谋是什么。
“让童山长留在西夏,教导王孙启蒙?不行不行,这怎么能成?童启乃是著名的华夏书院山长,绝不可能因为一人,留在西夏的!”
木奎盛忙摆手拒绝。
那李德明也不生气,他也就是因为夫人的话,顺带一问罢了。
若真的让童启留下了,他们愿意,他可还不放心呢!
没看这才几天,他便把自己的儿子心都给彻底勾去了吗?
或许是有着童启作为中间值,和谈的方向一下子清晰了很多,也不知齐大人和李德明、李继捧等人是如何协商的,反正过了两日后,大奉朝使团便以暂停协商,回去询问陛下的意见为由,班师回朝了。
倒是童启一头雾水的来,一头雾水的走,免费公费旅游了一波,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
也不是……
他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腿部挂件。
小王孙李元昊死死的抱着童启的腿,不让他离开,哭的那是痛彻心扉,鼻涕一把泪一把,不论怎么说,就是不松手。
这不仅仅意味着他的饭票没有了,更象征着以后都无法再尝到好吃的美食了,怎么能令人不伤心?
还是李德明再三劝说,悄悄松口同意了明年让小王孙前往伊川县上学,这才勉强哄住了。
整个使团的人惊讶的围观着,没想到什么时候,童启已经不吭不哼暗自攻略下了西夏的小王孙。
顿时心领神会了那“阴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