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99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西夏王全程看着,内心十分不适,深觉这是童启故意带坏了自家的小孙子,因此一见到使团离开,便忙不迭将李元昊接入了自己宫中去,再不准他随意进出。

  无人知晓发生了什么,半月之后,西夏王因为醉酒猝死,不幸归天。

  西夏大王子李德明顺利继位,接过了西夏的权柄,而原本僵持着的和谈也如同坐上了火箭般,一下子变得顺利许多。

  李德明愿意后退一步,减少金银的索要,但却要求榷场改为每月一次,且定价权需双方商议后标准化进行,各种规则安全维护也需得他们西夏的参与。

  童启射杀小王子一事不再追究,但华夏书院需得招收其子李元昊免试入学。

  并严格保障王子的安全,否则直接开战,不容退让。

  皇帝自然是开心不已的,他可不想打仗,能和平的解决问题,自然和平的解决最好。

  即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奉朝与西夏迟早会有一战,但只要不是在他的任期,就OK。

  倒是朝廷里不少人多有抱怨,认为华夏书院干预朝政太过,不如改让王孙来国子监就读等等,却被齐大人一句,“这乃是王孙自己的意见,若不是华夏书院,对方并不愿意来大奉朝读书。”

  一句话,直接给堵了回去。

  西夏的事情成功落幕,童启也勉强算得上是功成身退,并没有丢了文人的骨气,他和使团一同回到环县。

  刚一踏入,便有种疑似走错了的感觉。

  彼时,环县已经大变了样,不仅街道上行人变多了,就连店铺都新开了好几家,整体呈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来,令人惶恐不已。

  直到他们看见王小花坐在县衙门口为人义诊的样子时,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又是华夏书院学生们出的力气。

  谢君仪和沈亦也在城门口帮着百姓们兜售各种研制出的陶罐,陶制水管等物。

  一点没有出身侯府与世家的感觉。

  齐大人的视线一一划过那几人,若有所思的看向童启,道,“童山长倒是教学有方,将每个学生调教的如同换了人一般。我很期待他们以后进入朝廷的样子。”

  童启一愣,“您过誉了。”

  他也没想到几个孩子竟然会做的这么好,不仅将他要求的名单统计了清楚,还力所能及将环县焕然一新,做到了利民、惠民之事。

  他接过柳三变手中的清单,简单翻了翻,然后顺手转给了旁边的齐大人,道。

  “这是环县这三年以来被西夏人劫掠打杀的名单,齐大人可以将此交给朝廷,相信各位官员应该知晓如何利用此物,降低大奉朝的损失,也能因此明白后续要以何态度去对待西夏之事。有时候,一两个百姓看起来并不影响什么,可是多了,便是一场时代的浩劫,多少黎民百姓在哭泣,只为了期待朝廷的庇佑,一味的退让,不可取。暂时的和平,终归会有丧钟敲响的那一日。到了那时,试问,朝廷准备好了吗?”

  还是那句话,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乃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在敌人要开始打的时候,你最好已经整装待发了,不然管你什么关系,何种谈判,那都只是附带的,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才是这世间真正的准则。

  齐大人深深看了他一眼,打开。

  见到里面整整齐齐皆是死亡的名单与家庭情况,不由扼腕叹息,字字泣血之下,乃是一条条被人忽视的生命。

  也就华夏书院的人还会想着替他们整理出来,记录在册,而朝中的大员们,只怕早就忘了这些事情。

  他心里对童启的评判暗

  暗提升几分,包括华夏书院也成为了未来重点的关注对象。

  可嘴上却什么也没说,只将那名单收起来,与吴县令点了点头后,便带着木奎盛及使团诸人径直出了城,往京都赶去。

  半点没有停留的意思。

  重新恢复了自由,童启深呼吸一口气,带着学生们重新聚首。

  苍蝇悄然跟在身后,跟他小声的汇报着。

  “怎么样,药下了吗?”

  童启微不可查的问道。

  “已经下了,我亲眼见到那李德明喝下去的,保准他以后都再也没有生育能力了。”

  “那便好,你亲自去一趟京都,将这张地图送给柏大将军。然后再回伊川县找我。”

  苍蝇接过那张图瞅了一眼,果然,是整个西夏的布局防卫图,他点点头应允下来,悄然跟在使团后面,一同往京都而去。

  大多数的人都猜测着童启收小王孙为徒便是阴谋,实则阴谋哪里有那么高尚?

  自然是手段不能见光,才算作是阴谋。

  为了保障大奉朝的安全,童启不介意使用一些小手段,去维护这段时光,即便无人知晓,也无妨。

  就这么深藏功与名,退出了此次的西夏之旅。

  他温柔的聆听着学生们这段日子的所作所为,语气骄傲。

  “不错,你们做得很好,远超我的想象,回去后便给你们开表彰大会,想要什么奖励,可以提前跟我讲。”

  “真的吗?真的什么都可以?”

  “那我要徽章!不不不,还是笔记本比较好吧?算了,我想要藏书阁的铁质令牌,或者食堂里的点菜券!”

  几小只顿时惊喜的交头接耳起来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童启也毫不吝啬,他打算回头洗个手,认真抽几次低阶奖励池,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可以送出去。

  系统适时结算道。

  【叮,恭喜宿主成功逃脱牢狱,奖励一张中阶抽奖券!】

  【叮,招募名师日常任务已完成,声望值+1000,您的声望值余额已经达到了4266,请宿主继续努力!】

  【叮,期末考试即将开启,怎么能没有山长的坐镇呢?请迅速回归书院,完成年度奖赏评选,给自己的学生们颁布辛苦一年的奖状吧!

  成功:奖励两张低阶抽奖券

  失败:无惩罚】

  又是随机任务。

  童启吐槽一句,不过即便系统不催,他也是时候离开了。

  环县待得太久,书院里的学生们尚且不知道如何,他还得回去整理明年二年级的乡试,一年级的升学,以及开春后的招新活动,一大堆的事务积攒着,难以假手于人。

  不过等他们离开环县的时候,城门口遍布的百姓们,依旧显示了他们在此留存,所造成的影响与改变。

  不少百姓哭喊着让他们别走,更有甚者,竟然送了万民伞,给华夏书院,以感谢他们对环县的再造之恩。

  这玩意儿,一般可都是送给本地官员的,头一次还未出仕,便拿到这些东西,谢君仪几个小家伙都忍不住红了眼眶,深感这些日子所受的委屈与辛苦,皆一扫而空。

  回程的路上,沈亦垂着脚坐在车前,悄声询问童启。

  “山长,这便是当官的感觉吗?虽然我们也没有做什么,但是好像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重要的意义,就好像所有的日子都变得特殊起来了,和我以前的感觉,完全不同!”

  他无法去概述那种体验,就好像是从未想象过的地方,突然结出了璀璨的冰棱,随手撒下一把草籽,竟生长出大片的花田般,令人头晕目眩。

  从出生后便没有缺少的部分,被什么所填满了。

  心里涨涨的,满足而开心。

  简直比拿了满分,得到了什么稀世珍宝,还要令人热血蓬勃。

  谢君仪也在旁边静静的听着。

  他们的出身,都不像是那种吴韧一般必须拼了命去当官的人,读书于他们更像是一种消遣,别说科举了,就是要不要当官,他们都没有想清楚过。

  毕竟以他们的身家背景,一辈子吃喝不愁,何必一定要去做点什么呢?

  可此次环县一游,却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种子,埋下了更高的体验感。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义。

  童启笑着呼噜了一下两个人的脑袋,道,“我曾听一位贤者说过,人有五种层次的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前几类顾名思义,都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须的东西,吃喝、睡眠,衣食无忧,与人交际,感到理解和尊重,而唯独最后一个,出自于精神层面。很多人究其一生,都在为前几种需求所奋斗,可你们幸运,一出生便满足了前几个条件,只剩下最后一个目标值得攻克。”

  “当你们注意到自己的所需,从低级趣味从脱离出来,转而注意精神层面,那怎么能不算是一种进步呢?人若麻木的活着,便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无限的事业,活在千千万万百姓们的心中,即便死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垂不朽呢?”

  中国人向来追求死亡文化,世世代代的祭祀和传承便是对于死后的畏惧与想象。

  可当童启摸着他们的脑袋,讲述了还有另一种层面上的延续后,四小只齐齐沉默了下来,感觉到似乎触及了某种人生核心的意义。

  重新思考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来。

  王小花背着大包小包回到了书院,其内几乎满满当当,全是遇到的看病案例与分析,这大大丰富了华夏书院对于医科的研究,也令不少学生有了借鉴的东西。

  不少罕见的病症,甚至令邢御医和张小娘子都颇感兴趣。

  简直比一手资料还要具有价值。

  堪称此行不亏!

  而童山长的正式回归,也令所有学生们如同找到了主心骨般,重新镇定了下来,顺带着彻底拉开了华夏书院一年一度期末考试的序幕。

第79章 各奔前程

  久违的校长室,一楼大厅内澄澈如镜,蓝天白云投射在水面上,微风轻扬,波光粼粼。

  越过两排窗扇,堂内景色美好而宁静,反衬得曾经的遭遇如同一场噩梦般,分不清真假。

  曹家一行人忐忑的走上二楼,连目光都不敢随意乱瞄。

  一开始听到华夏书院的时候,他们想象中,以为不过是偏远地区一个简单的学府罢了。可当真正被送到目的地,望见其内建筑巍峨,才发现别有洞天,藏龙卧虎。

  童启没回来的日子,他们一步都不敢出,只守在宿舍楼内,战战兢兢。

  直到听见山长回归,这才总算是放下了一口气。

  曹家世代官宦,尤其是曹钟诚,更是担任过工部尚书,与柏老那都是老油条,浸淫官场多年,但见这书院内秩序井然,阶级混淆,心中便已经窥到了几分童启的野心。

  又得知他西夏一行,射伤小王子,却毫无损伤,无人责怪,更觉震撼无比。

  再相见时,便忍不住带了几分打量的模样来。

  童启坐在自己新出炉的紫檀木椅子内,整理着手边的试卷,见曹家人进来,忙起身令坐,每个人倒上了一杯好茶。

  没想到还会有自己的份

  儿,曹婉欣及刘氏愣愣接过,仰头看着这个不过十一岁的少年。

  “环县匆匆一见,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便各自分开,今日再聚,也是一种缘分。我郑重的介绍一下,在下童启,乃是这个书院的山长,托柏老的介绍,特邀请曹大人来我们书院担任斋长一职。事急从权,当时急匆匆将您家里人也一并带了回来,如今空闲下来,也是时候问问诸位的打算了,还请畅所欲言,不必客气。”

  他没有强制要求所有人一定得留在他们书院。

  毕竟救命之恩,柏老和曹钟诚来还即可,其子女,那都是顺带着的,即便留在书院里,用处也不太大。

  曹时序若想要留下来当先生,他肯定也会欢迎,但若不想留,愿意出去闯闯,他也乐的支持。

  果然,这话说出,在场的每个人神色各异。